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德宏州九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的发展,“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已变成了现实。计算机网络给现代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有(  )

    ①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 ②加强了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③推进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④使生态环境恶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在《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的思想是

    A. 进化论

    B. 神创论

    C. 相对论

    D. 物种不变论

  • 3、下图是故宫所藏《宣示表》临摹本截图,全帖十八行,二百九十五个字,字字古朴典雅.韵味有余,整体具有古雅.稚朴.端庄的风采。原作的小楷书法家获得“正书之祖”的美誉,他是

    A.钟繇 B.王羲之 C.颜真卿 D.欧阳洵

  • 4、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基础

    B.不利于国内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C.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允许各民族地区完全独立

  • 5、列宁指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现在政权已由沙皇贵族阶级转到资产阶级手里,因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完成,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俄国“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的斗争是

    A.第一国际成立

    B.二月革命胜利

    C.巴黎公社革命胜利

    D.十月革命胜利

  • 6、中国国徽里有天安门城楼的图案,它蕴含的深刻意义是

     

    A.说明天安门城楼建筑雄伟壮观

    B.体现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不屈的民族精神

    C.说明天安门城楼精美华丽

    D.说明天安门城楼历史悠久

  • 7、在这个时期,“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它”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的生产能力,造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开创了新兴的工厂制度,“它”推动资本主义各国政治制度不断完善。下列四个选项中最能代表这个“它”的一项是

    A. 但丁创作《神曲》   B. 哥伦布发现美洲

    C. 瓦特改良蒸汽机   D.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 8、下列各项中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有

    ①决定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②定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③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④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A. ①②③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 9、与新文化运动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陈独秀、蔡元培

    B.李大钊、康有为

    C.鲁迅、魏源

    D.胡适、梁启超

  • 10、1949年,德国一分为二,成立了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美、英、法控制的联邦德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苏联控制的民主德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下列史实中与这一局面的形成无关的一项是(  )

    A.雅尔塔会议 B.“柏林危机”

    C.杜鲁门主义 D.华约成立

  • 11、整理知识结构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A.新民主主义革命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历程

  • 12、下列关联正确的是

    A. 金字塔——古巴比伦王国

    B. 种姓制度——古埃及

    C. 迦太基人——罗马共和国的灭亡

    D. 屋大维——罗马帝国的建立

  • 13、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周公领导人民进行的运动不包括

    A. 和平解放西藏   B. 文化大革命   C. 抗美援朝   D. 土地改革

  • 14、下图反映的史实与下列会议中的决议有直接关系的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 15、斯大林认为:“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为此,苏联采取的措施是

    A. 实施新经济政策

    B.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进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D. 完成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

  • 16、冷战时期,尽管美国屯集了足以让苏联毁灭成百上千次的核弹头,并将核弹的打击范围扩大到太空空间。但它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还是采取了(  )

    A.科学技术的较量

    B.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

    C.和平演变

    D.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并用

     

  • 17、“以人为本,能力为先”已成为当今学校的办学理念,其中“以人为本”这一口号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欧洲的哪一运动中(     

    A.启蒙运动

    B.文艺复兴运动

    C.宗教改革运动

    D.宪章运动

  • 18、201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即导弹部队)更名为“火箭军”,并成为我国人民军队的第四个军种。“第二炮兵”成立于(       

    A.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B.新中国成立初期

    C.20世纪六十年代

    D.中美正式建交后

  • 19、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官召开。下面不属于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的是:

    A.宣告全部地方政权一律转归当地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B.通过了《和平法令》

    C.宣布成立苏维埃政府

    D.宣布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20、《史记》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无积聚而多贫。”《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导致宋朝江南地区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A. 中原人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B. 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稳定

    C. 南方的自然条件相对比较优越   D. 南方吴越文化比北方文化先进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逢十纪念”是中国和世界各国的传统。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简表。(请在空白处填上相应的内容,4分)

    时间

    史实

    意义(影响)

    1905

     

    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914

     

    一战爆发的导火线

    1954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64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22、传统文化,光耀千古。

    (1)司马迁编写的《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农学家_______撰写的《齐民要术》,强调农业生产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3)画家_______的《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4)《_______》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 23、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出现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如:东欧的民主德国、________、波兰等;亚洲的________、朝鲜、________等;拉丁美洲的古巴。社会主义力量逐渐壮大

  • 24、_____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元杂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_____

     

  • 25、“非洲年”: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首先在北非展开。1951年底,________宣布独立。1952年埃及爆发革命,以________为首的“________组织”发动起义,推翻了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1953年,埃及成立了共和国。1962年,________人民经过长期的民族解放战争,推翻了法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进入高潮,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了独立。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________”。此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继续发展。1990年________独立,标志着几乎所有________都摆脱了________的枷锁。

  • 26、东汉张仲景的《__________》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明朝李时珍的《__________》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 27、冷战的表现:军事上:         ——              

     

  • 28、重点:发展________

  • 29、(1)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战役地点:莫斯科

    B.二战重要转折性战役发生地点:斯大林格勒

    (2)据图指出:德国东侵苏联的进攻路线有什么特点?

  • 30、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背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________对印度的过渡压榨,激化了印度人民和英国殖民者的矛盾

    ②1918—1919年,印度农业歉收、疾病流行,民不聊生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请写出联合国的主要机构。

     

  • 32、学史有感: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愿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是哪个朝代?

    ⑵为了维护统一,清朝政府对西藏和新疆各采取什么措施?

    ⑶我国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国策是什么?

    ⑷为实现和平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实行的基本方针是什么?提出这一科学构想的人是谁?

    ⑸影响海峡两岸统一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怎样才能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 33、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声,与社会实践互动,照亮社会前行的每一步。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西方社会的近代化历程中思想的巨变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该运动中英国的杰出代表是谁?同时期中国在思想领域实行什么制度?

    (2)从思想文化角度而言,哪一历史事件最能够说明“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这一时期谁的思想为美国政治体制的确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在上述事件影响下,19世纪末的中国发生了哪一历史事件在当时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3)哪一文献的发表标志着什么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该理论的指导下20世纪初的俄国进行了怎样的实践?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成为近代哪一革命的指导思想?

    (4)综上所述,你认为这些思想解放运动产生了哪些共同影响?(至少答两点)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张海鹏教授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一书中指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明显地呈U字形进程。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民国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1920年),就是沉沦的谷底时期,也是上升的起始时期。请回答:

    (1)请根据张教授的描述,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示意图》中画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

    (2)近代中国沉沦始于什么历史事件?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署标志着中国完全沉沦到谷底?

    (3)1901-1920年,近代中国出现黎明曙光: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先后爆发,给沉沦已久的中国带来了上升的转机和希望。请分别写出这三个历史事件最突出的历史功绩。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