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防锈措施合理的是
A.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链条
B.在铁制暖气片上刷“银粉”
C.用“钢丝球”打磨铝锅表面
D.用过的菜刀及时用盐水清洗
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B.物质溶于水时都放出热量
C.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某物质燃烧生成和
,据此推测该物质组成里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4、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属于离子的一组是( )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⑤
5、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单质、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A.H2SO4 Na2O C CO
B.Mg(OH)2 CuSO4 C CO2
C.KOH HNO3 O2 SO3
D.HCl NaOH O2 P2O5
6、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煮沸的咸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使冰雪较快融化
7、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 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钾
B.烧杯①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8、如图是小徐用手掌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的表示方法,手指上的物质能与手掌心氧气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煤脱硫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硫的生成
C.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会污染空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反应
9、生活中感冒发烧时,量体温发现液柱体积变大,原因是( )
A.汞原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B.汞原子的体积变大
C.汞原子分解生成新物质
D.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10、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①空气②硬水③生铁④五氧化二磷⑤石灰石⑥C70⑦液氮.
A.③④⑤
B.①⑤⑦
C.④⑤⑥
D.④⑥⑦
11、现有X、Y、Z三种金属,已知:①X+Y(NO3)2=X(NO3)2+Y,②把Y、Z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Y和稀硫酸反应.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
A.Z<Y<X
B.Y<X<Z
C.X<Y<Z
D.Z<X<Y
12、过硫酸铵【(NH4)2S2O8】作为氧化剂和漂白剂,被广泛地用于蓄电池等行业;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和腐蚀性,长期接触可引起变应性皮炎。过硫酸铵中硫(S)元素的化合价 ( )
A.+7
B.+6
C.+4
D.-2
13、下列变化中,只有加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A.Zn→ ZnSO4
B.MgO → MgCl2
C.CaCO3→CO2
D.Ba(NO3)2 →BaSO4
14、下列化学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H2+ CuOCu + H2O
B.2Mg + CO2 2MgO + C
C.CO + CuOCu + CO2
D.2NaBr + Cl2 =2NaCl + Br2
15、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质量/g | 10 | 3 | 90 | 0 |
反应后质量/g | 3.2 | 3 | 待测 | 3.2 |
A.W可能是单质
B.Y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
16、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A.N2
B.NO
C.NO2
D.N2O
17、某温度下有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晶体
B.加入少量的水
C.升高温度
D.恒温蒸发溶剂
18、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倾倒液体
C.称量固体
D.过滤
19、铀235是核电站的主要燃料,其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铀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铀235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2
C.铀235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43
D.铀235原子的质量为235g
20、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P2O5
B.面粉
C.镁粉
D.CO
21、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厨房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B.汽车油箱着火时用水浇灭
C.酒精在桌面上着火时用湿布盖灭
D.图书档案着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22、用“分类”的方法可以使我们有序地研究物质,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二氧化锰、氧化钙、高锰酸钾
B.混合物:硬水、澄清的石灰水、冰水混合物
C.化合物:臭氧、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
D.纯净物:氧气、氢氧化钙、氯化钠
23、2018年5月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选项中,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
A.保护绿水青山,建设生态文明
B.分类处理垃圾,回收利用资源
C.骑行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
D.随意排放污水,降低生产成本
24、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方案是
A.探究反应物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B.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 C.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D.探究燃烧时温度是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白磷着火点:40℃) |
A.A
B.B
C.C
D.D
2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铁钉投入试管
B.称量10.34g固体
C.检查气密性
D.稀释浓硫酸
26、a和b为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a为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当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像是
A.
B.
C.
D.
27、工业制镁的方法为:
(1)生石灰转化为石灰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上述流程中不包含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
28、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以获得营养。
(1)六大基本营养素包括_____、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2)葡萄糖(C6H12O6) 由______种元素组成(填数字)。
(3)葡萄糖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元素。(填元素名称)
29、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描述实验现象。
反应物 | 实验现象 | 反应化学方程式 |
NaOH+CuSO4 | ________ | ________ |
NaOH+FeCl3 | ________ | ________ |
30、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有多种方法,倪宗伟说我只用三种物质(包括金属在内)就能完成实验,倪宗伟使用的三种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
31、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
A食盐 B烧碱 C硝酸铵 D武德合金
E活性炭 F氧气 G小苏打 H亚硝酸钠
(1)可用于烘焙糕点的是_____; (2)可作保险丝的是_____;
(3)生活中作调味品的是_____; (4)溶于水降温的是_____;
(5)可用作医疗急救的是_____; (6)常作除臭剂的是_____。
32、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变化
(1)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是因为______,
(2)固体不易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_____。
3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 问题:
(1)请从上表中查出关于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
(2)在第二周期(横行)元素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 。(填元素名称);
(3)第三周期共有非金属元素 种。
(4)第 11 号元素与第 17 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 (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5)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选填选项字母)。
A.C 和 Ne B.Be 和 Mg C.Al 和 Si D.F 和 Cl
34、用化学符号或名称填空。
(1)2个氢分子_____
(2)氧化铁_____
(3)CO2_____
(4)铜元素______
(5)SO___
(6)氯化钠____
35、能源、材料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请从化学的视角分析下列有关问题并填写空格:
(1)水是生命之源,若想知道井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______来检验。
(2)铝合金可用于制造飞机的外壳,铝合金属于______(选填“合成材料”、“ 金属材料” 或“ 复合材料”)。
(3)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6、如图是氧化沉淀法生产复印用高档Fe3O4粉的部分工艺流程简图.
(1)试剂X是 (写化学式).
(2)操作Y的名称为 ,该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等,玻璃棒在此操作中的主要作用是 .
(3)硫酸与氧化铁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往铁粉(含少量氧化铁)中加入硫酸,除铁、氧化铁与硫酸发生反应外,一定还发生其它反应.作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 .
(5)通入氧气时的化学方程式是:(请补充完整)4Fe(OH)2+2 +O2═4Fe(OH)3.
37、如图所示是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 A 中分液漏斗活塞后,A、B、C、D、E 中均可观察到明显现象。
(1)A 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B 中现象为____________。
(2)请写出 E 产生的现象_______,并解释产生 E 出现的现象的原因。 ________
38、结合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B中的活塞处于______ (选填“开启”或“关闭”)状态。
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若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燃着的木条应放在______(选填“m”或“n”)端。
④化学兴趣社团借助数学化实验手段用装置A探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按下表分组进行实验一, 在同一温度下通过压强传感器得到的数据如下图所示。
实验一 | 药品 |
第一组 | 4%H2O2溶液15mL |
第二组 | 4%H2O2溶液15mL、0.2gMnO2粉末 |
第三组 | 4%H2O2溶液15mL、0.2gFeCl3粉末 |
I .经过分组实验,同学们从实验一中得出结论: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____ (填物质名称)作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好。
II .选用0.2g的MnO2粉末做催化剂,同学们又分别做了实验二和实验三,得到的数据图表如上,你认为影响该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除催化剂外,还有_________。
Ⅲ.实验一与实验二中4%的过氧化氢溶液与0.2g MnO2粉末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压强有明显不同(见图中A点和B点),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⑤小组同学若利用过氧化氢制取0.1mol氧气,需要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为多少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39、用两种化学方法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简要写出操作方法及化学方程式,(提示:铜和稀盐酸或稀硫酸不反应)
方法一:_____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方法二:_____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0、下图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A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C 制取蒸馏水
D 电解水
(1)A 实验中用放大镜聚焦点燃红磷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2)B 实验中小气球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3)C 实验中导气管要足够长,原因是起到________________作用。
(4)D 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要用________________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