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化学概念的准确理解是正确运用的前提,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A.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复分解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
C.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2、我国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处理火灾现场方法错误的是
A.油库着火,用水浇灭
B.身上着火时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C.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D.无法逃生时,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并向门窗浇水,再发出求救信号
3、野炊时将柴火架空燃烧,可使柴火烧得更旺的原理是( )
A.可燃物着火点降低
B.可燃物着火点升高
C.增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4、过硫酸铵【(NH4)2S2O8】作为氧化剂和漂白剂,被广泛地用于蓄电池等行业;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和腐蚀性,长期接触可引起变应性皮炎。过硫酸铵中硫(S)元素的化合价 ( )
A.+7
B.+6
C.+4
D.-2
5、工业明胶中含有毒的重铬酸钠(Na2CrO4),其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A.+1价
B.+2价
C.+4价
D.+6价
6、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O2
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该反应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7、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则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是由碳、氢气和氧气组成
B.葡萄糖由三种元素组成
C.葡萄糖由24个原子构成
D.葡萄糖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8、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 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钾
B.烧杯①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9、多种途径可使水得到不同程度净化,下列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蒸馏
B.吸附
C.过滤
D.沉淀
10、下列燃料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11、化学实验室发生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烧碱变质
B.盐酸挥发
C.稀释浓酸
D.试管破碎
12、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X克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仍为X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滤液有两种可能的组成
B.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C.滤渣中至少有两种物质
D.滤渣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13、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单质、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A.H2SO4 Na2O C CO
B.Mg(OH)2 CuSO4 C CO2
C.KOH HNO3 O2 SO3
D.HCl NaOH O2 P2O5
14、下列有关氢氧化钙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物质制备:工业上,用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钙
B.物理性质: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可配制出澄清石灰水
C.化学性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呼气中存在的二氧化碳
D.常见用途:农业上,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等
15、铀235是核电站的主要燃料,其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铀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铀235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2
C.铀235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43
D.铀235原子的质量为235g
16、下列有关物质的比较推理中正确的是
A.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也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所以二氧化碳是酸
B.NaCl和NaNO2都是有咸味的盐,所以可以用NaNO2代替NaCl作食用盐
C.铁和铜都是金属,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所以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D.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由于它们分子的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是不同的
17、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全部溶于水的是
A.BaCl2、NaNO3、MgSO4
B.AgNO3、BaSO4、MgCl2
C.AgCl、CaCO3、Al2(SO4)3、
D.ZnSO4、Cu(OH)2、CuSO4
18、下列物质的微观示意图,从物质的分类来看,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19、某温度下有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晶体
B.加入少量的水
C.升高温度
D.恒温蒸发溶剂
20、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①空气②硬水③生铁④五氧化二磷⑤石灰石⑥C70⑦液氮.
A.③④⑤
B.①⑤⑦
C.④⑤⑥
D.④⑥⑦
21、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22、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
B.某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D.向等质量的铁片和锌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2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的方法 |
A | CaCl2溶液 | 稀盐酸 | 加过量碳酸钙、过滤 |
B | K2CO3溶液 | KCl | 加适量稀盐酸 |
C | CaO | CaCO3 | 加水,过滤 |
D | NaCl溶液 | Na2CO3 | 加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 |
A.A
B.B
C.C
D.D
24、下列各选项与如图所示曲线相符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横坐标 | 纵坐标 |
A | 向一定质量的锌粉中加入稀硫酸 |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 生成氢气的质量/g |
B | 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 | 加入铜粉的质量/g | 溶液的质量/g |
C |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碳酸钙粉末 | 加入碳酸钙的质量/g | 溶液的质量/g |
D | 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 | 加入水的质量/g | 溶质的质量/g |
A.A
B.B
C.C
D.D
25、现有30℃时的氯化钾饱和溶液,在下列情况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
A.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晶体
B.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水
C.降低温度至10℃
D.升高温度蒸发掉一部分水,温度保持在40℃
26、紫薯中含有被誉为“抗癌大王”的硒元素.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中子数为44,则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0
B.34
C.44
D.78
27、如图所示的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倾倒CO2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 ______ .
(2)实验B: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小于21%的原因可能是(只答一条): ____ _____ .
(3)实验C: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_________ .
(4)实验D: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_____ ____ .观察到铁丝剧烈燃 _________ ,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8、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1)请从C、H、O、Na、Ca五种元素中选择一种或几种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用语。
①人体中最多的物质_____;②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③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④汽水中含有的酸_____。
(2)日常生活与化学息息相关。“3·15”晚会科研人员模拟人体内部环境,使用西红柿和蟹肉进行实验,发现蟹肉中微量的有机砷(C3H11AsO2)没有转化为有毒的砒霜(As2O3),证实“食物相克:西红柿和螃蟹一起吃会产生砒霜”是谣言。
①写出As2O3中砷元素的化合价_____。
②若有机砷转化为砒霜,该转化属于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③小明发现,妈妈炒菜时加一点酒和醋能使菜味香可口。查阅资料,发现原来酒和醋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一种有芳香气味的物质。该反应的方程式类似于C3H7COOH+CH3OHC3H7COOCH3+H2O,请仿写出乙醇与醋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9、科学防疫,化学助力。
(1)70%~75%的酒精溶液对新型冠状病毒有灭活的作用。使用酒精溶液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请用微粒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_____;使用酒精消毒时不得靠近热源和明火,因为 它容易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写出酒精(C2H6O)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制作口罩过滤层常用熔喷布,它多以聚丙烯为主要材料制造,聚丙烯与聚乙烯一样, 均属于_____(填选项)。
A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D无机非金属材料
(3)增强营养、提升免疫力。某学校午餐食谱:炒牛肉、炒小白菜、冬瓜汤、荷包蛋、米饭,食谱中富含淀粉的食物是_____。
30、2019年6月21日,杭州市开始在全市范围稳步推进垃圾分类管理,将生活垃圾分为如图所示的4类:
(1)以下四种物品中属于垃圾分类中可回收物的是 。
A.破碗瓷片
B.过期药物
C.废旧报纸
D.枯枝落叶
(2)易腐垃圾经过处理会产生沼气,沼气可以燃烧发电。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主要是因为废电池里含有大量的汞、镉、锰、铅等重金属_____(选填“元素”或“单质”)。
31、用下列物质的字母序号填空
A二氧化硫 B盐酸 C碳酸氢钙 D硝酸钾 E淀粉 F玻璃钢
(1)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2)与溶洞形成有关的是 ;
(3)人体胃液中的酸是 ;(4)属于天然高分子的是 ;
(5)能造成酸雨的是 ;(6)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32、化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密切,小芊同学是一个爱观察生活的学生,请帮她回答下列问题:
(1)小芊同学放学后回家,发现阳台上的紫色玫瑰花生长不茂盛,叶子发黄,她应该给玫瑰花施用下列肥料中的________。(填序号)
①K2CO3 ②Ca(H2PO4)2 ③NH4Cl
(2)小芊告诉同学小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贫血就是因为人体中缺少铁元素造成的,从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来说,铁元素属于______元素(填“常量”或“微量”)。
(3)小芊还发现医院用于急救病人的氧气是分离液态空气制得的,这种获得氧气的方法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__________不同进行分离的。
33、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
(1)医疗急救时需要氧气,是因为氧气能______________.
(2)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书资料着火时,可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
34、M 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1 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物质 M 进行了如图 2 所示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_______,图 2 中 M 物质是______________。
(2)图 2 中溶液______________为饱和溶液。
35、用Ca、C、O、Cl、H五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在下表的空格中填入相应的物质名称、化学式和物质的类别(选填“单质”“氧化物”“酸”或“碱”)。
物质名称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化学式 | ____ | CaO | ____ | H2CO3 |
物质的类别 | 单质(金属) | ____ | 碱 | ____ |
36、洗涤剂能除去油污,是因为它具有______,除去NaNO3中少量Ba(NO3)2,你选用的试剂是______(填化学式)。
37、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若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O2,可选用的装置组合为_____或____(选填字母)。
(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把收集满CO2的两支试管分别倒插入盛有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里,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图2所示的现象,对比两支试管内液面高低的不同,你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是结构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在通常情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难溶于水。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某同学欲利用下图装置收集甲烷气体,无论瓶内装满空气还是装满水,收集甲烷时,气体都应从_____端进入(填“a”或“b”).
38、像科学家一样“做科学”﹣﹣探秘氢氧化钠
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观察发现,样品表面出现了大量的白色粉末.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样品进行了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证明,这份氢氧化钠已经变质,但不能确定是否完全变质.请你从下列药品中选择合适的试剂,探究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
药品:蒸馏水、酚酞试液、稀盐酸、氯化钙溶液.
你的实验方案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实验中所依据的化学反应原理: .
(2)如果给你一份未知浓度的稀硫酸,要求通过定量实验,测定氢氧化钠变质的程度(即样品中氢氧化钠的含量),请你给出具体的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
(3)实验证明,氢氧化钠部分变质,请你设计一个提纯该样品的实验方案,以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实验方案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
39、某同学晚上帮妈妈做饭,切完青菜就将菜刀放在砧板上,第二天早晨发现菜刀生锈了。问:
(1)菜刀上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2)菜刀为什么会生锈?
(3)为了防止这把菜刀生锈,这位同学应该怎么做?
40、请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时,水和泡沫喷洒在燃烧物上使火熄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课上小明不小心将稀硫酸溅到衣服上,由于稀硫酸浓度较低小明未予理会。下课后他发现衣服上被酸液溅到的地方坏了个洞且周围变成了黑色,请你告诉他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