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物质的比较推理中正确的是
A.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也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所以二氧化碳是酸
B.NaCl和NaNO2都是有咸味的盐,所以可以用NaNO2代替NaCl作食用盐
C.铁和铜都是金属,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所以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D.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由于它们分子的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是不同的
2、现有30℃时的氯化钾饱和溶液,在下列情况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
A.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晶体
B.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水
C.降低温度至10℃
D.升高温度蒸发掉一部分水,温度保持在40℃
3、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5%
B.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B>C
C.将t1℃时A、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A、C两溶液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A中含有少量B,要提纯A通常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4、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陶瓷烧制
B. 石雕印
C. 粮食酿醋
D. 火药爆炸
5、下列物质的微观示意图,从物质的分类来看,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6、下列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仅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
B.
C.
D.
7、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一定为
A.Ag、Cu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B.Cu、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C.Ag、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D.Ag、Cu、 Fe三种单质的混合物
8、对化学概念的准确理解是正确运用的前提,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A.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复分解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
C.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9、CO、H2还原Fe2O3的过程相似,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向4.8gFe2O3中不断通入H2,不断加热,实验测得固体残留率(固体残留率=×100%)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点对应固体为Fe,其质量为3.36g
B.从a到d点,固体中的含氧量逐渐变小
C.从a到d点,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水的质量
D.bc段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Fe3O4+H23FeO+H2O
10、在氯化钡溶液中滴入某种液体,生成白色沉淀。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滴入的可能是硝酸银溶液
B.反应后溶液可能呈酸性
C.白色沉淀可能溶于盐酸
D.该反应可能是中和反应
11、空气成分中,可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
A.
B.
C.
D.稀有气体
12、构建模型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请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丙的化学式为H2
B.x的数值为2
C.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13、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和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A.c>b>a
B.b>a>c
C.a>c>b
D.b>c>a
14、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橡胶、纤维、塑料都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B.用水可以灭火,因为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为增加肥效,把硝酸铵和草木灰混合使用
D.气味能闻得到却看不到,说明分子很小
16、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糖
B.食盐
C.氢氧化钠
D.花生油
17、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①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②若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③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④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量取水时,仰视量筒刻度会使所配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偏低;⑤除去烧碱中混有的少量Na2CO3杂质,可加入过量的盐酸,然后蒸发结晶;⑥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8、以下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
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C.木炭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D.甲烷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
19、下列化学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H2+ CuOCu + H2O
B.2Mg + CO2 2MgO + C
C.CO + CuOCu + CO2
D.2NaBr + Cl2 =2NaCl + Br2
20、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O2
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该反应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H4+2O22H2O+CO2
B.P+O2P2O5
C.S+O2SO2↑
D.4Fe+3O22Fe2O3
22、资料显示:新冠病毒在高温、碱性环境、高锰酸钾和次氯酸钠等消毒剂中生存能力较差,其中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1
C.0
D.+3
23、野炊时将柴火架空燃烧,可使柴火烧得更旺的原理是( )
A.可燃物着火点降低
B.可燃物着火点升高
C.增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4、a和b为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a为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当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像是
A.
B.
C.
D.
2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B.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残留固体
C.清澈的泉水
D.铝合金
26、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
A.CO2
B.2H
C.2H2
D.Fe
27、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原子_____。
(2)3个亚铁离子_____。
(3)空气中最多的气体_____。
(4)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显+5价_____。
28、家庭厨房实际上就是一个化学世界,“柴米油盐酱醋糖”等都是化学物质.请问:
(1)加碘食盐所含碘酸钾(KIO3)中,I元素化合价是 .
(2)白糖与红糖,主要成分都是蔗糖.利用活性炭的 性,可将红糖脱色变成白糖.
(3)食醋不慎滴在大理石台面上,会使其失去光泽,变得粗糙.这是因为食醋中的 (填化学式)与大理石发生了化学变化.
(4)明年我市部分家庭厨房中的“柴”将被“西气东输”工程送来的“天然气”所替代,写出天然气主要成份的化学式 .
29、水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也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溶剂。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厨房中的物质加入到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
A.食盐
B.面粉
C.白醋
(2)将接近饱和的C溶液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前提下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加溶质
(3)t2℃时,将质量相同A、B两种物质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溶液质量大小关系是A______B。
A.>
B.=
C.<
(4)将t1℃50克A的饱和溶液稀释成5%的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______。
A.量筒
B.天平
C.胶头滴管
(5)t2℃时,将25gA物质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___g。
30、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P 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
(2)盐碱湖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其中“碱”的溶解度曲线与图中_____________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似(填“甲”或“乙”)。
31、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进行,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填序号)
(2)计算: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_____g
(3)⑤操作应选用_____mL的量筒(从10、50、100中选择)。
(4)下列操作中一定导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5%的是_____(填序号)。
A ①操作中有固体洒出 B ⑤操作中有少量水溅出
C ④操作中有少量溶液溅出 D 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5)小明同学用溶质质量分数30%的氯化钠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15%的氯化钠溶液。
①实验仪器有胶头滴管、量筒、烧杯和_____。
②实验的主要步骤有计算、量取、_____、装瓶贴标签。
③需要水的体积是_____mL。
32、如表为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NaCl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37.8 | 38.4 |
KNO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38 | 169 |
(1)60℃时,KNO3的溶解度为_____;表中“37.8”的意义是 _____。
(2)20℃时KNO3 的溶解度_____(选填“大于”“小 于”)NaCl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NaCl的溶解度 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20℃时,完全溶解18 g NaCl 恰好得到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是 _____g,该溶液质量分数为 _____。
(4)20℃时,向 10 g KNO3 固体不断加水,有关图像正确的是_____(选填编号)。
33、右图为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a、b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时的温度是 ℃
(2)若要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以上的a溶液,配制时的温度应不低于 ℃
34、化学源自于生活,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厨房中的铁锅清洗后一般要擦干放置,可减少____对铁锈蚀的影响。
(2)家用净水器中,常用____的吸附作用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3)用铝制水壶在煤气灶或煤炉上烧水是利用了铝___的性。
(4)加了洗涤剂的水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____作用。
3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走进千家万户.制造汽车要用到含铜、铁、铝等成分的多种金属材料.
(1)在汽车电路中,经常用铜作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_____性.
(2)铜生锈的化学方程式为2Cu+X+H2O+CO2═Cu2(OH)2CO3,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3)车体多用钢材制造且要对其表面进行喷漆处理,这样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钢材与_____(填名称)接触而生锈.汽车使用的金属材料多为合金,是因为合金与纯金属相比,具有_____(填一条)等优良性能.
36、氢氧化钠试剂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 .
37、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①___②___。
(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
(3)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__(从A—E中选择),使用该套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__,该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改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端进入。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欲使个G、H装置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__(用端口字母表示)。
(4)将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蒸馏水的洗气瓶一段时间后,测得该装置中溶液的pH__7(填“>”、“<”或“=”)
38、某化学小组进行了燃烧与灭火的探究实验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图一中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铜片的作用是_________。
(3) 图二与图一相比的优点是__________。
(4)图三实验中先燃烧的是_________,若铜片上换成煤粉和木屑,发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_____(“高”、 “低”)。
(5)图四实验中观察到火柴头燃烧,蜡烛未燃烧而掉落。蜡烛掉落说明石蜡具有______的性质。
39、水在生活、生产中和化学实验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Ⅰ.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为:取水→过滤→吸附→消毒,高铁酸钾(K2FeO4)能用作絮凝剂。
(1)制备K2FeO4的化学方程式2Fe(OH)3+3Cl2+10KOH═2K2FeO4+6X+8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
(2)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_____(填“能”、“不能”)将硬水软化成软水。
(3)区别硬水与软水应加入_____,若气泡较多则为软水。
(4)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试管内所盛饱和溶液的溶质的溶解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
40、食醋中主要成分的分子结构模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分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该物质是化学名称或俗名为_________。
(2)该物质的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
(3)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