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观点或事件与下图发展理念(从左到右)对应正确的是( )
①实施“互联网十”行动计划
②五年来,我国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
③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
④打好“蓝天保卫战”
⑤2019年11月5日至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A.②③①④⑤
B.①④⑤②③
C.①②④⑤③
D.①③④⑤②
2、中国倡导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不做凌驾于人的强买强卖,共建“一带一路”的市场很大,足以容得下各国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其中,共同把“一带一路”蛋糕做得更大,使全世界人民共同受益。这说明我们
A.要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B.要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C.要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D.要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3、2019年12月10日,第二届中国横琴科技创业大赛启动,澳门积极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这( )
A.表明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B.必将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光明未来
C.得益于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D.说明我国科技水平已经领先世界
4、剑桥大学第346任校长杜思齐说过:“教育应该允许学生们尽可能广地与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国家的人交往,接触不同的世界观和想法将迫使学生们进一步思考。”这告诉我们
A.珍视每一次交往的经历
B.把出国留学当作自己的唯一目标
C.要与外国人的世界观保持一致
D.良好的教育都是在强迫下进行的
5、曾经去过欧洲旅游的一位中国游客说:“在西方国家,他们有给‘小费’的习惯。刚去的时候,我们并不了解,后来才慢慢知道。曾经 就有不少人因为没给‘小费’被当地人认为很小气,甚至发生争吵。”对此,我们应
A.认识到世界不同民族因文化不同而无法沟通
B.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中去探索多彩的世界
C.以排斥的心态去面对其他种族、国家的文化
D.放弃自己的文化以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
6、坪塘花溪新苑社区委员会把居民对楼院管理的意见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收集上来,根据居民们的意见,随后又通过微信群把最终方案发布下去。做到协商有序化,充分尊重居民的意见建议。该社区的工作( )
A.扩大了居民自主管理的权利,提高了工作效率
B.充分尊重了居民意见,贯彻了民主集中制
C.体现了社区居民在国家事务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
D.有力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
7、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这是因为( )
①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②法治是判断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尺
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④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保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在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下列措施有利于人权保护的是
①国家规划将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限由九年提高到十二年
②实施精准扶贫,增加贫困地区人民的收入
③浙江实施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
④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的直接结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仍然很大,表现在( )
①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使许多国家仍然难以摆脱贫困
②由此衍生的饥饿、疾病、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人类的发展
③局部战争冲突从未间断
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10、近年来,青年人的职业观念不断发生转变,有大学毕业后卖煎饼果子的、有做快递的、有到农村创业的、有做创客的……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创新、自主创业,追求自己喜欢的活方式,在不同岗位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针对择业,两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11、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8年要统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加快实现城镇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持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办学差距。
判断:
理由:
12、欣赏漫画并阅读之后回答,刑法和宪法谁的观点正确,并说明理由。
13、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70周年华诞
2019 年我们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 70 周年华诞。我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飞跃。70 年逐梦起航再出发,站在新的历史方位, 我们将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坚韧不拔的毅力,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1)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什么?
(2)材料中提及的“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
法治建设
七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立法先行,不断完善法律,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推进基本方略,绘就中国法治新蓝图。
(3)依据材料分析,我国法治建设成就取得的原因有哪些?
厉行法治
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厉行法治是对全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4)材料启示我们,作为合格公民必须履行哪项义务?
(5)划线内容要求我们增强什么意识?这有利于共同营造怎样的社会氛围?
14、列举我国人口基本特点?
15、 2019年9月3日,公安部在河南郑州召开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套路贷”犯罪工作推进会,对全面推进打击“套路贷”违法犯罪活动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会议要求,全国公安机关要继续加大对“套路贷”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全部落地“套路货”团伙线索、铲除窝点,打掉“套路贷”团伙开发使用的非法放贷APP、非法网络借贷平台,打掉专门从事非法催收业务的职业催讨团伙,积极配合开展源头治理和清理整顿工作,彻底铲除“套路贷”场法犯罪活动滋生土壤。
公安机关全面推进打击“套路贷”违法犯罪活动,有何重要意义?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某大型文化类节目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我们了解到文化自信是源于其深厚的根基和底蕴的。新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一大亮点是大幅度增加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1)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2)如何打好中国底色,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
(3)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说说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什么?
17、 材料一 :“中国是全球增长的基石、世界稳定的来源。”美国彭博新闻社称,到世界走一遭,你会发现:中国在崛起,而西方在对付着过。
材料二: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呼吁世界人民同心协力、携手前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和平、安宁、繁荣、开放、美丽的亚洲和世界。习近平主席的呼吁顺应时代潮流,契合各方期待。
(1)“中国是全球增长的基石、世界稳定的来源。”请你用所学知识对这句话加以解读。
(2)为什么中国呼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契合各方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