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内江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其能而不能用也   恶:嫉妒,厌恶

    B. 焉用亡郑以陪邻   焉用:为什么

    C. 登高而招,臂非长也   加:更加

    D.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适宜

  •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廖廓 挥斥 荟萃 酣畅淋漓

    B.吐哺 壬戌 冠冕 并行不背

    C.跬步 辨别 尴尬 锲而不舍

    D.镂刻 筋骨 弩马 用心躁也

  • 3、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有误的一项是(  

    A.无伤也,是乃仁术也。(《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不伤害动物,(再推广到人,)这就是行仁政的方式啊!

    B.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这样,就是使自己摆脱死亡还怕不足,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

    C.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使他来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

    D.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鸿门宴》)

    译文:却听信小人的谗言,要杀有功劳之人,这是重蹈秦朝灭亡的覆辙啊!

  •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仿佛昨天才踏进学校的大门,往事还历历在目,谁料倏忽之间,高中三年已经过去,吉光片羽,无处寻觅,真令人唏嘘不已。

    B. 老张虽然已到古稀之年,但仍然是少不更事,一天到晚,嘻嘻哈哈,一派顽童模样。

    C. 此次国家税务总局依托个人身份证号码开展纳税人识别号制度,引起了舆论的关注,一时间各种质疑的声音不绝于耳,可谓是沸反盈天

    D. 我们认为,贸易保护措施将使金融危机下本已严峻的经济形势更加困难。各国不应以邻为壑,而应加强合作和磋商,这才符合各国的利益。

     

  •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期的书法家,字逸少,祖籍琅玡临沂,后迁居会稽(今浙江绍兴), 晚年隐居剡县金庭,有“书圣”之称。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 305 篇。原称“诗”或“诗三 百”,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其中“雅”又分“大雅”和“小雅”,主要来自民间。其 艺术手法主要为赋、比、兴,对后世影响很大。

    C. 苏轼在散文写作上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歌方面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在词作 创作方面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在书法成就上为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

    D. “楚辞”是春秋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此外还有 宋玉、唐勒、景差等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因此后人又把“楚 辞”的体裁称为“骚体”,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发端。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娘

    后窗

    我从小就不知道叫妈妈,只会叫娘。我娘就是我的妈妈,这是大些时候才弄明白的事儿。“为什么不让我们叫妈而叫娘呢?”娘的回答让我懂得了其中的缘由。

    “本来你姐出生以后是管我叫妈妈的,可是等你出生以后就不能叫了。算命先生说你这个孩子命硬,克妈,必须得改口叫娘才能避免。”原来罪魁祸首是我啊!在我的影响下,相继出生的两个弟弟也都管妈妈叫娘,娘是我们姐弟四人的妈妈。

    我娘是辽宁朝阳人,我爸是黑龙江朝阳人,“朝阳”是他们俩的缘分。虽有一些空间距离,但都在东北三省范围内,我们是地地道道的小东北人。黑土地上一望无际的田野和父母的基因给了我们踏实、勤劳、朴拙、粗犷的共同性格。然而,细细品来,我的身上似乎集中了父母身上的优点,而对他们的弱点都悄无声息地规避掉了。

    我娘很聪明,上小学时成绩一直不错,到六年级毕业正赶上了特殊时期,不能继续读书了,只好回家劳动。娘会唱歌还会跳忠字舞。小时候家里没有电视,没有什么娱乐生活,没钱买蜡烛,天一黑我们就躺在炕上睡觉了,睡不着,娘就教我们唱歌。我觉得娘唱得真好听,就很认真地和她学,《大海航行靠舵手》《打靶归来》《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革命歌曲都是我跟娘学的,娘就是我的音乐启蒙老师。

    我娘性子慢,我爸性子急,他俩合拍的时候很少,常常三句话不到我爸就急了,娘就会被责骂。在强势的男人面前,她通常都会选择默默忍受,实在忍不住,会小声反抗一下,但声音很弱,她不想家里发生战争,让我们四个孩子受到惊吓。除了给全家人安顿吃穿用度,我娘还要和我爸一起到地里干农活儿。在我的记忆中,她从没有睡过懒觉,总是天不亮就起床烧火做饭,喂猪喂鸡,从早忙到晚,没有休息的时间。

    我娘的女工活儿做得很好,不仅会缝缝补补,还会绣花。我们小时候睡的枕头上,常有我娘绣的花,有牡丹,有蔷薇,有莲花,虽然是用粗布绣成的,却有一种别样的美。前几年回家,娘从箱子里拿出几个枕套,是她绣的十字绣,她捡了一个最好看的给了我,说我有了新房子可以用。我看着一针一线绣出来的美丽图案,赞叹娘的心灵手巧。这两年,娘的眼睛越来越不好,不得已停止了女工活儿。

    然而,娘说什么不肯放弃她那台老式的缝纫机。爸和我都主张把缝纫机拿走,放在房间里的哪个角落似乎都和整体布局不搭调。娘却不搭理我们,说缝纫机要放着,说不上什么时候还能用上。衣服崩了线,裤子开了口,做个被罩,缝个围裙……过日子哪能都买新的,到外边修补都要求人花钱。开始我不太理解,坏了就淘汰买新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后来想想,哪个人没有几件旧物是割舍不掉的呢?这些物件曾经充实过自己的生命,是生命中某一段时光的见证者。旧物就像树根,是不能拔掉的。一旦拔掉,生命就会失去活力。想明白这些,我不再按照自己的喜好去要求娘,而是都听娘的,只要她觉得欢喜就好。

    相对来说我更喜欢娘的性格,我爸太固执太严肃了,而我娘乐观豁达,知足常乐,随遇而安,不纠结,不苛刻。遇到什么事都能想得开,我能把我娘带出来游玩,却很难说动我爸离开家半步。我娘想得少故而快乐多,身体好;我爸想得多故而纠结多,身体相对弱。从二老身上我都能得出心态性格会影响身体健康的结论。

    从老家走出来在外生活的这十几年,与父母见面的机会极少,平均每年一次而已,每次都格外珍惜。二老确实实现了衣食无忧,安度晚年,但我娘和我爸生活在一起,我还是时常有些隐忧,不是担忧他们的身体健康,而是担心他们没有儿孙承欢膝下,仅剩没有共同语言的两个人该如何相处,我娘会不会受到爸的欺负。我娘眼睛不好,最怕流泪,为了不让我们担心,她即使受了委屈,也不会在电话里告诉我们,只会一个人暗自流泪。可是,流泪对她的眼睛伤害非常大。

    每次打电话,我都嘱咐我娘别和倔强了一辈子的老爸计较,再嘱咐老爸和娘好好说话,别动不动就发脾气,使性子。老爸总是笑呵呵地说,你娘在家里就剩下享福了,活儿都是我自己干的,她就是做做饭打扫打扫卫生,哪里有受委屈?娘在一旁直咧嘴,说爸净捡好听的说。

    我在电话这头常常无法分辨,哪一个说的是真话,哪一个说的是假话,他们各说各的理。无奈的时候,我只好说,等你们相看两厌的时候,一个到我这里来吧,就是你们在一起的时间太长了,没有新鲜感,不知道珍惜,分开一段时间就会想到对方的好。这时,他们就会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可不到你那里去,往楼上一住就像蹲了监狱一样,住不惯,哪里有我们的平房好,自由、方便。在这件事上,他们倒是达成了共识。

    我能理解他们的想法,只是作为女儿,我一定让他们拥有幸福的晚年,不仅是物质上的,而且是精神上的。

    (选自《海燕》2020年第12期,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交待“我”叫“娘”的原因。“原来罪魁祸首就是我啊!”此话虽以俏皮的口吻说出,但也包含着“我”的自责和愧疚。

    B.“我们是地地道道的小东北人”“黑土地上一望无际的田野”既表现出作者对家乡的喜爱之情,又包含着无法归乡的苦闷之情。

    C.“总是天不亮就起床烧火做饭”,“总是”一词表现了母亲做这些事情的频率,她从未间断过,突出了母亲勤劳能干的一面。

    D.作者认为,生活中的某些物件曾经充实过自己的生命,见证了某一段时光。作者母亲无法割舍的她那台老式缝纫机即是如此。

    【2】请分析爸爸的形象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3】请结合文章分析“我娘”对孩子的爱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根据语境填写名句。

    (1)曹操在《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壮观景象。

    (2)《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经·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一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在下文空缺处各填写一句与“泪”或“酒”有关的语句。

    古诗词中有很多关于“泪”和“酒”的描写。诗经《氓》中女主人公望不到男子所住的复关,便“①______________”;《离骚》中“②_____________,哀民生之多艰”表现出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不同于“泪”的刻画形象,酒可以宣泄情绪。曹操《短歌行》“③______________”,用酒来作开头引出诗人对人生苦短的忧叹;苏轼与友泛舟赤壁,“④________,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赤壁赋》),范仲淹“酒入愁肠”,难解思乡之苦(《苏幕遮》);而陶渊明则“引壶觞以自酌”,自得田园之乐(《归去来兮辞》)。酒还是诗的催化剂。无论是畅叙幽情的“⑤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还是热闹酒宴上的“觥筹交错”(欧阳修《醉翁亭记》),即使是闺房中的“三杯两盏淡酒”(李清照《声声慢》)都可以催生感人至深的诗词美文。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2)但我不能放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别康桥》)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氓》

    (5)民生各有所乐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骚》)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短歌行》)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

    (8)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亭集序》)

    (9)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赋》)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 10、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六朝旧事随流水,_____________。(《桂枝香·金陵怀古》)

    (2)____________,稳泛沧海空阔。(《念奴娇·过洞庭》)

    (3)虎兕出于柙,__________,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4)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甫《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洞庭湖浩瀚无边的景象。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有许多关于爱情的诗篇,《关雎》 中赞美窈窕淑女,称之为“_____________”,而在《氓》中对“_____________”的背叛婚姻的男子则给予严厉批判。

    (2)同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期望他的学生有坚定的意志,即使只是一个普通人,也要有“_____________”的信念;孟子则歌颂面对生死与大义的抉择“_____________” 的勇气。

    (3)庄子在《逍遥游》中极尽想象之能事,他描写北冥之鱼化而为“_____________” 的大鲲;又变化作鸟,飞起之时,“_____________”。

    (4)诗言志,屈原在《离骚》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对美好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又呈吴郎①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②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③真。

    已诉征求④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注)①呈:呈送。吴郎:杜甫吴姓亲戚。杜甫将草堂让给他住,这位亲戚住下后,即有筑“篱”,护“枣”之举;妇人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②转须:反而更应该。③甚:太。④征求:指赋税征敛。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作者过去放任邻妇扑枣,因为这位妇人没有吃的、也没有儿女;诗人其实是暗示吴郎应该让她打点枣。

    B. 颔联紧接一二句,叙述邻妇扑枣是因为生活太贫困,目的是希望吴郎能够体谅对方,对邻妇更加亲善友好。

    C. 颈联出句“防”的主语是妇人,对句“插”字的主语是吴郎;这两句诗,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妇人的多心与敏感。

    D. 尾联看似与诗歌主题无关,实则欲借邻妇的诉苦,揭示当时百姓贫困的根源,表达诗人对苛政与战争的痛恨与不满。

    E. 本诗具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在委婉曲折的夹叙夹议中来展现诗人的心理和情感,语言沉郁顿挫。

    2清人卢德水说:“杜诗温柔敦厚,其慈祥恺悌之衷,往往溢于言表。”你从本诗中看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者,何可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 观:观看

    B. 而人之所至焉 罕:少

    C.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者 名:动词,指识其本名

    D. 何可道也哉 胜:尽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②夫夷近   ③不随止也

    ④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相之 ⑤然力足至焉  ⑥又悲夫古书之不存

    A. ①④/③⑤/②/⑥   B. ①⑥/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②③④/①⑤/⑥

    3对选文第一段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一段揭示了志、力、物三者的辩证关系,体现了作者既重视主观努力又重视客观条件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B. “其孰能讥之乎?”是一个反问句,从与前面内容的联系来看,还是在说明“尽吾志”的重要性。

    C. 作者用了象征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对人生和事业的追求需要有坚定的意志的道理。

    D. 作者用对比和层层深入的方法说理,所阐述的道理具有普遍意义。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生活需要仪式感,因为仪式感可以对抗平庸、铭记过往、珍重当下。

    有人说,真正的生活不在仪式,追逐仪式感,往往落入空虚的陷阱。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文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