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三个物块A、B、C,物块B叠放在A上,物块A与C之间用轻弹簧水平连接,物块A、C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物块B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三个物块相对静止一起向右匀加速运动。某时刻,突然撤去水平拉力F,要使拉力撤去瞬间,物块A和B仍能保持相对静止,则水平拉力应不大于(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
A.
B.
C.
D.
2、某学校高一年级课外兴趣小组开展超重失重体验与研究。在竖直运行的升降电梯内地板上放一体重计,电梯静止时,小郭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体重计示数为50kg;在某一段时间内,小郭同学站在体重计上,发现体重计示数稳定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
A.电梯在运行中,小郭体重为40kg
B.小郭对体重计的压力小于体重计对小郭的支持力
C.电梯一定在下行过程中
D.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竖直向下
3、如图所示,将小球从空中的A点以速度v水平向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刚好擦过竖直档板落在地面上的B点。若使小球的落地点位于挡板和B点之间,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在A点将小球以小于v的速度水平抛出
B.在A点将小球以大于v的速度水平抛出
C.在A点正下方某位置将小球以小于v的速度水平抛出
D.在A点正上方某位置将小球以小于v的速度水平抛出
4、折返跑是经常被使用来评量心肺耐力的简易测验方法之一,是一种特别适合篮球等需要短距离折返运动的选手常见训练方式。某运动员以的速度向东运动了
后到达
点,在
点停了
后,又以
的速度沿原路返回,运动了
后到达
点,则运动员在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为( )
A.,
B.,
C.,
D.,
5、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下列关于该发射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1时14分”和“10分钟”都是指时间间隔
B.飞船与火箭分离前,以火箭为参考系,飞船是静止的
C.火箭加速升空时,火箭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D.飞船升空过程中,在某段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路程
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与水平轻质弹簧相连,并用倾角为37°的光滑木板AB托住,小球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sin37°=0.6,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可能处于拉伸状态
B.小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
C.撤掉木板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D.剪断弹簧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0
7、如图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块以加速度a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若在物块上再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则( )
A.物块可能匀速下滑
B.物块仍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滑
C.物块将以大于a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
D.物块将以小于a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
8、小车在水平地面上沿弯曲的轨道从左向右运动,速度一直减小。如果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小车在轨道上相应位置处所受合力,下列四幅图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9、如图所示,一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点固定在天花板上的a、b两点,绳长为L。一质量为m的物体A通过轻质光滑挂钩挂在轻绳中间,静止时两段轻绳的夹角为,绳子上的张力为
。若给物体A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恒力
,待A静止后绳子上的张力变为
,则
为( )
A.
B.
C.
D.
10、一位同学在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知识后,他在乘坐家庭小轿车时,记录了某段时间内小轿车在某些时刻的速度值,并依据这些数据作出了该段时间内汽车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关于该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是( )
A.该汽车在0~4s内的位移大于4~8s内的位移
B.该汽车在4~8s内和8~12s内的速度方向相同
C.该汽车在0~4s内和8~12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D.该汽车在0~4s内的加速度大于8~12s内的加速度
11、从塔顶释放一个小球A,1s后从同一地点再释放一个小球B,设两球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则落地前A、B两球之间的距离( )
A.保持不变
B.不断减小
C.不断增大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12、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连着小球A,小球A的下面用另一根相同的轻弹簧
连着小球B,一根轻质细绳一端连接小球A,另一端固定在墙上,平衡时细绳水平,弹簧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弹簧
的形变量为弹簧
形变量的3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将细绳剪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A的加速度大小为
B.小球A的加速度大小为
C.小球B的加速度大小为
D.小球B的加速度大小为g
13、如图所示,将一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内壁光滑、半径为R的半球形容器底部中心O'处(O为球心),弹簧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小球静止于P点,OP与竖直方向OO'间的夹角为θ。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的原长为
B.弹簧的原长为
C.容器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
D.弹簧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
14、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手托着的苹果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所受压力是手的形变产生的
B.苹果所受支持力是手的形变产生的
C.苹果所受支持力与手所受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苹果所受支持力与苹果重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5、木板A与木块B叠放在水平面上,A与B之间以及A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B的质量是A的质量的3倍。如图甲所示,水平细线连接在墙与A之间,水平拉力作用在B上,使B相对于A刚要滑动:如图乙所示,水平细线连接在墙与B之间,水平拉力
作用在A上,使A相对于B刚要滑动。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两种情况下,
与
的比值为( )
A.3∶4
B.3∶5
C.1∶2
D.3∶7
16、如图所示,用F=50N的水平推力,将质量为1kg的物块压在竖直墙面上,当物块静止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g取10m/s2)( )
A.50N
B.40N
C.10N
D.1N
17、如图所示,某幼儿园进行多人跳绳游戏。其中两个老师拉着绳子使其转动,三个小朋友在转动的绳中做各种跳跃动作。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朋友们在起跳加速上升时处于失重状态
B.小朋友们在空中上升的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C.小朋友们在空中下降的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D.在小朋友们跳绳的整个过程中,他们不可能处于超重状态
18、质量分别为的物块A和B,系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细绳跨过固定在倾角为
的斜面顶端的轻质定滑轮上,此时物体A离地面的高度为
,如图所示,斜面光滑且足够长,始终保持静止,
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落地的速度为
B.物体A落地的速度为
C.物体B沿斜面上滑的最大高度为
D.物体B沿斜面上滑的最大高度为
19、一个单摆悬挂在小车上,随小车沿斜面下滑.图中虚线①垂直于斜面,虚线②平行于斜面,虚线③沿竖直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斜面光滑,摆线将位于①③之间
B.如果斜面是光滑的,摆线将与虚线③重合
C.如果斜面粗糙,摆线位于②③之间
D.如果斜面粗糙,摆线位于②③之间
20、一河宽60m,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4m/s,水流速度为3m/s,则( )
A.过河的最短时间为15s,此时的位移是75m
B.过河的最短时间为12s,此时的位移是60m
C.过河的最小位移是75m,所用时间是15s
D.过河的最小位移是60m,所用时间是12s
21、如图所示,用一把直尺可以测量神经系统的反应速度。现有甲、乙两同学,甲同学用手指拿着一把长50cm的直尺,乙同学把手放在零刻度线位置做抓尺的准备,当甲同学松开直尺,乙同学见到直尺下落时,立即用手抓住直尺,记录抓住处的刻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将该直尺的刻度改造成“反应时间”,则其刻度均匀的
B.若某同学的反应时间约为0.4s,则可以用该直尺测量该同学的反应时间
C.测量时,乙同学把手放在零刻线下少许的位置,测量的反应时间大于真实的反应时间
D.一个人右手拿尺,左手放在零刻线位置不能测量自己的反应时间
22、228国道起点位于辽宁省丹东市,终点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全长7800多公里,被誉为“中国第一沿海公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全长7800多公里指的是位移大小
B.以行驶中的汽车为参照物,限速牌处于静止状态
C.研究国道228全程驾车时间时,可以将汽车视为质点
D.国道228部分路段限速80km/h,限制的是途经此地的汽车的平均速度
23、诗仙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想象丰富,意境奇妙。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岸青山相对出”中的“青山”运动的参考系是“岸”
B.“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九天”指的是时间间隔
C.“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三千尺”说明位移的大小可以大于路程
D.在研究“孤帆一片日边来”中的“孤帆”从巴蜀运动到天门山的时间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
24、一物体车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下列关于该物体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该物体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下一秒末与前一秒初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为5m/s
C.下一秒末与前一秒末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为5m/s
D.下一秒的平均速度比前一秒的平均速度小5m/s
25、如图,处于匀强电场中的足够长的绝缘斜面上有一带电滑块,给滑块初动能100J使它从A点出发沿斜面向上运动,第一次运动到斜面上B点时,动能减少了80J,重力势能增加了50J,克服电场力做功20J,则滑块再一次回到B点时的动能为
26、如图所示,质量为的小物块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用水平细线紧绕在半径为
的薄壁圆筒上。
时刻,圆筒在电动机带动下由静止开始绕竖直中心轴转动,转动的角速度满足
(
为已知常数)。则物块做______(选填:“匀速”、“匀加速”或“变加速”)直线运动;
时刻,物块的动能是__________。
27、一个皮球从5m高的地方落下,碰撞地面后又反弹起4m,此过程的路程是______m,该球经过一系列碰撞后,最终停在地面上.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皮球的位移大小是_____m.
28、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而且一定是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性质的力
29、如图,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在2s内由A点运动到B点,AB弧长为4m,所对的圆心角为,该质点的线速度大小为_________
,角速度大小为_________
。
30、某质点做直线运动,速度v与位移s的关系式为v2=9+2s(均为国际单位).则质点的初速度为v0= m/s,2s末的速度是v= m/s.
31、有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已如它们的夹角为 90 度时合力的大小为 F,当它们来角变为120 度时,合力的大小为_____,当它们夹角变为 60°时,合力的大小为_____.
32、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其速度分别为υ和7υ,经历时间为t,则经A、B中点时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在后一半时间所通过的距离比前一半时间通过的距离多________________。
33、洗衣机内的衣物转动起来后,原先附着在衣物上的水滴因受到指向圆心的吸附力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所需的向心力,被甩出。这一现象称为___________。
34、如图所示两物体M、m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相连,m放在水平面上,M重40N,被AO、BO绳悬挂于O点,M、m均处于静止状态,AO、BO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30°、60°.(sin30°= ,cos30°=
)求:
(1)画出M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2)AO、BO绳对M的拉力大小:
(3)m受到水平面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结果均保留根号)
35、为了探究物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M为小车的质量,m为砂和砂桶的质量,为动滑轮的质量,滑轮光滑且大小不计,力传感器可测出细线中的拉力大小。
(1)在实验中,以下不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填写字母);
A.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补偿阻力
B.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
C.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2)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图(b)所示的一条纸带(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该同学以力传感器的示数F为横坐标,小车的加速度a为纵坐标,画出的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如图(c)所示。若图线的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为______;
(4)若某次实验中力传感器示数为,小车加速度为
,则可求出砂和砂桶质量为______(用
、
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
36、A、B两物块叠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一起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请画出B物块的受力示意图。
37、运动合成和分解是研究曲线运动的重要思想方法,请你结合这一思想和所学过的知识研究下面问题。
在一光滑水平面上建立平面坐标系,一质量为
的质点某时刻在水平面上从坐标原点开始运动,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沿
方向和
方向的
图像和
图像分别如图1、图2所示。
(1)求质点所受的合力;
(2)求质点末距坐标原点的距离;(结果可以带根号)
(3)写出质点的的轨迹方程,并在图3上大致画出
内质点的运动轨迹图。
38、如图所示,离地高1.5m处有一根水平细杆OA。细杆左端O固定,上面串有一个质量为2kg的小球。小球与杆的动摩擦因数μ=0.8。右端A点正下方B处有一可视为质点的托盘。小球开始静止在O处。给其v0=4m/s的水平向右初速后。恰能运动到A点。(g=10m/s2,sin53°=0.8,cos53°=0.6)
(1)求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和细杆OA的长度。
(2)小球在一与水平成53°夹角向上恒定拉力作用下恰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求力F的大小。
(3)若小球在一与水平成53°夹角向上恒定拉力作用下从O点静止出发,当运动到A点时撤去拉力,则当力F多大时,小球落地点距B地处距离最大?求出这个最大距离。
(4)若小球在一与水平成53°夹角向上恒定拉力作用下从O点静止出发,当运动到A点时撤去拉力,小球飞出的同时,B处的托盘从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并恰好能接住小球。求托盘加速度a与小球受到拉力F之间的关系。并给出F的范围。
39、如图所示,一平直的传送带以速度v=2m/s匀速运动,传送带把A处的工件运送到B处,A、B相距L=10m。从A处把工件无初速地放到传送带上,物体在传送带的带动下,一开始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6s能传送到B处。求:
(1)分析、说明物体在传送带的运动过程;
(2)工件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3)工件在传送带上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
(4)若物体底部沾有油污,试计算传达带上的油污痕迹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