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年福建莆田初三下学期三检政治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8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9题,共 45分)
  • 1、曾经去过欧洲旅游的一位中国游客说:“在西方国家,他们有给‘小费’的习惯。刚去的时候,我们并不了解,后来才慢慢知道。曾经 就有不少人因为没给‘小费’被当地人认为很小气,甚至发生争吵。”对此,我们应

    A.认识到世界不同民族因文化不同而无法沟通

    B.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中去探索多彩的世界

    C.以排斥的心态去面对其他种族、国家的文化

    D.放弃自己的文化以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

  • 2、剑桥大学第346任校长杜思齐说过:“教育应该允许学生们尽可能广地与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国家的人交往,接触不同的世界观和想法将迫使学生们进一步思考。”这告诉我们

    A.珍视每一次交往的经历

    B.把出国留学当作自己的唯一目标

    C.要与外国人的世界观保持一致

    D.良好的教育都是在强迫下进行的

  • 3、以下观点或事件与下图发展理念(从左到右)对应正确的是(     

    ①实施“互联网十”行动计划

    ②五年来,我国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

    ③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

    ④打好“蓝天保卫战”

    ⑤2019年11月5日至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A.②③①④⑤

    B.①④⑤②③

    C.①②④⑤③

    D.①③④⑤②

  • 4、中国倡导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不做凌驾于人的强买强卖,共建“一带一路”的市场很大,足以容得下各国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其中,共同把“一带一路”蛋糕做得更大,使全世界人民共同受益。这说明我们

    A.要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B.要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C.要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D.要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 5、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这是因为(       

    ①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②法治是判断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尺

    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④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保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6、2019年12月10日,第二届中国横琴科技创业大赛启动,澳门积极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这(     

    A.表明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B.必将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光明未来

    C.得益于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D.说明我国科技水平已经领先世界

  • 7、在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下列措施有利于人权保护的是

    ①国家规划将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限由九年提高到十二年

    ②实施精准扶贫,增加贫困地区人民的收入

    ③浙江实施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

    ④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的直接结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8、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仍然很大,表现在(     

    ①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使许多国家仍然难以摆脱贫困

    ②由此衍生的饥饿、疾病、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人类的发展

    ③局部战争冲突从未间断

    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 9、坪塘花溪新苑社区委员会把居民对楼院管理的意见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收集上来,根据居民们的意见,随后又通过微信群把最终方案发布下去。做到协商有序化,充分尊重居民的意见建议。该社区的工作(        

    A.扩大了居民自主管理的权利,提高了工作效率

    B.充分尊重了居民意见,贯彻了民主集中制

    C.体现了社区居民在国家事务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

    D.有力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10、在生活中,每个人在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上有着自己的不同认识。有的同学认为:一个人要获得成功,不一定要依赖集体,只要加强自我奋斗就一定能取得成功。你怎么看待这些同学的观点。

  • 11、小明是学校志愿者服务团队成员,负责校园安全、卫生、纪律的检查、监督及管理工作,以下是他4月第一周巡查记录的两件事:

    请你从小刚、小萌两位同学的说法中任选其一,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进行评析。

  • 12、   中国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在解决当今世界各种难题上,各国也越来越渴望看到中国方案,借力中国智慧。对此,有人认为:为了提升国际影响力,我国应该竭尽全力为世界做出最大贡献,以我全国之力引领世界发展。

    运用“与世界紧相连”的相关知识,对以上观点进行评析。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13、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源头,它承载了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时代诉求和革命行动,传承和升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一大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条游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一一红船。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也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红船精神”源于历史,它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吮吸着中华文化的丰富营养而成长壮大,又跨越时空,贯穿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始终,历久弥新、价值永恒,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到南湖瞻仰红船。90多年间,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在新时代,“红船精神”被注入新的内涵、得到新的阐释,它永远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做“红船精神”的弘扬者和践行者,推动承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驶向光辉的明天。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弘扬“红船精神”的时代价值。

    (2)结合材料,运用“积极投身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知识,说明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如何做“红船精神”的弘扬者和践行者?

  •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前,我国科技发展迅速的同时,还面临重大科技挑战。因此,我们要聚焦基础研究,筑牢科技创新的根基;要加大财政稳定支持力度,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增加投入,支持科研人员潜心钻研。

    材料二:2019年,宁夏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提升创新支撑能力。加快推进沿黄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深化“科技支宁”东西部合作。围绕现代煤化工、生物医药、特色农业等重点领域,实施一批科技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转化一批先进成果,推动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互融共促、产业创新和特色创新共同发力。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怎样的科技现状?当前什么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2019年宁夏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提升创新支撑能力,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请你对此建言献策。

  • 15、2020年2月的一天,吉林市某小区门前一中年男子不戴口罩,还要强行进入小区,被门卫拦下,与门卫发生争执,其他人报警,警察将其带走后被拘留。依法防疫人人有责,防疫面前公民要自觉遵纪守法。

    请回答问题:

    (1)依法防疫体现了我国哪一治国基本方略?

    (2)案例中中年男子不服从防疫管理被行政拘留,体现了我国法律的哪些作用?

    (3)依法防疫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4)抗击疫情人人有责,人们行为的底线是什么?

  • 16、那一刻,我们毕业了。再在校园里走一走吧……也许我们就要各奔东西了。

    操场静下来了,往日与同学们的呐喊声、加油声藏到哪里了呢?

    被秘密定格的雨水顺着叶子的脉络滴下,有多少件心事还来不及分享?

    有多少个公式还来不及默写?

    有多少个面孔还来不及铭记?

    随着“咔嚓”一声,毕业照上呆呆的笑脸为一切画上了并不圆满的句号。

    那一刻,我们毕业了。不该悲伤,因为我们在成长。

    因为那一刻,我们真的毕业了。

    结合所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在初中三年有哪些收获?

    (2)初中毕业,意味着我们的人生进入怎样的阶段?

    (3)在人生的道路上,怎样踏上新的征程?

  •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2003年起,杭州市图书馆就开始实行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包括乞丐和拾荒者,图书馆对这些特殊读者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十几年的时间过去,杭州图书馆的全面开放从未停止。尤其在夏天,骇人的高温让杭州图书馆随之出现了愈来愈多的乞丐及拾荒者的身影,时有市民对此表示不满,认为图书馆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入的做法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图书馆馆长褚树青回答:“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

    你是否认同图书馆馆长的答复?为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85
题数 17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