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子路率尔而对 ②鼓瑟希,铿尔 ③求也为之 ④夫子何哂由也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舍相如广成传 安置住宿
B.因厚赂单于 赠送礼物
C.空以身膏草野 恩惠,恩泽
D.羝乳乃得归 生子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璧有瑕,请指示王
B.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C.匈奴与汉和亲
D.公车特征拜郎中
4、下列句字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蔺相如固止之 固:本来
B.臣请就汤镬 就:接近
C.不如因而厚遇之 遇:招待、款待
D.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引:牵、拉
5、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元军邀约宋朝主持国事的人前去相见,大家认为我们一行人是可以解除祸患。
B.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这样的话,你的下属都将成为俘虏!
C.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于是趁他厉声呵斥的时候,就呼叫着互相追赶。
D.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怎么能够使英雄豪杰们拜倒哭泣,在他们的墓道上紧握手腕,抒发他们作为有志之士的悲慨呢?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卖馄饨的夫妻
张子影
二十多年前,我在南方某个小城生活。那时我上小学,我们家附近的一条小街道上,紧挨着路口的道边儿有一个馄饨摊子。每天早晨母亲送我上学的路上,都要带我去那里吃一碗馄饨。
卖馄饨的是一对年轻夫妻,男人煮汤、下馄饨、配料,女人包馄饨。滚开的汤里永远有一根滚动的大个棒骨和几只香菇。馄饨下进锅里煮的时候,男人就开始配料:在碗底铺上
一层洗净发好的紫菜,一小撮儿切得整齐的姜丝,一片西红柿,撒上一小撮儿细盐、味精,淋上几滴芝麻香油,撮上十几粒小葱碎,这些做完,锅里的馄饨也就漂起来了,男人左手用漏勺将馄饨捞进碗里,右手紧接着将一大勺滚烫的汤浇下,立刻黄的绿的白的紫的红的满满一碗,热气腾腾,香气扑鼻。这时候男人就会对女人轻声说:阿宝,来——
女人就会笑嘻嘻地说一声:好哩。
女人将手在围裙上擦擦,双手将冒着热气的碗捧起,递到客人面前,说:请。
一个碗里有九只馄饨,大小一致,个头均匀,一只只胖乎乎的,在碗里上下起伏。
男人的个子不高,背有点儿驼,是出生时就有的;女人的个子更矮,大约只到男人的胸口,听说是幼年时患病,之后就再也没有长高。但这些都不影响他们的操作,他们的馄饨永远是那么鲜香热乎。
馄饨里面的肉是新鲜的,煮汤的棒骨是新鲜的,姜丝、西红柿和小葱也是新鲜的。男人因此每天早上四点钟就要去菜市场采购,女人则留在家里和面,发面,擀皮,等男人回来后,他们一起洗菜,做馅料。大约五点半后,他们的摊子就出现在路边了。
买馄饨的人很多,在小城的这一片地方,这一条街以及附近隔着几条街的大人和小孩子们,每天早上宁可多走十几分钟的路,都愿意拐到这里来,吃一碗他们热乎乎、香喷喷的馄饨,再上班或者上学去。
在寒假或者暑假期间,每天都会有一些小孩子围着他们的摊子打闹,大人们都上班去了,孩子们没有人带。男人也不恼,笑嘻嘻地看着孩子们玩。半上午的时候,谁家的孩子捏着大人给的钱来吃馄饨,递上来的钱差了一角五分的,男人也不计较,还是那样配料,煮馄饨,冲汤,鲜香的一碗九只馄饨上下起伏。女人会吹了又吹,待凉到不再烫手了,再端给孩子。
男人对女人永远是和气的,声音很轻地说:阿宝,来。
女人总是笑嘻嘻地说:好哩。
上午大约十点半钟的时候,他们就收摊,男人挑着担子,女人一手端着盆碗,另一只手挂着男人的胳膊,跟着他往回走。
他们没有孩子,当然也是因为女人小时生病的缘故。
几年后我上了大学。大学在另一座城市。大学第一年暑假我回来,看到他们还在那里卖馄饨,只不过食摊从挑的担子变成了小推车,用透明的玻璃做了小车厢,洁净的玻璃窗内,碗里铺着仔细洗干净的紫菜,新鲜的棒骨,切得整齐的漂亮姜丝、西红柿和小葱碎。馄饨还是那样的馄饨。
结婚的第一个春节,我回家,父亲母亲到车站接我们,那天下着雪,在火车站我搓着冰冷的手说,真想吃那夫妻的热馄饨。母亲说,他们家里出了事,夫妻俩已经很久没有出来了。
出了什么事?
男人在早起去买菜的时候被一辆送菜的小货车撞了,那天下雨,天黑,路很滑。
小货车司机当时就把男人送进了医院。司机是个老实的乡下农民,把男人送进医院后,第三天就回乡下,先卖了地里的菜,又卖自家圈里的猪和羊。男人住院住到第三个月时,听说小货车司机要让读高中的儿子辍学打工去挣医药费,男人沉默了半天后,对小货车司机说,你走吧。
随后,男人出了院,虽然多年的积蓄都花光了,但还是伤了一条腿。
伤得厉害吗?我问。
母亲迟疑了一下,说,反正过马路也只能慢慢地走了。
听了这话,我的心情挺沉重。
但是那天在路口,意外地,我又看见了那对夫妻的馄饨摊子。还是那辆车,小窗玻璃擦得洁净光亮,那碗热乎乎的馄饨还是鲜香热乎。男人的声音有点儿哑,女人的眼睛是肿的。但是她把碗递到我手中的时候,还是浅浅地笑了,轻声地说:请。
我发现他们的头发都白了一些,白色的头发在冷风中飘着。
胖乎乎的九只馄饨在黄的绿的白的紫的红的汤碗里上下起伏。样子,味道,一点儿都没有变。
上个月,我带着孩子回去看望年迈的父母,母亲和父亲已经搬到了另一个小区。下了高铁后,我对孩子说,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还是那个路口,只是原先的小平房变成了高楼,路口添了个大广告牌,临街的路口,那个摊车变成了小食铺。母亲说,他们租了这间铺子早上卖馄饨。今天咱们来晚了,他们已经打烊了,吃不到他们的馄饨了。
明天早上来吧。我说。
为什么跑这么远来这里,他们的馄饨有什么特别吗?孩子问我。
没有特别,这么多年了,他们一直都是那个样子。
正在这时,我看到那个男人走出来,女人也走出来,女人关了灯,关了门,男人把一把锁挂在门上,然后挑起担子,女人一手端着盆,另一只手挽住男人的胳膊,跟着一拐一拐的男人往回走。
男人跛着腿,背好像更弯了,女人用胳膊挽着他。他们的头发也全白了,我仿佛听见男人说:哎,阿宝,来——
女人笑嘻嘻地说:好哩。
他们就这样手挽着手,一直走进暮色里。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附近的大人和孩子们哪怕多走十几分钟的路,也愿意拐到这里来吃一碗馄饨的主要原因是这对夫妻对顾客热情周到,特别会做生意。
B.女人年轻时“挂着男人的胳膊”往回走,后来“挽住男人的胳膊”往回走,动作变化的背后,有不幸的遭遇,也有温暖的爱情。
C.“我发现他们的头发都白了一些,白发在冷风中飘着”,这既说明车祸对他们身心的影响,也表达了“我”对他们不幸遭遇的同情。
D.小说写的是一个小馄饨摊,但高楼、大广告牌、高铁等事物的出现,揭示了社会大背景,从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
【2】小说开头用较多篇幅描写主人公做馄饨、卖馄饨的情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没有特别,这么多年了,他们一直是那个样子”,“那个样子”包含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在《定风波》中,“____”运用双关手法,道出了作者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2)以乐景写哀情可以使哀伤的情感表达得更出色,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使用这一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古人爱用花比喻人之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而李清照却说“____”,这样的比喻恰当地反映了当时的作者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表现出了周瑜的儒将风度和运筹帷幄。
(5)《雨霖铃》中描写分别时难舍难分的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
(6)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的三句是:“____,_____,______。”
(7)柳永的《望海潮》中运用数量词写景的千古名句:“____,____。”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折杨柳
(卢照邻)
倡楼启曙扉,杨柳正依依。莺啼知岁隔,条变识春归。
露叶凝愁黛,风花乱舞衣。攀折聊将寄,军中音信稀。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联诗人选取了“杨柳依依”“莺啼”“条变”等意象描绘出暮春时节凋零的景象。
B.诗歌尾联委婉含蓄,借折柳表达闺中相思,以“音信稀”表达军中战事之紧。
C.首联点明人物、节令,“依依”一词形象地写出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D.主人公因黄莺啼鸣、杨柳吐绿才意识到一年一度的春天又来了,言语中饱含伤感之情。
【2】请结合颈联内容分析“凝”、“乱”两字的表达效果。
9、阅读《鸿门宴》,回答以下问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 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官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1】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是( )
A.素善留侯张良 善,友善,交好 B.距关,毋内诸侯 距同“拒”,据守
C.籍吏民 籍,造册登记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感谢
【2】下列句中“所以”的用法与“所以遣将守关者”不同的一项是 ( )
A.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B.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C.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项伯回到军营,把刘邦的话如数告诉项羽,并趁机为刘邦说情。项羽竟然答应了,刘邦也如愿了。
B.刘邦邀请项伯,又是敬酒,又是拉关系,用谎言为自己辩护,企图笼络住项伯,让项伯在范增面前为张良说些好话。
C.刘邦回答张良“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的问话时,说是有蠢小子唆使,实际上是他自己的想法。
D.项伯把项羽要攻打刘邦的机密泄露给了张良,这里,项伯本是为个人情谊,结果却坏了项羽的大事。
【4】翻译加横线的句子。
①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③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④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10、请以“队形”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文中不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个人信息;(2)注意文体规范和书写规范;(3)不少于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