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阜新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 道中自抄录 B. 去今之而葬焉

    C. 芷阳间行 D. 五十者可以帛矣

  •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   )

    A. 明年复攻赵 B. 皆为陛下所成就

    C. 下车,治威严 D. 君不如肉袒服斧质请罪

  • 3、下列不是被字句的一项是(

    A.她采玫瑰的时候不小心让刺扎了一下。

    B.天空的骄阳终于给乌云遮住了。

    C.山洪被水坝冲垮了

    D.心脏突然叫烦恼困扰着。

  • 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一座占地面积相当于600个足球场,融商务贸易金融会展等功能于一体的地下城刚刚经过专家论证,预计6月初破土动工。

    B.宴会过程中,面对造访的宾客,她真诚表示:无论他们在此地开展哪方面的工作,她都会鼎力相助

    C.事实上,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它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

    D.2009年春晚舞台造型引进奥运团队,舞蹈《蝶恋花》应用了现代高科技造型手段——LED大屏幕,加上舞蹈演员背上漂亮的彩绘,他们美妙的舞姿,实在是赏心悦目

  • 5、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百年:借指晚年。

    B.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茫然:失意的样子。

    C.左迁九江郡司马。   左迁:贬官,降职。

    D.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偏僻:偏激,不端正。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生态文明是一种全新的道德观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这是古人朴素的生态道德观。

    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三大文明形态:一是上百万年的原始文明,二是上万年的农业文明,三是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今天正在向第四文明形态过渡,即生态文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数不胜数,但最重要的成就就是走出了人与人、人与物和人与自然关系的陷阱,人们逐渐清醒地认识到,人不是自然的主宰,只是自然的一员,规律只能认识,不能违背。由此,国家出台了严厉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筑起一道壁垒森严的屏障。

    制度是写在纸上的硬措施,道德则是刻在心中的软约束。生态文明社会所要倡导的生态道德是一种全新的道德观和道德范式,它不仅要求人对人的社会行为,而且要求人对自然环境的行为都要受到伦理评价,接受自我良心的审判。尊重生命和自然界是生态伦理学的命令性原则,不损害生命和自然界是生态伦理学禁止性原则。在生态文明时代,生态道德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尺度。在“人是自然的主宰”这一工业文明理念仍然广为流传的背景下,仅靠法律和制度的硬约束,缺乏“发乎情止乎礼”的道德修养,是很难建成生态文明社会的。因此,培养善德善行的生态美德,激发社会成员对自然的热爱、尊重和感恩是当务之急。长期以来,社会倡导和奉行的道德哲学就是人类中心主义,今天务必要超越这种传统价值观,树立在热爱自然、尊重生命、优化环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保障人类的发展和幸福的新理念。

    所谓热爱自然就是要经常投身自然、拥抱自然、融入自然,尤其在城镇化高潮中,培养人们对大自然的感情十分必要。日本在城市建了几千个市民农园,就是为了让市民有机会多接触自然。所谓尊重生命,就是每个人都必须树立保护物种多样性的强烈意识。所谓优化环境,既要对现实环境实施严格保护,又要对已被破坏的环境予以修复,给自然休养生息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所谓健康发展,即未来发展过程中,不论上任何项目,搞任何建设,都必须以生态文明为前提,这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生态道德建设不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需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深入人心,变成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因此必须在教化的深度和广度上长期坚持,持之以恒地进学校、进社区、进媒体……形成浓厚的社会氛围。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让每个社会成员入脑入心,变成自我约束的道德意识,指导自己的行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走在世界前列,必须教会世界一件事情,十九世纪英国教会世界如何生产,二十世纪美国教会世界如何消费,二十一世纪中华民族要走到世界前列,应该教会世界如何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人类社会进入第四文明形态,一个国家文明水平的基本体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告诉我们一个社会的文明只需要靠法律或道德之一支撑就可以达到。

    B.因为国家出台了严厉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所以我们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C.在人类主宰自然的理念下,有了法律和制度的约束,就能达到生态文明。

    D.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三大文明形态,我们现在正在向第四文明形态过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支撑社会文明的两大要件即法律和道德入手,展开生态文明的内容。

    B.文章开头介绍了古人的生态观,巧妙地引出了下文,也有力地论证了论点。

    C.文章以市民农园为例,启示人们,热爱自然不仅在于思想,更要身体力行。

    D.文章末段从世界历史角度提出,中华民族需要教会世界如何可持续地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保障人类的发展和幸福的新理念要在热爱自然、尊重生命、优化环境、健康发展为基础上。

    B.生态道德不仅要对人的社会行为,更要求人对自然环境的行为接受伦理评价和自我良心审判。

    C.健康发展就是在未来社会发展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比上任何项目、搞任何建设都更为重要。

    D.生态道德建设必须要在教化的深度和广度上持之以恒,深入各个领域,形成浓厚的社会氛围。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根据语境,补写下列诗文内容。

    ⑴根据韩愈在《师说》中的表述,士大夫之族择师之难,难在自己的心理,除了年龄和知识两个要素之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尴尬也让他们很为难。

    ⑵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在浔阳终年不能欣赏到美妙的音乐,之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突出琵琶女的演奏带来的与乡间音乐不同的艺术感受。

    ⑶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

    辛弃疾

    听我尊前醉后歌,人生无奈别离何。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无情对面是山河。

    寄语石头城下水:居士,而今浑不怕风波。借使未如鸥鸟伴;经惯,也应学得老渔蓑。

    (注)①居士:指未做官的士人,彼时稼轩正罢官家居,故聊以自称。②借使:即使。③经惯:经历一段自我修养。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为送友人范廓之而作,起句点明离意,叹人生离别本属无可奈何之事。

    B.“但使”句,上承离别之情又有转折,情深意厚,与“无情”句形成对比。

    C.词人寄语建康水,自己归退不再怕“风波”“风波”双关,暗指政治风波。

    D.本词上片抒离别情含蓄婉转;下片写自己的生活状态和追求,情感深沉。

    2本词写送行而不流于感伤,全词“似悲实旷”,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何充,字次道,庐江灊人,魏光禄大夫祯之曾孙也。祖恽,豫州刺史。父睿,安丰太守。充风韵淹雅,文义见称。初辟大将军王敦掾,转主簿。敦兄含时为庐江郡,贪污狼藉,敦尝于座中称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充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敦默然。傍人皆为之不安,充晏然自若。由是忤敦,左迁东海王文学,寻属敦败,累迁中书侍郎。

    充即王导妻之姊子,充妻,明穆皇后之妹也,故少与导善,早历显官。尝诣导,导以麈尾反指床呼充共坐,曰:“此是君坐也。”导缮扬州解会,顾而言曰:“正为次道耳。”明帝亦友昵之。

    成帝即位,迁给事黄门侍郎。苏峻作乱,京都倾覆,导从驾在石头,充东奔义军。其后导奔白石,充亦得还。贼平,封都乡侯,拜散骑常侍,出为东阳太守,仍除建威将军、会稽内史。在郡甚有德政,荐征士虞喜,拔郡人谢奉、魏顗等以为佐吏。后以墓被发去郡。诏征侍中,不拜。改葬毕,除建威将军、丹阳尹。王导、庾亮并言于帝曰:“何充器局方概,有万夫之望,必能总录朝端,为老臣之副。臣死之日,愿引充内侍,则外誉唯缉,社稷无虞矣。”由是加吏部尚书,进号冠军将军,又领会稽王师。及导薨,转护军将军,与中书监庾冰参录尚书事。诏充、冰各以甲杖五十人至止车门。寻迁尚书令,加左将军。充以内外统任,宜相纠正,若使事综一人,于课对为嫌,乃上疏固让。许之。徙中书令加散骑常侍领军如故又领州大中正以州有先达宿德固让不拜。

    建元初,出为骠骑将军、都督徐州扬州之晋陵诸军事、假节,领徐州刺史,镇京口,以避诸庾。顷之,庾翼将北伐,庾冰出镇江州,充入朝,言于帝曰:“臣冰舅氏之重,宜居宰相,不应远出。”朝议不从。于是征充入为都督扬、豫、徐州之琅邪诸军事、假节,领扬州刺史,将军如故。先是,翼悉发江、荆二州编户奴以充兵役,士庶嗷然。充复欲发扬州奴以均其谤。后以中兴时已发三吴,今不宜复发而止。

    充居宰相,虽无澄正改革之能,而强力有器局,临朝正色,以社稷为己任,凡所选用,皆以功臣为先,不以私恩树亲戚,谈者以此重之。然所昵庸杂,信任不得其人,而性好释典,崇修佛寺,供给沙门以百数,糜费巨亿而不吝也。亲友至于贫乏,无所施遗,以此获讥于世。

    永和二年卒,时年五十五,赠司空,曰文穆。

    (节选自《晋书·何充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徙中书令/加散骑常侍领军/如故/又领州大中正/以州有先达宿德之人/固让不拜/

    B. 徙中书令/加散骑常侍/领军如故/又领州大中正/以州有先达宿德之人/固让不拜/

    C. 徙中书令/加散骑常侍领军/如故/又领州大中正/以州有先达宿德之人固让/不拜/

    D. 徙中书令/加散骑常侍/领军如故/又领州大中正/以州有先达宿德之人固让/不拜/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征士,文中指不就朝廷征辟之士人。魏晋时期征辟制并未完全废除。

    B. 士庶,“士”古指读书人;“庶”普通百姓。也可泛指人民、百姓。

    C. 社稷,土神、火神的总称。古代君主祭社稷,后用“社稷”代表国家。

    D. 谥,即谥号,是对死去的君臣等人,按其事迹给予的或褒或贬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何充出身门阀,为人儒雅正直。他祖父辈都是魏晋时高官,母亲妻子皆出身豪门;王敦谬赞其兄,身为下属的他毫不留情地揭穿谎言。

    B. 何充器量端正.颇得众臣之心。王导、庾亮都极力向皇上推荐他,认为他坚持操守.将来必定能够总领朝臣,成为老臣的副手。

    C. 何充官至宰相,深受人们尊重。他临朝庄重,具有改革的才能,以国家为己任,选用官员,都以功臣为先,丝毫不讲私恩,受到人们的尊重。

    D. 何充酷爱佛教,却对亲友吝啬。他供养的和尚数以百计,浪费数亿而不吝惜;然而亲戚朋友贫困,却没有任何施舍馈赠,世人颇有微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苏峻作乱,京都倾覆,导从驾在石头,充东奔义军。

    (2)充以内外统任,宜相纠正。若使事综一人,于课对为嫌,乃上疏固让。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文: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习近平

    在全人类之中,凡是坚强、正直、勇敢、仁慈的人,都是英雄!——贝多芬

    “如果英雄意味着个人主义,那么我认为不需要。如果英雄意味着觉醒,意味着伟大,那么我认为迫切需要。”网友在“知乎”上如是说。

    读了以上三句话,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