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面文段中画线句是否有语病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写对联、贴对联,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独具特色的一种民俗文化。①它在中国的普及程度,与中国老百姓的关系密切,超出其它任何一种文艺形式。老百姓可以不读小说,不听戏,不看电影,唯独不能没有对联。有学者说:“没有一种文学体裁能像对联这样家喻户晓,②能让广大群众所接受。从这一点上说,这份遗产就值得珍视。”
A. ①②都无语病。
B. ①②都有语病。
C. ①无语病,②有语病。
D. ①有语病,②无语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回忆起风华正茂的童年时代的生活,她的嘴角浮现了一抹浅浅的悠远的笑容。
B.学校附近街道的大量卡拉OK厅、歌舞厅等严重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前段时间进行了整顿,关闭了一些OK厅,但这对维护学校的安静环境不过是九牛一毛。
C.在道德衰微的时代,屈原没被时俗所染,而是本着求真求善的人生态度,坚持理想,追求崇高,特立独行,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理想人格增添了光彩。
D.鲁迅先生自写了《狂人日记》后,一发而不可收,其后作品不绝如缕,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崇高的地位。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B.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即患秦兵之来
C.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4、下列句子与“树之以桑”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非我也,岁也
B.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C.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5、选出下列句式特点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A.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B.仰观宇宙之大
C.都督阎公之雅望 D.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作为一种发展战略,有国内外经验可供参考。要使乡村振兴战略获得成功,必须了解国外乡村振兴的经验教训以及我国历次“三农”政策实施的效果与原因,在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上进行实质性的创新。
通过制度与技术创新振兴农村产业。没有产业的振兴,其他方面的振兴和发展就失去了基础。产业发展指的是农业和非农业的发展与融合。农业的发展主要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非农产业的发展需要吸引多元化的发展主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需要创新制度,探索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流动的政策措施。
新时期需要有高起点,尤其是要避免过去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发展中有时出现的产业雷同、档次不高、无序竞争等现象。近期,需要在选准特色主导产业的基础上,重点考虑重组产业链,并适当调整空间布局,促进企业联盟和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逐步将传统的农业产业集群改造升级为现代创新集群。未来,则需要在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推动龙头企业集群发展,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其不但在农业产业链中发挥影响,同时也在科技产业链与价值链中显示出应有的作用。
通过社会管理创新实现乡村宜居。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都是为了实现乡村宜居,而这些必须依靠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协调各种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
随着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进程的推进,无论是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管理体制、社会管理方式,还是社会管理问题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需要我们进行社会管理创新。越来越多的中介组织、非政府组织等第三部门渴望参与农村社区建设,这势必会影响原来的管理格局。随着地方政府的放权以及村民自治意识的增强,管理方式必然要求发生转变。因此,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农村社区发展程度确定不同的社会管理方式。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要追求“以人为本”,为各利益相关者提供参与平台和利益诉求渠道,通过全民参与解决社会问题。只有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高乡村振兴多元主体参与决策的程度,才能减少决策的偏误和实施的阻力,实现发展成果的共享。因此,只有构建有效的民间参与机制,才能有效保障农民利益,减少各种社会冲突,确保乡村振兴具体项目的顺利推进。
(摘编自高启杰《乡村振兴需要实质性创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融合是其他方面振兴发展的基础,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
B.非农产业的发展需要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向农村流动,因此只有非农产业需要创新。
C.农业产业化示范区既能影响农业产业链,也能在科技产业链与价值链中显示其作用。
D.传统的农业产业集群产业雷同,档次不高,无序竞争,因此要改造升级为现代创新集群。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以党的十九大报告引出乡村振兴战略,论述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举措。
B.文章从制度技术创新与社会管理创新两方面论述了乡村振兴需要的实质性创新内容。
C.文章第五段论述了社会管理的格局、方式等,为乡村振兴战略实质性创新指明了方向。
D.文章采用总分结构,其中,后面三段层层推进,论述了实现乡村宜居的必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了解国内外乡村振兴的经验教训,注重实质性的创新,才能使乡村振兴战略获得成功。
B.社会管理的实质性创新可以推进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实现乡村宜居。
C.如果中介组织、非政府组织不参与农村社区建设,乡村管理格局和方式就不会发生改变。
D.全民参与解决社会问题,有利于保障农民利益,确保乡村振兴具体项目的顺利推进。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嵌入星宿名,极言山的高危。又刻画出了人们无可奈何的情态。
(2)《琵琶行》中,听闻琵琶女自诉身世后,白居易被贬浔阳听到乐声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而听琵琶女弹出的曲调则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横(空间)、纵(时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缠身。
(4)《锦瑟》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马嵬》一诗用对比手法来批评玄宗、警示后世、点明题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①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②期宿来,孤琴候萝径③。
(注释)①业师:法名业的僧人。师,是对僧人的尊称。山房,指僧舍。丁大,即丁凤;大,排行第一。②之子:这个人,指丁大。③萝径:藤萝悬垂的小路。
【1】诗中运用了“夕阳”“松月”等意象暗示时间的转换,有何作用?
【2】请简要赏析“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许靖字文休,汝南平舆人。少与从弟劭俱知名,并有人伦臧否之称,而私情不协。
劭为郡功曹,排摈靖不得齿叙,以马磨自给。颍川刘翊为汝南太守,乃举靖计吏,察孝廉,除尚书郎,典选举。灵帝崩,董卓秉政,以汉阳周毖为吏部尚书,与靖共谋议,进退天下之士,沙汰秽浊,显拔幽滞。拜尚书韩馥为冀州牧,陈留孔伷为豫州刺史,而迁靖巴郡太守,不就,补御史中丞。馥等到官,各举兵还向京都,欲以诛卓。卓怒毖曰:“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诸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卓何用相负!”叱毖令出,于外斩之。靖惧诛,奔伷。伷卒,依扬州刺史陈袆。袆死,会稽太守王朗素与靖有旧,故往保焉。靖收恤亲里,经纪振赡,出于仁厚。
孙策东渡江,皆走交州以避其难,靖身坐岸边,先载附从,疏亲悉发,乃从后去,当时见者莫不叹息。既至交阯,交阯太守士燮厚加敬待。陈国袁徽以寄寓交州,徽与尚书令荀或书曰:“许文休英才伟士,智略足以计事。自流宕已来,与群士相随,每有患急,常先人后己,与九族中外同其饥寒。其纪纲同类,仁恕恻隐,皆有效事,不能复一二陈之耳。”
后刘璋遂使使招靖,靖来入蜀。璋以靖为巴郡、广汉太守。南阳宋仲子于荆州与蜀郡太守王商书曰:“文休倜傥瑰玮,有当世之具,足下当以为指南。”建安十六年,转在蜀郡。十九年,先主克蜀,以靖为左将军长史,先主为汉中王,靖为太傅。及即尊号,策靖曰:“朕获奉洪业,君临万国,夙宵惶惶,惧不能绥。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其敬敷五教,在宽。君其勖哉!秉德无怠,称朕意焉。”
靖虽年逾七十,爱乐人物,诱纳后进,清谈不倦。章武二年卒。
(选自《三国志•许麋孙简伊秦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诸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卓何用查负
B.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诸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卓何用查负
C.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诸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卓何用查负
D.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诸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卓/何用查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弟,旧时以姑母、姨母或舅父儿子中比自己年轻者为从弟。
B.孝廉,是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孝,指孝悌之人;廉,指廉洁之士。
C.足下,古代常用于下对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D.五品,即“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规范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靖年少成名,却遭排斥。他善于评判人物,受人称赞,但与从弟不协,受到排挤,生活艰辛。
B.许靖仁义宽厚,慷慨善施。他以仁厚之心对待他人,收养抚恤亲族乡邻,经常照料并接济他们。
C.许靖临危不乱,先人后己。避难交州时,他让随从及亲属先走,自己最后离开,在场的人莫不赞叹。
D.许靖奇伟不凡,才干盖世。刘备攻克蜀地后,接受南阳人宋仲子的举荐,任命许靖为左将军长史。
【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进退天下之士,沙汰秽浊,显拔幽滞。
(2)靖身坐岸边,先载附从,疏亲悉发,乃从后去
【5】董卓专权后,让周毖和许靖掌管官吏的升降一事,后来周毖被斩首,而许靖却得以保全性命,为什么?请简要说明。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这样三个母亲,她们都有两个孩子,只有一个苹果。第一位母亲用孔融让梨的办法,让小儿子得到了苹果。第二位母亲布置两个孩子完成规定的任务,谁完成的快谁得到苹果,结果大儿子得到了苹果。第三位母亲干脆把苹果平分,两个孩子是一样的。
你觉得哪一位母亲分苹果的方法最合理,对孩子成长的意义最大?请根据材料,从自己的体验出发,比较上述三位母亲分苹果的方法,阐述你的见解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