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与杜甫齐名,贺知章曾经说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相传白居易读罢《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人”。
B.《琵琶行》是白居易被贬江州时创作的一首长篇抒情诗。
C.《过秦论》选自《新书》,作者贾谊,西汉人。“过秦”即指出秦的过失。
D.“舍相如广成传”中“广成传”是宾馆名,传,驿站的车马。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孟子和墨子都有反战爱民的主张,《孟子》中用“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等句子控诉侵略者发动侵略战争、大规模杀人的罪行。
B.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C. “赋、比、兴”是《诗经》的艺术手法。《氓》采用“比”的手法,将主人公相识、相恋和嫁娶的过程与后来男子“二三其德”对比,把女子怨恨之情表达得跌宕起伏。
D. 戏剧冲突是戏剧文学的重要内容和表现手段,《雷雨》第二幕是鲁侍萍和周朴园相认的一场戏,通过两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表现了周朴园的自私虚伪,鲁侍萍的善良刚强。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不得下咽(yàn) 思厥先祖父(jué) 抱薪救火(xī)
B.如弃草芥(jiè) 暴霜露(bào) 弊在赂秦(luò)
C.燕赵之君(yān) 洎牧以谗诛(jì) 为国者(wèi)
D.当秦相较(tǎnɡ) 革灭殆尽(dài) 日削月割(xuē)
4、对下列句中画线部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还要驾车出去探求什么呢
B.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蚯蚓不是爪子尖利,筋骨强大
C. 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哪用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去呢
D.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针对网友用恶搞的方式杜撰名人名言,最近上线了“鲁迅博物馆资料查询在线检测系统”,网友可以通过检索“鲁迅说过的话”,查看名言是否为鲁迅所说。
B. 五一假期,在人从众的峨眉山景区,一位年近六十多岁的男子,用滑竿把97岁的母亲抬上了峨眉山金顶,这份孝心让众人感动。
C. 最近,微信在“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围”中新增的“最近一个月”,网友纷纷点赞:三天嫌少,半年嫌多,一个月刚刚好。
D. 德云社演员发起“水滴筹”的事件引发广大市民热议,随后水滴筹平台发表声明提醒大家,是否资助取决于个人意愿,平台并不能保证信息的完全真实。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抓药
莫小谈
那天,我去济世堂为爷爷抓药,发现除了纪先生与药铺伙计外,还有几个人立着,气氛有些凝重。搭眼一看,供堂上药师爷的牌位也扣放在那里。
之前,我和父亲也曾来过几趟。纪先生总是乐呵呵的,抚摸着我的脑袋:小鬼,又长高了。父亲一笑:过些时,就能单独来了。随后父亲又说:再抓几副药,我爹还是咳得厉害。接下来,纪先生口述药方子,药铺伙计照方抓药:丹参六钱,当归三钱,白术四钱,砂仁、七叶一枝花各两钱,胆南星一钱……记着加水煎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日服两次。
父亲收起药方和药包,又补问一句:去哪里买药引子?
中医注重药引子,纪先生也不例外,他要么说去西街百货店里找赵四爷买白酒半斤;要么说到大王村洪恩家讨几只蝎子蜈蚣;要么说晚饭时再遣人送来一味配伍的药,等等不一。
回家后,父亲总是把药包放在案台上,随后取出药方揣到怀里,捂了捂,又按了按,对爷爷说:我去取个药引子。
爷爷一阵猛烈地咳,声音大得四邻八舍都听得到。然后说:去吧,快去,路上小心些。
我隐约觉得,爷爷与父亲都非常在意纪先生开的药方子。
一切妥当后,父亲开始煎药,空气中的中药味儿像雾一样弥散开。
有一次,父亲把我叫到身边:臭小子,几岁了?
九岁。
都成小伙了。
嗯。
以后能自己为爷爷抓药不?
能。
父亲笑笑:兔崽子,出息了。
一天半夜醒来,我听见父亲和爷爷谈话,大多数话都听不懂。最后,父亲冲着爷爷磕了三个头,爷爷扶起他低声说:走吧,快走,路上小心些。
父亲没有和我告别,但我清晰记得头天与他的对话:你单独抓药时,要注意什么?
看到药师爷牌位扣着放时,不多说话,听纪先生的,他问啥我答啥。
父亲点了点头。
今天,药师爷的牌位是扣着的。
我看了一眼立着的几个人,又看了看纪先生。
喔,小鬼,是来给爷爷抓药的吧?
是。
这几天还咳得厉害?
厉害。
带血不?
带。
喊疼不?
喊。
纪先生面朝立着的几个人说:他爷爷肺痨,老病号了。
立着的几个人相互看看,打头的人示意纪先生开药方。
纪先生对药铺伙计说:乌骨藤、槲寄生各六钱,前胡、苦参、山慈姑各三钱,白及、花蕊石各四钱,松香、乳香各三钱……还按之前的方法煎服,一日一剂。
包好药,纪先生特意交代我:我这里冰片成色不好,你去东桥头栓祥药铺买一钱冰片入药,就妥当了。
嗯。我正要接过药方,却被一个胖子抢先夺了去。
纪先生冲胖子笑笑:就是一药方,别吓哭了孩子。
我一听,当即哇哇大哭,伸手和那人抢:还我,还我,这是爷爷的救命方子。
打头的人向胖子发话:你拿着方子,陪孩子一起去。
到了栓祥药铺,我说:栓祥叔,纪先生药铺没了冰片,让来补个方子。
栓祥医生看看我,又看看我身后的胖子,说:把方子给我看看。
胖子不给,一脸严肃地说:只缺一钱冰片,你只管抓就是了。
那不行,冰片有毒,肝肾虚者不宜用,气血虚者忌用,慢惊属虚寒者不可用,小儿吐泻后成惊者切不可服。栓祥叔态度坚决,不让我看药方,我万不敢抓药。
我又哭了:爷爷咳血,还喊疼,没药吃会死的。我哭喊着去抢胖子手里的药方,还不给,就咬他,哭着求他救救爷爷。最后,胖子无奈,把药方给栓祥医生。栓祥医生细致,默念着方子,反复核对每一味药的每一种计量。
补完药方后,胖子又随我回家。爷爷注视着胖子,问我:他是谁?我说:从纪先生药铺跟来的,还陪我去了栓祥叔那里抓药。
爷爷“哦”了一声,又咳,身子一颤一颤。
又咳血没?我问爷爷。
一阵剧烈地咳嗽后,爷爷抹一把嘴角,有血。
疼吗?我又问。
疼。
我忙为爷爷煎药。至此,胖子神情才稍放松些,问爷爷:病多久了?
爷爷只顾咳,喊疼,不理他。
胖子站在旁边看我煎完药,才打算离开,走到门口时,突然折身回来,蹲在爷爷身边,冷冷地问:为什么不喝药?
爷爷不理会,好大会儿,等到药汤温热正好时,才一饮而尽。
胖子还不放心,又在我家左瞧右看了半天,实在没什么可疑,才悻悻地离开。
这一天,我觉得所有人的表现都很异常,但又觉得所有人的表现都很正常。
当晚,街坊来我家串门,和爷爷闲聊着说:纪先生被捕了。听说,是地下党,街坊压低声音。街坊走后,爷爷摸索着起身熬药,并将那张药方子烧成灰烬。
之后,我再也没有看见过父亲。但令人欣喜的是,爷爷的病就此好了。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去取药引子之前,把药方“揣到怀里,捂了捂,又按了按”,此处动作描写反映了父亲对药方的谨慎态度,体现了父亲的孝心。
B.以对话推进情节是这篇小说突出的叙事特征,而人物对话大多简洁、交际目的性强,这正是由当时的特殊环境和人物的特殊身份所决定的。
C.小说插叙部分写“我”和父亲一起去抓药节奏较快;写“我”独自去抓药,则慢节奏详写,这种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增强了小说的吸引力。
D.小说聚焦于“抓药”这一特定事件,讲述了地下工作者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表现出地下革命斗争的艰难,赞颂了他们无畏的牺牲精神。
【2】小说中“我”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小说善用伏笔与照应增添其艺术性。请从小说中找出三处为结尾埋伏笔、作暗示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永《雨霖铃》中“念去去,________,________”,设想别后的道路茫远、前景缥缈虚无,从而抒发了不忍离去的思想感情。
(2)李白的《蜀道难》中,描绘瀑布飞泻和水石雷鸣的雄奇景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8、阅读下列这首诗,完成小题。
拟行路难(其六)
鲍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①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注:①蹀躞(dié xiè):小步走路的样子。
【1】联系鲍照出身“孤门细族”的身世和下面的诗句看,作者“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的原因是什么?
【2】作者已经在享受“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的天伦之乐,为什么还要发出“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的自嘲?“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二句对揭示全诗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填然鼓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求人可使报秦者/蔺相如者,赵人也
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师不必贤于弟子
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以勇气闻于诸侯
【2】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C.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D.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3】对文章所表现出的作者的主要思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重点批评了梁惠王在荒年所采取的移民移粟的政策。
B.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描述了理想的社会生活图景。
C.孟子就梁惠王希望“寡人之民”“加多”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D.孟子委婉地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还要寻找托辞的做法。
【4】翻译句子。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0、根据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生活中,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站在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700字;(3)不要写成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