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广安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对于《哈姆莱特》的介绍评价,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莎士比亚一生共创作了30多部戏剧,包括历史剧、悲剧、喜剧、荒诞剧等,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作品是号称“四大悲剧”的《哈姆莱特》、《李尔王》、《奥塞罗》和《美狄亚》。

    B.《哈姆莱特》以中世纪的丹麦宫廷为背景,通过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真实描绘了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和欧洲社会的真实面貌。

    C.严酷的现实,击碎了哈姆莱特昔日的梦幻,梦幻的破灭意味着他的人文主义理想信念的破灭,他成了一个面对重重矛盾精神无所寄托的“流浪儿”。

    D.在《哈姆莱特》中,莎士比亚使用了大量的双关语,使作品读起来有妙语连珠之感,他还非常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和反复等手法,使语言新鲜生动,充满了活力,表达出丰富的含义。

  • 2、从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角度分类,加点词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成以其小,之  ②至百  ③养之

    ④儿而去      ⑤益之  ⑥征民间

    A.①⑤/②③④/⑥ B.①⑤/②③/④⑥

    C.①⑤/②④/③⑥ D.①③⑤/②④/⑥

  • 3、以下对“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冷子兴既是古董商人,又是贾府管家周瑞的女婿,既见多识广,又熟悉贾府内情,所以由他来演说比较合适。

    B.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点明了贾府的现实境况以及面临的危机,透露出如今贾府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C.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因贾雨村而起,目的是告知贾雨村荣国府财大势大,让贾雨村去攀附谋官。

    D.借用冷子兴这一旁人之口评价贾府,让读者初步了解贾府五代人物关系,比较全面准确,具有客观性。

  • 4、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安文学最突出的成就是诗歌。以“三曹”“建安七子”为代表的建安诗人们直接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这一时期的诗歌具有“愀慨悲凉”的独特风格,并且形成了“建安风骨”这一优良传统。

    B.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时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C.“赋”,这种文体,讲究文采和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宋代的赋进一步趋向于散文化,如欧阳修的《秋声赋》。

    D.《归园田居(其一)》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我国诗歌史山水诗的开创者。

  • 5、将下列关联词语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到了脑筋疲倦的时候,往往随意地将课本以外的书籍取来阅读,   这书籍就成了常和我们亲近的一种消遣品。   我们   以它为消遣品,没有什么关系,也就没有严格的选择。   ,这书籍“刺激神经”“扰乱思想”的进程比剧场游艺园更要高些,力量也就大些。

    A.因此 因为 虽然 然则

    B.因此 因为 既然 然而

    C.那么 因而 虽然 然而

    D.那么 因而 既然 然而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敌与友

    老舍

    不要说张村与李村的狗不能见面而无伤亡,就是张村与李村的猫,据说,都绝对不能同在一条房脊上走来走去。张村与李村的人们,用不着说,当然比他们的猫狗会有更多的成见与仇怨。

    大概自有史以来,张村与李村之间就没有过和平。为表示抵抗,两村人是不惜牺牲了真理的。张村的太阳若是东边出来,那就一定可以断定李村的朝阳是在西边。

    两村的村长是最激烈的,不然也就没法作村长。张村村长的二儿子张荣已在军队生活过了三年,还没回来过一次。这很使张村长伤心,怨他的儿子只顾吃饷,而忘了攻击李村的神圣责任。慢慢的村长想出了主意,时常对村众声明:“我的二小子,是大排长。李村里出去那么多坏蛋,可有一个当排长的?我真愿意李村的坏蛋们都在我的二小子手下当差,每天不打不打也得打他们每人二十军棍!”不久这套话便被全村的人记熟,“打他二十”渐渐成为挑战时的口号。

    李村的确没有一个作排长的。最难过的自然是村长。为这个,李村村长打发自己的小儿子李全去投军:“小子,你去当兵!限你半年,就得升了排长!不,升到营长!”李全入了伍。可是半年过去了,又等了半年,排长的资格始终没有往他身上落。

    真正的战争来到了,两村的人一点也不感到关切。说真的,要不是几个学生来讲演过两次,他们就连中日战争这回事也不晓得。由学生口中,他们知道了这个战事和日本军人如何残暴。他们很恨日本鬼子,也不怕去为打日本鬼子而丧了命。可是,这得有个先决的问题:张村的民意以为在打日本鬼子以前,须先灭了李村;李村的民意以为须先杀尽了张村的仇敌,而后再去抗日。

    战事越来越近了,两村还没感到什么不安。他们只盼望日本打到,而把对岸的村子打平。

    世界上确是有奇事的。侦探回来报告张村长:张荣回来了。可是,他搀着李全,走得很慢!

    李村长也得到同样的报告。

    两村长最初想到的是把两个认敌为友的坏蛋,一齐打死。可是这太不上算。

    第二次报告来到:他们俩坐在了张村外的大杨树下面。两村长的心中象刀剜着一样。那株杨树是神圣的,在树的五十步以内谁也不准打架用武。

    第三次报告:李全躺在树下,似乎是昏迷不醒了;张荣还坐着,脸上身上都是血。

    两村长撑不住了,对大家声明要去看看那俩坏蛋是怎回事,绝对不是去认儿子,他们情愿没有这样的儿子。

    他们不愿走到杨树底下去,也不召集村人来保护他们,虽然明知只身前去是危险的。两个老头子不约而同来到杨树附近,谁也没有看谁,以免污了眼睛,对不起祖先。

    张荣看见父亲,不晓得怎好的叫了一声“爹”,而后迟疑了一会儿用同样的声音叫了声“李大叔”!

    李村长没答声。张村长的胡子嘴动了动,眼里冒出火来,他觉得这声“李大叔”极刺耳。

    张荣看着父亲,毫不羞愧的说:“李全救了我的命,我又救了他的命。我把李全拖了回来,他的性命也许……反正我愿把他交到家里来。在他昏过去以前,他嘱咐我:咱们两村子得把仇恨解开,现在我们两村子的,全省的,全国的仇人是日本。在前线,他和我成了顶好的朋友。我们还有许多朋友,从广东来的,四川来的……都是朋友。凡是打日本人的就是朋友。爹!李大叔!你们说句话吧!咱们彼此那点仇,一句话就可以了结。为私仇而不去打日本,咱们的祖坟就都保不住了!”

    二位村长低下了头去。

    李全睁开了眼,看明是父亲,他的嘴唇张了几张:“我完了!你们,去打吧!打……!”

    张村长豆大的泪珠落在李全的脸上。而后拍了拍李村长的肩:“咱们是朋友了!”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开篇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交代了张村与李村的狗猫水火不容,形象地点明了两村的敌对关系,语言幽默,统领全篇,画龙点睛。

    B. 张村村长的二儿子当了排长,而李村没有一个参军的。后来李村村长的小儿子参军了,但一直没有一官半职,这使得李村在与张村的争斗中一直处于下风。

    C. 张村和李村冲突不断,主要原因是两个村长迂腐守旧、顽固狭隘,化解他们两人的矛盾才是改变张村和李村敌对关系的关键。

    D. 小说结尾借张荣和李全的话点明了作品的主旨,意在表明两村的矛盾和民族矛盾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应该捐弃前嫌,一致对外。

    2张村和李村的敌对关系是如何一步步化解的?请简要概括。

    3小说标题“敌与友”有什么寓意?以此为题又有哪些好处?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写男女主人公少年时一起愉快玩耍、尽情说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与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异曲同工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

    辛弃疾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③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④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注)①建康:今南京,曾为六朝国都。②史正志,字致道,时知建康府兼建康行宫留守。③安石:即谢安,字安石,早寓居会稽,晋孝武帝时任宰相,“淝水之战”大败前秦苻坚,晚年位高遭忌被疏。④宝镜,唐李濬《松窗杂录》载秦淮河有渔人网得宝镜,能照见五脏六腑,渔人大惊,失手宝镜落水,后遂不能再得。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三句,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主题。词人登上高楼,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感慨。“闲愁千”是形容愁苦极多,所谓“闲愁”是作者故作轻松之笔。

    B.四、五两句,采用反问的方式,把“吊古伤今”落到实处,在问答中勾画出大声疾呼、痛苦欲绝、义愤填膺的词人形象。“兴亡满目”,“兴亡”是偏义词,侧重于“亡”字。

    C.“宝镜”三句,笔锋是从历史转到现实,词人用寻觅不到“宝镜”、天色将晚、无人劝酒,暗喻壮志忠心不为人知、知音难觅的苦闷。

    D.最后两句,写词人眺望江面,看到狂风怒号,预感到风势将会愈来愈大,可能明朝长江卷起的巨浪,会把岸上的房屋推翻。用长江风浪险恶,暗指南宋的危局。

    E.“吊古”之作,大都借以抒发感慨或鸣不平。辛弃疾这首吊古伤今的词作,写得尤为成功,感人至深。写景时,感情色彩极其浓郁;抒情时笔调极为深沉悲凉。

    2词的上片主要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1)乃遣武中郎将使

    (2)秦伯素服郊

    (3)得府君书

    (4)朝而夕设版焉

    (5)无乃不可

    (6)与武

    (7)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

    (8)秦伯,与郑人盟

    (9)足下丝履

    (10)扶辇下

    (11)兴姜戎

    (12)而收张胜

    (13)寡君若得而食之不

    (14)府吏见丁宁

    (15)子为父死,亡所

    (16)夫人之力不及此

    (17)惠语以让单于

    (18)超者三百乘

    (19)交广鲑珍

    (20)随武还者九人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山间小溪的美丽,在于它用曲折的两岸把潺潺的溪流引向宽广的河海;公园路径的美丽,在于它用曲折的小路把休闲的游人带进幽深的景致。

    曲折,是人生旅途的常伴因素。它虽让你承受苦难,却是人生的清醒剂,给你以教益,引导你走向成功。

      以上材料引起了你哪些回忆或思考?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 文体明确。③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④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