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黄发垂髫 无人问津
B. 往来翕忽 佁然不动
C.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D. 辗转翻侧 关关雎鸠
2、下面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驰骋 仿徨 罗汉豆 不修边幅 销声匿迹
B.浮燥 腐蚀 草坝子 自园其说 天衣无缝
C.喧腾 告诫 岳阳城 袖手旁观 阳奉阴违
D.怠慢 脑畔 马前足 风云变幻 海枯石滥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在学校,同学们刻苦学习,几乎达到了忘乎所以的程度。
B.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C.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D.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4、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迸(bèng)溅 酒酿(niàng) 伶仃(dīng) 摩肩接踵(zhǒng)
B.凝(nín)望 狭隘(ài) 鄙(bí)薄 盘虬(qíu)卧龙
C.婆娑(suō) 深邃(suì) 伫(chù)立 独占鳌(áo)头
D.旁骛(wù) 解剖(pōu) 亵(xiè)渎 虚与委蛇(shé)
5、古诗词阅读
卖炭翁(节选)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1】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原文作答)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根据提示默写。
①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虽有佳肴》)
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
③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陶渊明)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⑤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表达词人幽居清冷的心境和不敢随俗的高洁品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两周前看完《卓别林自传》,对1920至1954年间的美国有了一个初步认识,那种物质文明给人的影响,确非我们意料所及。一般大富翁的穷奢极欲,我实在体会不出有什么乐趣可言。那种哄闹取乐的玩艺儿,宛如五花八门、光怪陆离的万花筒,在书本上看看已经头晕目迷,更不用说亲自经历了。像我这样,简直一天都受不了:不仅心理上憎厌,生理上、神经上也吃不消。
(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___,楼适夷高度评价这部作品说,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__________,书中父亲与儿子_____(姓名)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提到“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是做人的根本,必须从小培养。
(2)阅读了这部书后,你能看出书中的父子之间除了血肉相连的父子关系,还是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所认识的一位母亲在教育子女方面感到困惑,请你写出向她推荐这部名著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中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本段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结合具体内容,简析本段文章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
【2】第③段画线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一句中加点的“凡是”有什么表达效果?
【4】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选文第④段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
9、作文
请以“有了 ,就都好了”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③书写工整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