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
A. 闲熟 翘首(qiào) 芳草萋萋(qī) 举箸提笔(zhù)
B. 遏制(è) 督战 摧枯拉朽 藻荇交横(xìng)
C. 狼籍 簌簌(shù) 坦荡如底 藏污纳垢
D. 炽热(zhì) 杳无消息(yǎo) 屏息敛声(píng) 油光可签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国政府有坚定的反腐决心,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也要将腐败分子缉拿归案,绳之以法。
B.生长在一个拥有良好家风的家庭里,父亲教育我们,凡有客上门,都不能有丝毫怠慢。
C.这本侦探小说的开头引人入胜,但随着案情的发展,很多情节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了。
D.老师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生活中的善越多,生活本身的情趣也越多,二者水乳交融,相辅相成。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经济拮据,只能东挪西借维持生活。
B. 陈大倩认真负责,恪尽职守,不辞辛苦,任劳任怨,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组织上交给的工作。
C. 数千只被称作“红娘子”的黑翅长腿鹬每日成群结队在汉流域的湿地飞翔盘旋,非常壮观。
D. 20多年来,他节衣缩食,变卖家产,向社会募集人民币200多万元,物资700多吨,共资助4500个贫困家庭。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世上有一种情最伟大,就算斗转星移、海枯石烂也不动摇,这便是情亲。
B. 中华民族在任何内忧外患、艰难险阻面前,都表现出了坚韧不拔,不可战胜的英雄气概。
C. 湖畔桃红柳绿,春色迷人,外地游客纷至沓来,领略这秀美的湖光山色。
D. 被连绵秋雨浸湿了的林荫路,在颤巍巍的白杨树下舒展着,伸向远方,而满地是行将就木的枯草,在风中瑟瑟作抖。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观 猎
王维
风劲角弓①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②。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注】①角弓:以兽角为饰的硬弓。②细柳营:在今陕西长安,是汉代名将周亚夫屯军之地。
【1】下列对古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以一个“猎”字贯串全篇,生动鲜明地描绘出一组将军冬日狩猎图。
B.首联起句先写角弓鸣响,箭飞劲疾,然后才点出是将军冬猎,气氛很轻松。
C.“忽过”和“还归”二字突出了将军狩猎的迅速,具有强烈的飞动的画面感。
D.本诗从侧面塑造了一个勇武矫健、豪迈潇洒、喜欢狩猎的将军的英雄形象。
【2】这首诗颔联中“疾”“轻”二字用得极为微妙传神。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
6、默写填空。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马说》)
(2)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______________一口口米酒千万句话,______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
(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
(4)天大寒,砚冰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北冥有鱼》中,从广度和高度写大鹏起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书,思古人之幽情。听杜甫,身居漏茅舍仍高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系苍生:听苏轼,被贬仍呐喊“西北望。射天狼”,心念国防。(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句子回答)
7、名著阅读。
【1】保尔的一生中有三位非常重要的女性:他的初恋情人_________,在铁路总工厂任共青团书记时认识的_____,以及他的妻子_____
【2】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代,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
8、现代文阅读
盛唐之音本是一个相当含糊的概念,拿诗来说,李白与杜甫都称盛唐,但两种美完全不同。拿书来说,张旭和颜真卿俱称盛唐,但也是两种不同的美。这两种“盛唐”在美学上具有大不相同的意义和价值。如果说,以李白、张旭等人为代表的“盛唐”,是对旧的传统规范和美学标准的冲决和突破,其艺术特征是内容溢出形式,不受形式的束缚拘限,是一种还没有确定形式、无可仿效的天才抒发。那么,以杜甫、颜真卿等人为代表的“盛唐”,则恰恰是对新的社会规范、美学标准的确定和建立,其艺术特征是讲求形式,要求形式与内容的严格结合和统一,以树立可供学习和仿效的格式和范本。如果说,前者更突出反映新兴世俗地主知识分子的“破旧”、“冲决形式”,那么,后者突出的则是他们的“立新”、“建立形式”。“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五百年。”杜诗、颜字,加上韩愈的文章,却不止领了数百年的风骚,它们几乎为千年的后期封建社会奠定了标准,树立了楷模,形成为正统。这如同魏晋时期曹植的诗、二王的字以及由汉赋变来的骈文,成为前期封建社会的楷模典范,作为正统,一直影响到晚唐北宋一样。曹、王、骈体、人物画与杜诗、颜字、古文、山水画是中国封建社会在文艺领域内的两种显然有异的审美风尚、艺术趣味和正统规范。
这些实际产生在盛中唐之交的艺术典范的一个共同特征是,把盛唐那种雄豪壮伟的气势情绪纳入规范,即严格地收纳凝炼在一定形式、规格、律令中。从而,不再是可能而不可习、可至而不可学的天才美,而成为人人可学而至、可习而能的人工美了。但又保留了前者那种磅礴的气概和情势,只是加上了一种形式上的严密约束和严格规范。……但是要注意的是,这种规范斟酌并不是齐梁时代那种四声八韵的外形式的追求,纯形式的苛求是六朝门阀士族的文艺末流。这里则是与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规范。这种形式的规范要求恰好是思想、政治要求的艺术表现,它基本是在继六朝隋唐佛道相对优势之后,儒家又将重占上风再定一尊的预告。杜、颜、韩都是儒家思想的崇奉者或提倡者。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忠君爱国的伦理政治观点,韩愈的“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的半哲理式的儒家信念,颜真卿的“忠义之节明若日月而坚若金石”(《六一题跋》)的卓越人格,都表明这些艺术巨匠们所创建树立的美学规范是兼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在内的。跟魏晋六朝以来与神仙佛学观念关系密切,并常以之作为哲理基础的前期封建艺术不同,以杜、颜、韩为开路先锋的后期封建艺术是以儒家学说为其哲理基础的。尽管这种学说不断逐渐失去其实际支配力量;但终封建后世,它总是与上述美学规范纠缠在一起,并作为这种规范的道义伦理要求而出现。这也是为什么后代文人总强调要用儒家的忠君爱国之类的伦常道德来品赏、评论、解释杜、颜、韩的缘故。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李白、张旭等人为代表的“盛唐”的艺术特征是内容承载不住形式,是天才抒发。
B.杜诗、颜字和韩文作为正统,要求形式和内容的结合和统一,一直影响到晚唐北宋。
C.曹植的诗、二王的字及骈文与神仙佛学观念关系密切,是前期封建社会的楷模典范。
D.后期封建艺术因为注重形式,所以强调用儒家的伦常道德来品赏、评论杜、颜、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运用对比论证,阐明了盛唐之音的美学意义和前后期封建社会不同的正统规范。
B.文章阐明了杜甫、颜真卿等与六朝门阀士族在形式规范上不同的要求,论证条理清晰。
C.文章着重论证了以杜诗、颜字和古文等为代表的艺术典范的特征,是因其影响更深远。
D.文章第二段中以杜甫和韩愈的诗文为例,目的是论证其美学规范必须要有哲理基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没有李白、张旭等人的“破旧”,就不会有杜甫、颜真卿等人的“立新”。
B.李白与杜甫在才华上并无高下之分,但李白无可仿效,杜甫有法可学。
C.以杜诗、颜字和古文为代表的艺术典范既有磅礴的气势,又有严整的规范。
D.尽管需家学说的力量不断弱化,但它始终与后期封建艺术的美学规范相伴。
9、作文(2)阅读下面的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奔驰的汽车嘲笑长年站在路边的路标:“世界那么大,你长年累月地站在这里,只能看到来来往往的车辆,永远也不可能领略世界的美好。”路标回答道:“到世界各处走走,见识不同的风景,确实是很快乐的、很幸福的。但我的责任就是为你们指示方向。虽然我不能像你们一样到处旅行,也不能见识各地的风景,但看到你们都在我的指示下顺利旅行,我也是很快乐很幸福的。”
作文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5)行款格式规范。
(6)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以及学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