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龟裂(jūn) 农谚(yàn) 迁徙(xǐ) 销声匿迹(nì)
B.腐蚀(shí) 缄默(xián) 两栖(qī) 风雪载途(zài)
C.褶皱(zhě) 咀嚼(jué) 雾霭(ǎi) 追本溯源(sù)
D.凋零(diāo) 瑕疵(cī) 狩猎(shòu) 草长莺飞(zhǎnɡ)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谈笑有鸿儒 鸿儒,博学的人。 或尽粟一石 或,有时。
B.诎右臂支船 诎,弯曲。 活板 板,同“版”,雕版。
C.执策而临之 策,马鞭子。 策之不以其道 策,鞭打,这里指驱使。
D.有仙则名 名,名词动用,出名。 卷卷有爷名 名,名字。
3、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作者是丁肇中,江苏无锡人,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被誉为“当代毕异”。
B.李明德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期间,多次被评为训练先进单位和后勤保障模范单位。
C.“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地卖弄着它无所不能的创造力”,这句话中“卖弄”是贬词褒用,实际上是表达作者对大自然无穷的创造力的赞美,
D.《平凡的世界》作者是路遥,小说的主人公孙少平不安于现状,立志改变农村贫困的面貌。他自强不息,坚忍不拔,虽经历重重困难却不改初衷,最终成为了村里的“冒尖户”。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种种迹象都在警告人类,碳排放量若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仅无法维持,更将继续恶化。
②遏止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就是从我们每个人做起,节能减排,适应低碳生活。
⑨这绝非危言耸听。
④人类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造成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臭氧层受到严重破坏、全球气候变暖及温室效应等。
⑤科学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将导致地球两极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也将快于预期。
A.④①③⑤② B.④①⑤③② C.①③④⑤② D.①②④⑤③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请将首联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2】请简要分析尾联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6、默写。
(1)知不足,________;知困,________。
(2)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景渲染诗人暗淡悲惨的处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中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阅读名著完成各题。
【1】下列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
B.儿子傅聪特别崇拜音乐家贝多芬,所以傅雷经常拿贝多芬的事迹来勉励儿子,让他在事业上向偶像学习,孜孜不倦、锲而不地追求。
C.《傅雷家书)一书是书信集,文重篇福短小,内容松散,这类书籍我们往往可以选定主题采用选择性的专题阅读方法;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长篇小说,情节曲折,人物形象典型,这类作品,我们在浏览基础上,采用圈点批注或摘抄和笔记这样的精读方法比较好。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自传性质的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这一形象闪烁着无产阶级战士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
【2】人们评价傅雷是真正的君子,而保尔是被千千万万青年视为偶像的英雄,经历、事迹或许不同,但在这些被推崇的人物、形象身上,一定有他们伟大的品质共性。请你找出傳雷、保尔身上共有的一种品性,并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两书的相关材料加以阐释。
8、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何种说明方法?
【2】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3】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那么大连的春天比北京来的得早,对吗?为什么?
【4】画“【】”部分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说明事理的?
【5】指出这下面诗句表现了哪种物候现象。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
9、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木板问钉子:“你总是被铁锤敲打,却从不抱怨。这是为什么呢?”
钉子笑笑说:“我之所以能发挥作用,全靠铁锤的敲打。”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和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我人名、地名、校名。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