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贼的短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李玟同学搜集了四句喜欢的谚语,其中反映农业的一则谚语是( )
A.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B.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C.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D.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2、下列有关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颂”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
B.贺敬之的《回延安》抒写诗人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时的喜悦之情,赞颂了延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贡献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巨大变化。语言质朴,感情热烈。
C.柳宗元,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柳河东”。
D.《桃花源记》选自东晋陶渊明的《陶渊明集》;《小石潭记》选自“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柳河东集》;《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虞初新志》,作者是明末的魏学洢。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阡陌/迁徙 行辈/行走 狡辩/明辨是非 惟妙惟肖/销声匿迹
B.追溯/塑造 抉择/秘诀 摄影/蹑手蹑脚 目眩神迷/自我炫耀
C.缅怀/腼腆 蠕动/懦弱 强制/强词夺理 悄怆幽邃/峭壁林立
D.卑鄙/女婢 襁褓/褒扬 衰竭/怒不可遏 分崩离析/欢蹦乱跳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归省(xǐnɡ) 撺掇(duo) 凫水(fú) 皎洁(jiǎo)
B. 行辈(hánɡ) 欺侮(wǔ) 渺远(miǎo) 震撼(hàn)
C. 亢奋(kànɡ) 晦暗(huì) 蓦然(mò) 冗杂(rǒnɡ)
D. 斡旋(wò) 幽悄(qiāo) 怅惘(wǎng) 眼眶(kuàng)
5、阅读古诗,回答小题。
田 家
欧阳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①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注:①赛:旧时祭祀酬报神恩。
【1】这首诗写了绿满平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日繁花四幅画面。
【2】全诗表现了田家怎样的生活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人生态度)?
6、默写填空。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马说》)
(2)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______________一口口米酒千万句话,______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
(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
(4)天大寒,砚冰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北冥有鱼》中,从广度和高度写大鹏起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书,思古人之幽情。听杜甫,身居漏茅舍仍高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系苍生:听苏轼,被贬仍呐喊“西北望。射天狼”,心念国防。(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句子回答)
7、名著阅读。
(1)《苏菲的世界》作者是_____(国家)的________(人名),整本书透露出作者对________的思考。
(2)《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作家_____专门写给______的书信。书中话题不同,所讨论的重点不同,但隐隐有一个基本理念贯串其中,那就是希望中学生学会_____,既要发挥“__________”的天性,去发展,去创造,又要心境空灵,于静中领略人生的趣味。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中国适合走向“汽车社会”吗?
①2009年,中国以1300多万辆汽车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中国人虽然理应享受汽车文明,但中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达到那么高的汽车拥有率。原因如下:
②第一,土地制约。城市街道交通拥堵,不少街道两侧摆满了车,远远看去就如一条长龙,不少住宅区、公共绿化带等也都成了“停车场”。中国已占用了太多的良田、林地、草原用于新建、扩建公路。占地面积数量大的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突破5万公里,相当于美国的近60%;而占地面积相对较少的铁路总里程仅有8.4万公里,只相当于美国的1/3。这说明中国交通发展向汽车倾斜的程度超过了美国。
③第二,能源制约。美国的汽车普及率已超过50%,如果中国的汽车普及率达到美国的水平,到2020年预计中国将有6.9亿辆汽车。若以每辆汽车每年平均耗油2吨来计算,中国的总耗油量将达13.8亿吨,相当于目前全球每年石油贸易量的86%。这可能吗?即使普及电动汽车,也只不过是改变了使用能源的种类。中国超过70%的电能来自化石燃料中最具污染力的煤,这种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也难以改变,电动汽车的普及不可能明显缓解能源的制约。
④第三,环境制约。汽车尾气排放正在成为最大的污染源。如果今后二三十年中国的汽车普及量达到6.9亿辆,就意味着未来废气排放量相当于当前世界所有的汽车排放的总和。
⑤受土地、能源、环境这三大因素的制约,中国是否适合做一个“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呢?
【1】文中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2】文章第③段中加点词语“超过”能否删除?为什么?
【3】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参考美国、日本等“汽车社会先行国家”的新做法,结合我国实际,提三条能有效缓解汽车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矛盾的合理化建议。
链接材料:在日本,虽然汽车普及率很高,但东京等大城市公共交通十分发达,人们普遍利用公共交通上下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有车族”倾向于少开车或不开车,尽量选择附近的商店进行购物,以致远离住宅区的大型商业设施的经营者惊呼“‘汽车社会’在日本消失了”。其实,汽车社会在日本并没有消失,只是人们提高了开车出门的门槛,降低了已拥有豪车显摆身份的兴趣。美国、日本这些汽车社会“先行国家”的新动向,值得中国深思。
9、阳光,带给人们温暖,带给人们光明。有了阳光,便有了憧憬;有了阳光,便有了幸福。有阳光的日子生活是温馨的,有阳光的日子心情是愉悦的……请以“有阳光的日子”为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请选取合适的文体,写出你的经历和感受;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③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④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