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黔西南州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是(  )

    A. 中央巡视组上月入住,南航两高管被立案侦查。

    B. 虽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多数人都能自觉排队。

    C. 大巴车上,有些班级齐唱了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老歌。

    D.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在上海。期间,我参加过两次围棋比赛。

  •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能否制订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是期末考试取得满意成绩的前提。(删去“能否”,或在“取得”前加“能否”。)

    B.外卖小哥雷海为一举夺得了第三届《中国诗歌大会》总冠军,缘于他痴迷于古典诗词,13年坚持不懈日积月累的结果。(去掉“的结果”)

    C.为了提高我校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消防队长应邀到我校作消防安全知识报告和讲座。(将“讲座”和“报告”互换位置)

    D.今年再压减钢铁产能3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左右,至少淘汰关停不达标的30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删去“至少”)

  • 3、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

    B. 为了改变交通拥堵的现象,我校组织部分老师担任交通疏导员,拥堵现象便戛然而止了。

    C.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千姿万状,惟妙惟肖

    D. 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 4、下列句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一定要严肃处理商品乱涨价的现象。”这句话的动词处理”与宾语“现象”搭配不得当。

    B.“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这句话句式杂糅,应删掉“靠的”。

    C.《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年到196年间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长子傅聪)的家信100多封。

    D.“各地各部门都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重视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这句话表述清晰,语序恰当。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题壁上韦偃画马歌

    杜甫

    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君画无敌。戏拈秃笔扫骅骝,歘见麒麟出东壁。

    一匹龁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

    注:①韦偃,唐代画家,善画马。②有所适,要到其他地方去谋生。③骅骝:赤色的好马。④歘见:忽然看见。⑤龁:咬。

    【1】结合诗中画线句,简要阐述诗人是如何表现韦偃“画无敌”的。

    【2】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一匹龁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这一诗句展现的生动画面。

    【3】清代学者浦起龙对这首诗的评价是“结联,见公本色”。请结合诗歌末尾两句,说说杜甫的“爱国”本色是如何体现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诗经·式微》)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_____?(《诗经·子衿》)

    (3)坐观垂钓者,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与君离别意,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角声满天秋色里, 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6)_______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7)烽火连三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8)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1)《傅雷家书》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傅雷对居住海外的长子_______(填名字),只能通过_______(填方式)对其生活和艺术追求进行悉心指导。

    (2)选出对名著《傅雷家书》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______

    A.傅雷对儿子的指导,就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建议和意见。

    B.傅雷希望儿子成为乐观坚强、敢于正视错误的人。

    C.傅雷教育儿子的信条是先为音乐家,次为人,再为艺术家,终为钢琴家。

    D.傅雷说,世界上最纯洁的快乐,莫过于欣赏艺术。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锣鼓声处是故乡

    陈志光

      ①几次回乡,当目光还没有翻越村前那高高的水渠,捕捉到家乡的轮廓之时,总是在很远处先听到阵阵熟悉的锣鼓声,仿佛在欢迎游子的归来。顷刻间,心弦被拨动,心潮在奔涌,下意识判断,锣鼓声处,定是故乡。

      ②家乡的锣鼓原始质朴而又热情奔放,虽然没有安塞腰鼓的气势恢宏,也没有山东大鼓的曲调高昂,但是经过一代代锣鼓师傳的千锤百炼,也很别具一格,魅力难挡,既是一种与父老乡亲和悦共生、血脉相通的民间艺术,也是一处与泥土混于一体、与山水和谐相融的家乡风景。锣鼓声回响在瓦屋错落的村巷里,飘满在广阔无垠的田野上,穿梭在葳蕤苍翠的树林间,也常萦绕在漂泊异乡的游子心中。

      ③在家乡,几乎每个村子都有锣鼓队,他们游走在村巷屋弄之间,主要为村民们的婚丧嫁娶进行演奏服务。锣鼓队规模不大,只有七人,由四位锣鼓手和三位唢呐手组成;锣鼓器材也是常规四件,即大锣、小锣、大鼓和镲鈀。队员们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只要演奏功底深厚,配合默契娴熟,往往能协奏出清新悦耳、美妙动听的锣鼓乐。家乡的锣鼓韵律丰富、格调清新、变化多样——时而如蜻蜓

    点水,音律轻柔;时而又如暴风骤雨,节奏明快;时而浅吟低唱、如泣如诉,时而高歌猛进,荡气回肠……再加上点缀其间的清越嘹亮的唢呐声,把各种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听得人心潮跌宕,难以自制。尤其在喜结连理、金榜题名等大喜之日,还伴有梆子、二胡朝演奏和戏曲演唱,锣鼓艺术和戏曲艺术无缝对接,浑然一体,使得春庆气氛更加热烈,文化的韵味更加浓厚。

      ④除了日常的婚丧嫁娶之外,在元宵节的龙灯会上,也是锣鼓队大显身手之时。龙灯游到哪,锣鼓响到哪,节奏欢快,铿锵有力,使中国龙更加威风凛凛,气势非凡。特别是在舞龙比赛的时候,锣鼓不仅是指挥手的声音信号,更是鼓舞士气的进军号角。只要咚咚锵的锣鼓声响起,舞龙者全身的细胞能量就会被激活,他们踏着鼓点,奋勇争先,激情的锣鼓击打得他们斗志昂物、汗水四溅。巨龙时而盘旋,时而翻转,时而蛟龙出海,时而腾云驾雾……随着锣鼓声像雨点般愈加密集,舞龙的节奏也在不断加快,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热血沸腾,节目表演和观众情绪一并被推向高潮……四周锣鼓钙声、鞭炮声、欢呼声、叫好声一片,场面雷动,热闹无比。

      ⑤多少年来,家乡的锣鼓就一直没有停息过,每当听到这熟悉的锣声,我要么驻足凝神,沉浸其中;要么朝着锣鼓声飞奔而去,以飨眼耳。

    1文中拿家乡的锣鼓与安塞腰鼓、山东大鼓作对比,作用是什么?

    2家乡的锣鼓的用武之地主要有哪些?

    3文中画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表达效果)

    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下面对文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文章开头段提及“锣鼓声处,定是故乡”,既照应了题目,又自然地引出了家乡的锣鼓。

    B. “也萦绕在漂泊异乡的游子心中”一句中“漂泊异乡的游子”也包括作者自己。

    C. 家乡的锣鼓队规模只有七人,锣鼓器材也是常规四件,体现了作者对家乡锣鼓的失望。

    D. “除了日常的婚丧嫁娶之外,元宵节的龙灯会,也是锣鼓队大显身手之时”一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请以“有一种力量,从未消失”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不少于600字;③书写工整规范。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