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黔东南州 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告诫  霎时  蠕动  前呼后涌

    B. 颠簸  豁然  懈怠  穿流不息

    C. 巍峨  缭绕  演绎  安营扎寨

    D. 映照  苍劲  懈怠  风云变换

  • 2、下列语句中,语言运用得体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她给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守到深夜,初一清晨全家在一起,吃饺子,放鞭炮。

    B.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近期,工信部将发放5G商用牌照,我国将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

    C.《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课本。

    D.中国长城是世界上没有的奇迹。

  • 3、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   )

    A.《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杂文,“说”是谈谈的意思,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裁。文章借物寓意,寄寓了人才遭屈辱、被埋没的悲愤之情。

    B.《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略有修改,作者王叔远,明末嘉善人。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的约五百多年间产生的诗歌作品305篇,当时通称为“诗”,又称为“诗三百”,后被儒家尊为“经典”。

    D.《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是东汉经学家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

  • 4、下列各句中,表意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好声音》没有让广大观众失望,学员们高超的唱功成功地锁住了电视机前的广大观众朋友。

    B. 为激励同学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有人提议把校运动会可以改为体育节,这样参与的同学或许会多一些。

    C. 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D.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边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①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②翁媪(ǎo):老翁、老妇。③亡()赖: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亡,通“无”。

    (1)下片中的“卧”字,有何妙处?

    (2)这首词描写了哪些内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半匹红纱一丈绫,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2)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缺月挂疏桐,__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呐喊,体现了他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

    (5)李白的《送友人》中有山有水,一动一静,相映成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填空。

    (1)《卖炭翁》是组诗《_______》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者______,字__________,号________,唐代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________运动,世称“元白”,与______并称“刘白”。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

    (2)《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处境与心情相互矛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描写卖炭翁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形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揭露了宫市制度不合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晚风听暮蝉

    李丹崖

    ①就像吃大葱要蘸酱一样,听暮蝉,就要在晚风中。

    ②落日像古铜色老人的笑脸,沉在西山下,伴随着最后一缕余晖,风早就丝丝缕缕的吹起来了。气温不算热,刚刚落了一场雨,雨后的乡村格外安静,人们似乎都还没有从那场哗哗哗的雨喧里缓过神来。就连蜻蜓也不敢飞,翅羽上粘着水,飞起来要格外费力,索性欣赏一下这雨后初晴的天空。

    ③不甘寂寞的蝉已经开始叫起来了。一声,又一声,断断续续。在这季夏的晚风里,有一些英雄气短的意思。其实,我想到了“苟延残喘”,但这个词似乎对蝉不公平。蝉毕竟是这个夏天难耐的歌唱家,唱了一个季节,嗓子都哑了,也没有把自己唱红。

    ④毕竟,夏天这个演艺圈太复杂了。各色虫意儿(皖北人把小个头的昆虫和小鸟称之为“虫意儿”)粉墨登场,蝉、蛐蛐儿、蝈蝈、叫蚂蚱……它们在树枝上、草丛中、豆叶_上、南瓜藤上……哪里还显得了蝉呢?况且,蝉一贯给人的印象是聒噪,并不像蝈蝈那样悦耳,也不像蛐蛐那样可以用来撩拨挑逗,时不时从你的头顶飞过,还会撒下一场尿雨,惹人骂。

    ⑤有时候,我总觉得蝉是一种怀才不遇的人。

    ⑥如果你遇见它,在它最好的时光,蝉还不是蝉,还是蝉蛹,还只会爬,没有蜕去捆绑在身体上的壳。这时候,容易被人抓来,洗净,炸食,上了餐桌,美其名曰“金蝉”。上了初三或高三的学子爱吃,有一飞升天,一鸣惊人的好彩头。

    ⑦然而,这时候的蝉也仅仅是被人蚕食的对象,并没有惹人垂怜。蝉的梦想,说不定一直以来都是做一个歌唱家。所以,它一直在卖力的唱,等待有哪位伯乐能够听见它的鸣唱而把它收入自己麾下,可是,这位伯乐一直没有出现。

    ⑧蝉是倔强的,从初夏一直唱到夏末,在夏末的晚风里断断续续、声嘶力竭,它们多半是唱了最后一声绝响,然后从树梢上跌落下来,被我们发现时,已经成了蚂蚁的美食,或是浑身生了一层霉醭。

    ⑨或许晚风中的蝉,已经不再是鸣唱,而是弥留之际的梦呓,它对这个夏天仍然抱有一丝幻想,仍希望自己被人发现,有一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但是,这样的豪迈有时候想一想,也是一种悲戚。

    ⑩龚自珍说:“万马齐喑究可哀”,其实,万蝉齐喑也一样“究可哀”。晚风里的暮蝉,让人想起元曲里“枯藤老树昏鸦”的凄美意象,也让人想起屈子,想起“独怆然而涕下”的陈子昂,想起“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的李频,想起“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的左思,想起……

    夏天就要过去,再来已是秋天。蝉还在坚守着自己最后一丝狂狷:“非以藉秋风,居高声自远”,蝉多像是魏晋时期的文人。

    有个画家叫“李苦禅”,我一直很喜欢这个名字,禅与蝉是同音字,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修行,禅是出世的,而蝉却是入世的。禅是放下,蝉是执着。

    一只蝉的一生,到底是悲剧还是喜剧呢?以以观蝉,总难免带着人对蝉的揣度,是个人化色彩。或许,对蝉来说,它的一生都是愉悦的。它从生到死,都在歌唱呀!一生都在歌唱,这不就够了吗?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谁都有垂垂老矣的时刻,唱罢此曲,曰去去,来生还来居高树,一唱刺长空。

    一只晚风里的暮蝉,总会让人禁不住思绪连连。

    1下列对本文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通过对落日、乡村等进行描写,渲染了一种宁静、凄凉的氛围。

    B.作者笔下的暮蝉与屈子、陈子昂、李频等人有着相似的遭遇和相近的命运。

    C.文章最后一段,既呼应了文章标题,又升华了文章中心。

    D.本文借物喻人,表面写蝉,实则借蝉写人,意在讽刺那些空怀梦想而不去追逐的人。

    2标题“晚风听暮蝉”中的“暮蝉”在文中有哪些含义?

    3请分析第④段中画线句的写法及作用。

    4蝉的一生,到底是悲剧还是喜剧呢?请结合文意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我们的生活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们不要只给孩子塑造一个世俗的、眼下的、渺小的世界。要给她看星空、海洋、恐龙、神话、文学、圣贤……这样,等她长大的时候,她就有足够的胸怀容忍各种无趣的生活。

    请以“致我心中的________”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横线上可以填写:理想、诗、远方、星空、海洋、恐龙……,也可以选择材料之外相关词语。与你心中的“它”展开一场对话,描述你为了“它”而付出的努力,抒发你对“它”的喜爱和追求,表达你对自己未来的设想。

    要求:

    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③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④字数在6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