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凫水(fú) 斑澜 气息奄奄(yān) 惊心动魄
B.蓦然(mù) 缥渺 相形见绌(chù) 穷愁潦倒
C.两栖(qī) 衍射 长吁短叹(xū) 人情世故
D.匀称(chèng) 羁绊 毛骨悚然(sǒng) 物竟天择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志(记载)怪者也 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而飞
B.循(追溯)其本 选贤与(同“举”,推举)能
C.讲信修(培养)睦 未果,寻(最后)病终
D.其岸势犬牙(像狗的牙齿)差互 左右流(求取)之
3、下列对书法标语的欣赏,正确的一项是( )
A.结构阔大,横细竖粗,点画较为丰厚饱满,雄壮刚强。
B.楷行两书并用,字体美观流畅,节奏和谐。
C.线条爽直纤细,如烟云缭绕,龙蛇飞动,潇洒飘逸。
D.秀美而不失骨力,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形神兼备,入木三分。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但是人类错了,大自然在某个清晨突然咆哮,于是水和空气的污染,臭氧层破坏,阳光越来越凶猛地照射,都成了人类必须面临的严峻困境。
②也许是人类的天性,凡是无偿获得的东西,就不为自己所珍视。
③当原本无偿的东西开始收费以后,人类才珍视它们。
④我们曾以为大自然恣肆汪洋,可以无限攫取。
⑤人类肮脏了那些洁净的物质,于是有了装在瓶子里的蒸馏水和氧气罐头等等商品。
A.②④①⑤③
B.②⑤④③①
C.④③②①⑤
D.④⑤①③②
5、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小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前二句诗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你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2】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这“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是不是一样?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
6、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1)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交代桃花源人的来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红星照耀中国》中记录毛泽东在很小的时候,即使老师严加防范,还是读了《水浒传》《三国》《西游记》和《_______》。
(2)《昆虫记》中,法布尔把(_______)称作是天生攀岩家。(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一个)
A.金步甲 B.美洲狼蛛 C.蜣螂 D. 蚂蚁
8、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面小题。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jí(____)贯,回答之后,对方酒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1】文中的拼音写上正确的汉字并加点的字注音
沧海 (_______) jí(_______)贯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3】作者为什么要专门提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引用的文章有何用意?
【4】文中作者一开始很不喜欢听别人对高邮鸭蛋的赞美,为何看了《腌蛋》之后会觉得十分亲切?
9、按要求写作。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与我们同行的人,他们或知识渊博、或浅薄无知;或勇于担当,或拈轻怕重;或勤奋努力,或好吃懒做……犹如一本内容驳杂的书,总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思考反省的地方。
请以“你是我的一本书”为题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说真话,抒真情。③选材经典,语言连贯,表达得体。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点、校名。⑤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