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读经典作品,会拓宽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活动。
C.随着十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D.许多观众看完《战狼2》激情满怀,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使观众不约而同地喊出“厉害了,我的国”。
2、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B.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C.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地脸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
D.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懒人经济”应运而生,一大批快递公司、网上商城,甚至还有跑腿公司发展迅速。②“懒人经济”给消费者带来方便,同时又给社会增添了新的就业机会。③“懒人经济”又称“网宅经济”,即足不出户通过网络或电话订购自己所需要的商品。④这些“懒人”在无意之中,为扩大内需、发展第三产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⑤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很多平时工作繁忙的白领无暇顾及日常生活。
A.②①④③⑤ B.③⑤①②④ C.③①⑤②④ D.①④③⑤②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脑畔(pàn) 瞳仁(tónɡ) 争讼(sòng) 戛然而止(jiá)
B. 怠慢(dài) 白羊肚(dǔ) 糜子(méi) 眼眶(kuànɡ)
C. 曲线(qū) 狩猎(shǒu) 香蒲(pú) 沼泽(zhǎo)
D. 瑕疵(xiá cī) 摞起来(luò) 蔓延(màn) 松弛(chí)
5、阅读下面古诗词,回答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一下诗歌首联所描绘的画面。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望”字。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6、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2)溯洄从之,____________。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
(3)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桃花源记》中,描述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6)《大道之行也》中,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叶朗先生说:“读《傅雷家书》,我们可以看到傅雷的胸襟,傅雷的气象,傅雷的境界。博大、开阔、善良、温厚、光明、纯净,“恢恢然,广广然,昭昭然,荡荡然’,“视其色如春阳之温,听其言如时雨之润’,和那种武断、骄横、褊狭、刻薄的所谓‘名人风度’真有天壤之别。”请你从“博大、善良、温厚、光明、纯净”中任选一个词语,结合《傅雷家书》的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8、阅读课外现代文,回答问题。
他为人类做了一个梦
夏立军
①“桃花源”这概念在中国堪称妇孺皆知。《桃花源记》则似乎是一篇能够永远生长的文章。
②自古至今,人们不但争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人境还是仙境,还争论桃花源是南方还是北方。其实不必争论,“桃花源”是从陶子灵魂疆域生长出来的,唯有陶子能让它生长。它显然是一个既非人境又非仙境的“乌有之乡”。
③人间——田园——桃花源,画出了陶子灵魂生长的轨迹。
④晋太元中、渔人、大守、刘子骥等等,你看,陶渊明明言之凿凿,分明在呈观真实事件、真实时空,可是,他同时告诉你:那一切并不存在。陶子向往并创造了这个“桃花源”,却又诗笔一挥,把渔人已眼见之、足踏之、饮其水、吃其鸡的桃花源凌空架虚,悬于乌有之乡,极逼真又极通灵。抱着寻找桃花源这一目的,从人间出发的任何人,都只能空手而归。陶子就是这么安排的。陶子真是厉害。
⑤陶子说得明白,这个美丽新世界是他心中的泡影。心中有桃花源,世间无桃花源。他在人间,又不在人间。它不是人间,却比人间更具有人性、人道。无意求之而得之,有意求之则踪影尽失。似乎完全是纪实,却又是彻底的浪漫。真即是幻,幻即是真,非真非幻,非幻非真。作者喜悦乎?苦闷乎?迷惘乎?渊明这是在开一个什么玩笑?
⑥陶子做了一个大梦,借此发出此生最深长最有意味的一声叹息。人性、人道、人与人、人与自然,若如桃花源呈现出的那样就好了,人间却偏偏不那样,偏偏截然相反。人间与桃花源,是两个不可沟通的世界。桃花源拒绝沟通,害怕沟通。这竟然是桃花源存在的前提。桃花源人从一开始就明白这一点。
⑦人间——田园——桃花源,这是陶子用生命串联起的一个非凡的意义领域,形成陶渊明人生求索、生命审美的广阔天地。依从生命中那份“天真”的召唤,陶渊明从他厌恶的“人间”田园。田园的美好、艰辛与孤独,他都咀嚼品过了。肉声需住址,灵魂无疆界。田园不是他人生的终点,这颗“田园魂”常常飞升至他心中的桃花源。
⑧桃花源人侥幸地逃离了暴政,并从此逃离了残酷的克隆一般的朝代轮回,进入了一个无统治者无王税的“田园新时空”。陶子及芸芸众生,却不可能有这种幸运。桃花源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以如此口吻提及故晋,可证陶渊明对晋的眷恋即使有,亦相当有限。陶子无半点愤青式的表达,批判性却甚彻底。
⑨中国古代,找不出哪篇文章比此文更富张力。
⑩幽蔽的可望而不可即的桃花源,打通了人类的某种美好情感。古今中外不断有思想伟人在幻想好的人类生活。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再到圣西门、傅立叶、殴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可证对美好社会的向往,是人类前行的永恒动力。梁启超则把桃花源称之为“东方世界的乌托邦”。桃花源有儒家《礼记》“大同世界”的影子,亦有老子“小国寡民”的痕迹,但又与他们根本不同。陶子把桃源人的声气口吻呈现给了我们,看上去那是一个可以诗意栖居的美丽新世界。桃花源比所有长篇大论的“乌托邦”都有诗意,也更似梦幻泡影。陶渊明并不存在为社会开药方之想。面对永远充满苦难的现实,自古至今,自以为手中有灵丹妙药的真是太多了。
⑪桃花源,这个妇孺皆知的概念,是陶渊明贡献给我们的。妇孺皆知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桃花源,明明是陶渊明之梦,至今却仍在拨动我们的神经,它的意义仍在生长。
【1】请选择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不同含义。
①《桃花源记》则似乎是一篇能够永远生长的文章。( )
②“桃花源”是从陶子灵魂疆域生长出来的。 ( )
③人间一一田园——桃花源,画出了陶子灵魂生长的轨迹。( )
A. 发展、成长 B. 丰富、拓深 C. 创造、产生
【2】如何理解第⑤段中画线的“似乎完全是纪实,却又是彻底的浪漫”这句话?
【3】选文第⑩段列举了古今中外思想伟人们对人类生活的美好幻想,有何作用?
【4】题目“他为人类做了一个梦”有何含义?
【5】结合本文及你所学过的《桃花源记》,谈谈作者为何说“人间与桃花源,是两个不可沟通的世界”。
9、根据要求作文。
卡耐基九岁时,继母面对这个被公认为非常淘气的孩子说,他不是全郡最坏的男孩,而是最聪明的,只是还没有找到发泄热忱的地方。这句话激励着卡耐基日后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也许在你的记忆中也有这么一句话,或者是一本书,一个人,一件事时刻激励着你,使你增长勇气,向着理想奋然前行。
请以“_________激励我前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35分,含书写分5分)
写作提示: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避开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