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白居易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他是杜甫之后,唐朝又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作《卖炭翁》描述了社会现实,体现了诗人的情怀。
C.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社戏》出自于他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D.马克·吐温是一位美国作家,细读其作品,能感受到一份别样的幽默,其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
2、下列字形错误最少的一项是( )
A.清冽 俨然 海堂 翩然 销声匿迹
B.净穆 怅惘 褪色 铿然 草长萤飞
C.争诵 甜静 磅礴 严竣 戛然而止
D.副射 震撼 怠曼 皎洁 大切大悟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拙劣 晦暗 轻歌漫舞
B. 懈怠 狡辩 相辅相成
C. 虔诚 推搡 穿流不息
D. 漫溢 弛骋 不修边幅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每逢节假日,动物园的游客常常是络绎不绝。
B.一路上风雪载途使多年没有返回家乡的她对回家的期盼更加强烈了。
C.现在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植被们耷拉着脑袋没有一点精神气。
D.庄子一直厉行简单朴素的生活,从不刻意追求物质享受,所以给人的印象难免有些邋遢与不修边幅。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
欧阳修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①。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②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注释)①苹汀(ting):长满苹草的水中小洲。②轩槛:凉亭。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顷波平”着意描绘湖面的浩渺无际和风平浪静的特点。
B.上片最后以冷清、旷远的景物,表现了词人悠闲自得的情趣。
C.“月上浮云散”勾画出了一幅月移云飞,浮云飞散后夜空清澈如洗的画面。
D.尾句写出了词人毫无醉意,陶醉于大自然美景中的情态。
【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词以“西湖好”总领词意,用多种意象,刻意营造了一种幽静的氛围。
B.上片由远及近描写西湖景色,创造了一种既美丽又清静、平和的意境。
C.下片“月”与上片残霞夕照相照应,写出时间推移,烘托出西湖之美。
D.这首词即景抒情,抒发了词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以及悠然闲适之情。
6、(1)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
(3)正入万山圈子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轻烟老树寒鸦。(《天净沙·秋》)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7、阅读名著片段,回答下面问题。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的文字,是出自苏联小说 (作者)《 》(书名),这是书中主人公对生命的诠释。
(2)书中的主人公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8、 石匠
曹福章
①石匠,是父亲的绰号;匠人,是父亲的艺名。石碾、大磨、幺磨、大碗口大的手摇磨、石臼、石缸、石柜、石桌、石墩、石柱头等,都是父亲的艺术品。
②乡、镇方圆几十公里的人都认识父亲,因为他们的房屋地基的石通,绝大多数都是他下的石做的地基。他们家里盛水的缸,家中的裙板,也是父亲用石头一锤一锤凿成的。更不必说舂米的臼,推豆浆的幺磨,碾米的碾,以及磨五谷杂粮的大磨了。人们有的叫他曹师傅,有的喊石匠,还有的称他匠人或手艺人。跟着父亲学艺的人很多。有些特别调皮,还给他们编了顺口溜,有事没事地鼓动一些小孩,一边拍手一边喊:“打石匠,四条牛,天晴下雨在坡头,吃饭在石头上吃,屙屎屙在地岩头……”听起来怪怪的,甚至是有些不文雅,却是对那个时候打石匠的最真实的写照。
③父亲是个“怪人”。土地包产到户时,别人不要的石头地,他站出来要;别人不要的那些寸草不生没有树木的乱石坡,他还要。别人修建房屋,选择平坦向阳的好田地,我家的房屋地基却选择在乱石窝。我们兄弟姐妹都不理解他,只有母亲什么也没有说,甚至还在我们面前为他找理由开脱道:“娃儿们哪,你爹这样做,肯定是有他的道理。”
④外面的人们,背地里都说他“傻”,父亲装作什么都没听到。他就地取材,将地基基石下在很大的石头上。四米多高的柱头,也是石头。立房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先立起来了二十多个石柱头,又请了很多叔伯兄弟,拿着手杆粗的草绳索,一边喊号子,一边一齐用力拉,还有人支撑着,浩浩荡荡,可壮观了!四天多的时间,终于把二十多根柱头立好。
⑤前来帮忙立柱头的人们看看立好的石柱头,笑着说:“曹老师啊,你这哪是在立柱头,简直就是七十二变的孙悟空,赶快钻进你的石林洞府啊。”大家哄堂大笑,父亲也像一个艺术家,看着自己的作品被认可,也开心地笑了。
⑥等众人走后,父亲又逐一检查柱脚,反复用石块支垫,不错过每一根柱头上的孔,看是否标准,对稍稍有点皱角的孔,再进行一钻一锤的精敲细凿,并且逐一用墨斗吊墨核对。确定无疑,才让木匠老师们上木头。
⑦房屋完工后,父亲忙着为家里添置家具:石水缸、石墩和石桌子 ,就连装粮食的柜子也是石头做的。我们家的院坝,就是一个天然的长五米宽两米多的石头城墙,密不透风,可结实了。向前伸出两米多的石头门前,有一棵蒙果树。我们可以在那里乘凉,看着宽敞处晒的粮食,赶着来偷食的鸟儿,清脆的笑声在山间荡漾着,荡漾着。在附近干活的村里人累了的时候,也会到我们的院坝石上乘凉,闲聊,打扑克牌,可热闹了。
⑧记得唐山大地震时,我们虽然离得远但也有震感,很多家房屋上的瓦不停地掉落下来,有几处的土墙,倒塌下来。泥土的灰尘,和着人们的哭声、惊叫声,弥漫开来,大家处在极度的恐慌中。其实,我们家除了掉下来了一些瓦片外,其他的物件都没有损害。队里有多户人家的土墙被震倒塌了,父亲便忙着帮忙用石头垒,他的手艺和人品,越来越被更多人们肯定。
⑨我们哥儿几个直到父亲病危的时候,也没有弄明白他为什么当初选择乱石坡、乱石田地和乱石窝,最后还是把父亲葬在了离家两百多米的乱石窝。父亲走后,我们也没有守住他老人家的产业,因为老屋的土墙被多年来的风雨降伏,不知道去向。那些像石林的石柱头,依然立着,与风雨对抗,与霜雪对抗,与岁月对抗……
⑩父亲一生都和石头打交道。也正是那些石头,把父亲打磨成了一个石匠,打磨成一个被人们尊敬的匠人。同样还是那些石头,养活了我们一家十口人。看着那些石林,我看到了父亲像石头一样的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可贵精神,也看到了像父亲一样的人,努力地改变着并不理想的现状。
(摘自《中国青年作家报》2020年04月21日06版,有改动)
【1】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赏析下面的句子。
(1)父亲又逐一检查柱脚,反复用石块支垫,不错过每一根柱头上的孔,看是否标准,对稍稍有点皱角的孔,再进行一钻一锤的精敲细凿, 并且逐一用墨斗吊基核对。确定无疑,才让木匠老师们上木头。
(2)那些像石林的石柱头,高昂着头,挺立着身躯,与风雨对抗, 与霜雪对抗,与岁月对抗……
【3】第③段中说父亲是个“怪人”,父亲“怪”在何处?如何理解他的“怪”?
【4】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9、按要求作文。
许多城市都有能代表其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这些事物可以称作该城市的符号。千佛山、大明湖、七十二泉是济南的符号;解放路旁的虎池垂柳照影、旧胡同口的油旋甜沫飘香是济南的符号;明湖居鹊华楼轰动大江南北的曲山艺海、宽厚里手艺人制作惟妙惟肖的糖人面塑是济南的符号;英雄山的书画琴棋诗酒花、曲水亭的泉石灯纸鼓影茶是济南的符号:繁华时尚的泉城路商业街、高耸入云的绿地中心、如火焰般点燃赛场的鲁能泰山队、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地铁R1线是济南的符号……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后还会不断涌现出新的“济南符号”。保留以往的符号,创造新的符号,是济南人的心愿。
请以“济南符号”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③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