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虽有嘉肴》选自《礼记·学记》,《礼记》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C.《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作者鲁迅,代表作有《野草》《朝花夕拾》等。
D.“记”和“说”都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如《小石潭记》《马说》等,前者侧重于记事写景状物,后者偏重于说理议论。
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德宗贞元末,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低价买物,名为“宫市”,实际上是公开的掠夺,“宫使”,即为皇宫的使者。“南山”指的是终南山,属秦岭山脉,在长安城南。“黄衣使者”指太监。“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B.诗歌的第一节写卖炭翁劳苦悲惨生活。先写“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艰苦劳动过程。次写卖炭翁的外貌,“满面尘灰烟火色”可见其生活之艰辛,“两鬓苍苍十指黑”则可见其苍老。最后写到“牛困人饥日以高,市南门外泥中歇”更是写出了老翁精疲力尽的情态,也可以看出卖炭路途的遥远和难行。
C.诗的第二节写“宫使”对卖炭翁的掠夺。“翩翩”原意是轻快洒脱的样子,而这里则是为了写出宫使横冲直撞、趾高气扬的动作和神态。“而卖炭翁悲惨的结局也在诗的最后写了出来,用数量极少,对于老翁根本没有用的红绡和纱换走了老翁全部的生活的依托。
D.在白居易的另一首诗《宿紫阁山北村》中所说“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与本诗的“手把文书口称敕”有异曲同工之妙,均写出了宦官仗势欺人、专横跋扈的丑恶嘴脸。作者表达的都是对统治阶层罪恶的揭露和控诉,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3、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 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
B. 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斗呵狗的声音
C. 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
D. 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嫖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吗?
4、下列古文默写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
A.斥鴳笑之曰:“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
B.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司马迁《孔子学琴》)
C.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离娄》下·二八)
D.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尽心》上·二○)
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卖炭翁》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
B. 《卖炭翁》中“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C. 《观刈麦》中“贫妇人”“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是因为“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形象揭露出官府对贫苦农民的残酷剥削。
D. 《观刈麦》中“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看到农民劳作的情景,想到自己舒适的生活,作者感到万分惭愧,内心不能平静,这是作者对农民生活同情和关心的反映。
【2】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卖炭翁》一诗中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而在他的《观刈麦》一诗中也有表现农民筋疲力尽仍争分夺秒收割庄稼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这一“冷”一“热”,异曲同工,传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6、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1)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3)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 (李白《送友人》)
(4)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道德经》)
(6)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道遥游》)
(7)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呼喊,表现了他心系天下寒士的博大胸怀。
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朱赫来对保尔、《傅雷家书》中的傅雷对傅聪都起到很重要的引领作用,请结合两书内容作简要分析。
8、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文后各题。
自私的代价
在经过一轮复一轮的重重筛选后,我们五个来自不同地方的应聘者终于从数百名竞争对手中,像大浪淘沙一般脱颖而出,成为进入最后一轮面试的佼佼者。
我们这五个人,可以说都是各条道路上的“英雄好汉”,彼此各有所长,势均力敌,谁都可以胜任所要应聘的职务。换句话说,就是谁都有可能被聘用,同时谁都有可能被淘汰。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最后一轮的角逐更加具有悬念,更加显得激烈和残酷。
我虽然身居从高手当中,但心里相对还是比较踏实的。因为凭我在初试、复试、又复试、再复试中过关斩将那股所向披靡的势头,我想我成功获胜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了。于是,胜利的自信和成功的愉悦提前写在了我的脸上。
按照公司的规定,我们要在那天早上9点钟准时到达面试现场。面对如此重要的机遇,没得说,我们当中不仅没有人迟到,还都不约而同提前半个多小时就赶到了。
距面试开始时间还早,为了打破沉寂的僵局,精明的我们还是勉强地聚在一块儿闲聊了起来。面对眼前这些随时会威胁自己命运的对手,在交谈中彼此都显得比较矜持和保守,甚至夹着丝丝的冷漠和虚伪……
忽然,一个青年男子急急忙忙地赶来了。他的到来成了我们转移这毫无内容的话题的借口,我们纳闷着,惊奇地看着他,因为在前几轮面试中都不曾见过他。
他似乎感到有些尴尬,然后就主动迎上前开口自我介绍说,他也是前来参加面试的,由于太粗心,忘记带钢笔了,问我们几个是否带,想借来填写一份表格。
我们面面相觑。我想,本来竞争就够激烈的了,半路还要杀出一个“程咬金”,岂不是会使竞争更加激烈么?要是咱们不借笔给他,那不就减少了一个竞争对手,从而加大了成功的可能?我们几个有心灵感应似地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终于没有人出声,尽管我们身上都带着钢笔。
稍后,他看到我的口袋里夹了一支钢笔,眼前立刻掠过一丝惊喜:“先生,可以借给我用用吗?”我立刻手足无措。慌里慌张地说:“哦……我的笔……坏了呢!”
这时,我们五人当中有一个沉默寡言的“眼镜”走了过来,递过一支钢笔给他,并礼貌地说:“对不起,刚才我的笔没墨水了,我掺了点自来水,还勉强可以写,不过字迹可能会淡一些。”
他接过笔,十分感激地握着“眼镜”的手,弄得“眼镜”感到莫名其妙。我们四个则轮番用白眼瞟了瞟“眼镜”,不同的眼神传递着相同的意思——埋怨、责怪。因为他又给我们增加了竞争对手。奇怪的是,那个后来者在纸上写了些什么就转身出去了。
一转眼,规定的面试时间已经过去20分钟了,面试室却仍旧丝毫不见动静。我们终于有些按捺不住了,就去找有关负责人询问情况。谁料里面走出来的却是那个似曾相识的面孔:“结果已经见分晓,这位先生被聘用了。”他塔着“眼镜”的肩膀微笑着向我们做了一个鬼脸。
接着,他又不无遗憾地补上几句:“本来,我们能过五关斩六将来到这儿,已经是很难能可贵的了。作为一家追求上进的公司,我们不愿意失去任何一个人才。但是很遗憾,是你们自己不给自己机会啊!”
我们这才如梦初醒,可是已经太迟了。自私的我们只因为这么一点小事,丢掉了已经到嘴的肥肉;“眼镜”却得益于他的无私,成了这次应聘中惟一的幸运儿。这次面试必将成为我们人生永恒的一课,影响着今后的生活。
【1】“胜利的自信和成功的愉悦提前写在了我的脸上。”如果把特殊的面试改成专业知识的问答,你认为将会出现怎样的结果?这句话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2】“在交谈中彼此都显得比较矜持和保守,甚至夹着丝丝的冷漠和虚伪。”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3】面对陌生男子的借笔要求,我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结果如何?
【4】“是你们自己不给自己机会啊!”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5】“这次面试必将成为我们人生永恒的一课,影响着今后的生活。”这次面试在你的心灵深处荡起了怎样的波澜?
9、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写作。
材料一:[百度百科]奋斗:指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干。奋斗是为一个目标去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挫折。
材料二:如果没有司马迁忍辱负重,呕心沥血,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伏案攻读,挑灯夜战,哪里会有史学巨著《史记》的流传?如果没有陈景润身居斗室,痴心硬干,没有他十几年如一日的运算推理,钻研不止,哪里会有数学领域陈氏定理的发现?如果没有屠呦呦的收集整理、潜心研究,没有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不懈、屡败屡试,哪里会有诺奖台上的掌声和荣誉?
请以“ 是奋斗出来的”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2)除诗歌、剧本外,体裁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