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北海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 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始终保持缄默。

    B. 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

    C. 可怜他的父母都在这次地震中命丧黄泉,只留得他孤苦伶仃度日。

    D. 一年前失败的痛苦仍刻骨铭心,一年后他带着十足的信心周而复始

  •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

    B. 《回延安》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很好地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C.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新疆域》,作者阿西莫夫是英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

    D. 《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辑的笔记小说集《虞初新志》,作者是魏学洢,明末著名文学家。

  • 3、下列词语中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蓦()然   铿锵(qiāng   垂珠联珑(lóng   目眩(xuàn)神迷

    B.拾(shè)级   虔(qián)诚   蛮横(hèng)粗暴   安营扎(zhā)寨

    C.卑鄙(   瞭(liáo)望   名副()其实   行(xíng)将就木

    D.欺侮(   矗(chù)立   暴风骤(zòu)雨   瞬(shùn)息万变

  • 4、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如外人(全,都)/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

    B.而从者(跟随)/尔远逝(快速)

    C.长约八分有(零数、余数)/与苏、黄不(类似)

    D.君子好(配偶)/蒹葭采采(茂盛鲜明的样子)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古诗文阅读

    示长安君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草草杯盘共笑语 ,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 ,又作尘沙万里行。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①这首诗作于嘉祐五年(1060 年),当时王安石将出使辽国。王安石与他的大妹长安君王文淑感情很深,这次隔了三年再见面 ,见面后马上又要分别。②怆情:悲伤。③草草:随便准备的。④杯盘:指的是酒和菜。⑤昏昏:昏暗,光线暗淡。⑥后会的日期。

    1下列有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古代一些物象常常被寄予特定的含义,例如“寄书应见 雁南征”中的“雁”就因为有借雁足传信的说法,常用来借指书信,“南飞的大雁”常含有思归之意。

    B. 尾联中,妹妹挂念地问:“后会在什么日子?”兄长给出了下次相会的明确的日期,此次相会在欢乐的氛围中结束。

    C. 文中巧妙地运用了叠字。“草草”二字,虽说酒席是随便准备的,也说出了兄妹俩的感情至深,用不着世俗的客套。“昏昏”二字,写两人说了又说,灯油已快干,灯火已昏暗,仍顾不上休息。

    D. 后四句写离别,呼应首联。刚刚在叹息经三年没有见面,知心话说不完,眼下自己马上又要到万里外的辽国去,诗便自然而然地转入惆怅,话题也就引人别后。

    E. 这首诗运用了多种手法,如比喻和用典,诗歌语言华丽,意蕴深远,情意非常亲切真挚,道出了兄妹间真挚而又亲切的感情。

    2诗人为什么说“老去相逢亦怆情”?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2)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陆游)

    (3)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  (《卖炭翁》白居易)

    (4)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  (《关雎》)

    (5)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6)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__________________。  (《蒹葭》)

    (7)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8)___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李白)

    (9)柳宗元《小石潭记》中与“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1)《傅雷家书》的其中一封家书中,傅雷表明了自己生活的准则,那就是学问第一、________第一、真理第一。傅雷的儿子傅聪最后成为了_____________大师。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回答了作为青年人最迫切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_______________(人名)在看到铁路如期修通时说出了“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卖栗子的老王》,回答小题。

    卖栗子的老王

    许思雨

    ⑴小镇不大,一条笔直的街道,挤着各路生意人,老王的店也在其中。老王卖栗子,他一人负责炒,收了个小徒弟替他卖,生意十分红火。

    ⑵老王的手艺好,方圆几十里都知道镇上有个卖栗子的老王。后来老王竟被传称为“栗子王”。

    ⑶老王也知道自己炒的栗子好吃,这手艺可是他琢磨大半辈子才得来的秘招,旁人都不晓得。要说能有啥名堂,说到底还不就是个吃物,只是老王的栗子炒熟后,任意挑出一个,那顶端都有五道裂纹,不长不短,状似梅花,令人惊奇!

    ⑷生意人相聚,三句话不离本行,总要谈收入的多少。大家都知道老王的生意好,进项多。据那小徒弟透露,老王的店两天就能卖出一卡车的栗子。那些运卸栗子的人也说,老王的店后面连着一个大大的院子,可以装好几大车的栗子。于是,生意人便估摸老王的收入,少说一年也有三四万元吧!这可是笔不小的收入。按理说,老王的日子应当是过得滋滋润润的,可是老王的光景比一般人还要差。

    ⑸小镇上的人有喝下午茶的习惯,也是休息休息的意思。三两个人聚在一起,或是一碗三鲜面,或是一笼肉包子,再次一些也是各式小点心,这是习俗。老王每日下午也来,只是他的下午茶比较简单,吃烧饼,他与徒弟每人一块,天天如此。烧饼店就在老王的店的旁边,也方便,当然主要是便宜。

    ⑹而且,生活中每遇婚丧嫁娶,大家都随份子,但老王不。逢年过节,大家都祭祖买花烧纸钱,但老王不。

    ⑺老王的店门上贴着“僧道无缘”,于是,连化缘的僧道都难以登门了。

    ⑻于是,生意人间又多了一项话题:老王的抠门,这似乎给他们的谈话增添了很多的乐趣。

    ⑼一天,老王的店里来了几个年轻人。他们戴着眼镜,风度翩翩、温文尔雅,倒是老王显得有些局促,口里不停地说着:“是你们呀!真好!”

    ⑽镇上的人纷纷来看热闹,左右打听着。那烧饼店的老板直接拉住几个年轻人中的一个,问他们是谁,来干什么。

    ⑾那年轻人笑了笑说:“我们是王大爷资助的贫困学生,从中学到大学,王大爷一直资助我们读书,从未间断。如今我们大学毕业了,想来看看他老人家,也想报答他老人家。”

    ⑿众人听到这话后瞠目结舌。

    ⒀几天后,老王资助的那些学生中的两位来到小镇,做了镇上的小学老师,其中就有那位被烧饼店老板拉住的年轻人。他第一次站上讲台,颇有些激动,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大字:“人性的光辉”,再转过身来时,眼中竟有了泪光。

    ⒁这一切,老王都不知道,即使知道了恐怕也认为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老王依旧炒栗子、吃烧饼,依旧不顾人情,僧道无缘。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卖栗子的老王资助贫困生的情节出人意料,但实际上作者在前文做了铺垫。请说说作者在前文做了哪些铺垫?

    3文章第(12)自然段写道“众人听到这话后瞠目结舌”,请展开想象写出其中一个人的心理活动。

    4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老王的形象特点。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按要求作文。

    每个人的心底,都会有一盏盏明灯。这盏明灯,或许是知识;这盏明灯,或许是亲情;这盏明灯,或许是美德……你心中的那盏明灯是什么呢?

    请以“心底有一盏明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7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