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克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锐不可(抵挡)   摧枯拉(腐朽)

    B. 翘首而望(抬起头来)  屏声息(收敛)

    C. 高歌(喉咙)   所向披(倒下)

    D. 一丝不(敷衍了事)  殚精虑(尽)

     

  • 2、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虽然他自己也了解,报导到底只是报导,不会成为文学的重镇,甚且有一天它会式微。

    ②而且他还会去角逐其他以篇对篇,或是一堆对一堆的奖目。

    ③这些年,林清玄写报导写得多,写散文反倒写得少了,不过,他并不觉得可惜。

    ④因为,他一直是永恒的新人,一个新人永远都需要去竞逐,永远都需要接受新的肯定。

    ⑤林清玄也自认,还未到定下一个风格,一个走向的时候,他还是要去做多方的揣摩,去走多样的路,去写多样的文章。

    ⑥不过,林清玄自觉还年轻,这段时日,就利用报导来磨练自己的事,创作的事,稍候也不迟。

    A. ①⑥③⑤②④   B. ③①⑥⑤②④   C. ①⑥⑤②④③   D. ③①⑥⑤④②

  •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军乐团奏响《检阅进行曲》,万众瞩目的阅兵分列式开始了。

    B. 电影《大鱼海棠》的预告片中“守望重生”“义无反顾”“爱苦别离”三个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C. 舆论的力量就像排山倒海一般,令人无法抵挡。

    D. 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今年,《中国诗词大会》卷土重来,再次带领大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B.施工现场,机器声震耳欲聋,工人们夜以继日。短短十天,一所高规格的传染病医院就横空出世。

    C.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对社会的引导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D.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以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彰显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______”字为线索,同时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美景给诗人带来的________________心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提示,用古诗文填空。

    (1)三人行,______________。(《论语·述而》)

    (2)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3)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既借景抒情又蕴含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6)《论语为政》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根据阅读的名著完成下列题目。

    1根据《红星照耀中国》,在下表序号处填空。

    人物

    身份

    家庭背景

    主要事迹

    特点

    毛泽东

     

    (1)

    富农

    父亲严苛

    成立新民学会

    秋收起义

    井冈山起义

     

    精力过人

    富有军事天赋

    政治战略家

    周恩来

    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大官僚地主

    上海工人罢工

    八一起义

     

     

    (2)

     

    (3)

    一方面军司令

    富农

    被祖母赶出家庭

    九岁开始闯荡世界

    攻占长沙

    平江起义

    领导饥民抢大户

    讲话干脆

    动作敏捷

    吃苦耐劳

    红小鬼

    少年先锋队员

    大部分是贫苦人民

     

    (4)

    忠于革命

    刚毅坚忍

    朝气蓬勃

     

     

    2结合以上表格内容,联系王树增的《长征》,写出斯诺确信红星一定会照耀中国的两条理由。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有一种生命叫高贵

    ①我的指尖触摸着那张照片,嘴角弯起了小小的弧度。照片上的她是纯蓝色的,身体周围散发着朦胧而冷清的光亮,体态婀娜,形状和章鱼很相似,但多了一份柔美,像被和风吹拂着一样,在水中轻歌曼舞——在拍下这张照片的若干日子里,只要稍有闲暇,我便会拿出来端详回想。

    ②“你真幸运。”朋友对我说。

    ③“嗯,是的,她真漂亮。”我朝她莞尔一笑。

    ④那时的天空灰蒙蒙一片,我原想,怕是不会见到桃花鱼了。因为依照朋友的说法,桃花鱼不是想见便见的——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天气,同样的地点,桃花鱼有时出来,有时不肯露面。就在我长时间悉心等待无果,准备放弃离开之际,桃花鱼在不知不觉中现身了。我无法用词语形容它,譬如曼妙,譬如玉洁冰清,譬如款款深情,没有什么词语比得上这碧波汪洋之中荡漾的她了。

    ⑤朋友介绍,潭中的桃花鱼像一簇簇飘落的桃花瓣,颜色各异,无头无尾,身体透明,分成四瓣,柔软如绸,好像一把把彩色的降落伞,缓缓地一张一缩,悠悠然飘荡上下。在昭君故里秭归,当地居民纷纷向我们讲述,王昭君的眼泪变化成桃花鱼的故事。相传汉元帝时和亲匈奴的王昭君,入宫前路过距归州不远的一条小溪时,因故土难离,伤心不已,泪流满面,用来擦拭眼泪的香罗帕早已被眼泪浸透,于是她就到溪中洗帕,但当她把香罗帕往水中一放,溪水顿时芳香四溢,一串串伤心的泪珠落到溪水中后,就变成了一群群状如团伞、轻若罗绡、颜色各异的桃花鱼。从那以后,人们就给那条小溪取名“香溪”,归州一带也就有了“桃花鱼”。直到如今这条小溪仍叫香溪,但河中已没有“桃花鱼”了,只有距香溪5公里远的鸭子潭中还存有。

    ⑥可惜哟,以后在这里就看不见了。朋友无比惋惜地说。我知道,桃花鱼在过完夏天,过完这个秋天之后,它便会万劫不复地奔向死亡。那座因为空前庞大而举世瞩目的大坝,会如期将这条最自由的江套上枷锁。那些铺天盖地倒流而来的巨大漩涡,沿着枯干的江滩反扑回来。桃花鱼当然无法明白,从不涨大水的冬季,一旦涨起大水,注定是她的灭顶之灾。

    ⑦“政府不会采取措施吗?比如帮它们迁移……”我喃喃道。“那是行不通的,像这种自然生长的桃花鱼,是不会改变它的居所的,一旦改变就会死亡。”“这……”我确实震惊了。我的手中端着养金鱼的玻璃缸,准备装一只回去,而此时我却为自己这种荒唐念头而感到羞愧。

    ⑧我终于带着不舍离去。

    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生命的一隅,她似乎在提醒着我,世间有一种高贵,一种古老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宁愿选择默默死去,也不改变冰清玉洁的秉性;宁可葬身万劫不复的沧浪,也不放弃尊严而随波逐流。

    ⑩我不知道若干年后,当我再提起“桃花鱼”时,还会不会有人记得它是昭君出塞前在江畔落下的眼泪,而不是把它想象成北冰洋的美人鱼。

    桃花鱼在距我最近的地方消失,只剩下我空空追寻的眼睛。

    【1】朋友说“我”很幸运,体现在哪儿?

    【2】本文语言于平实中见深情,内涵丰富。请分析下面这句话的表达作用或效果。

    潭中的桃花鱼像一簇簇飘落的桃花瓣,颜色各异,无头无尾,身体透明,分成四瓣,柔软如绸,好像一把把彩色的降落伞,缓缓地一张一缩,悠悠然飘荡上下。

    【3】文章第⑤段中插叙了王昭君的眼泪变化成桃花鱼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4】通读全文,说说你对标题中“高贵”的理解。

    【5】巴尔扎克曾说“一个高贵的灵魂是从其所有的举动中透漏出来的的”,我们学过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艾芙•居里的《美丽的颜色》和鲁迅的《藤野先生》,任选一篇结合文中人物说说她(他)的高贵是什么?体现在哪些举动中?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英国剑桥大学有这样一个传统,就是在剑桥大学的校园里,随处可见一沓沓摆放整齐的白色小纸片,餐厅有,教室有,操场有,走廊有,甚至厕所里也有。原来,这是为所有爱思考的人提前准备好的——当灵感突至,你只管用这些小纸片把它记录下来。

    啊!怪不得诺贝尔奖格外青睐剑桥。这迷人的青睐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章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