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钦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寒食节恰逢春暖花开、草长莺飞之际,又兼长假闲暇,各种郊外踏膏、游艺娱乐活动也普及开来。

    B.在我们生活中,由衷地欣赏和喜欢一个人,这是人情世故,无可厚非。

    C.在中国青铜器之乡——宝鸡,记者参观了宝鸡青铜器博物馆,一件件精美绝伦的青铜器让记者叹为观止

    D.《天香》作者充分运用小说技巧,提炼素材、融会贯通,使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天衣无缝

  • 2、给下列句子排序,顺序合理且语言连贯的一项是(  

    ①既可不失时机地感受生命旅途的劳顿和艰辛,又能亲历笔力难及的人文景观和民风民俗。

    ②路上的寻求势必将自己置于不安逸的处境,它不是走马观花,不是游山玩水。

    ③这样的人生状态,在内心深处产生强有力的生命震撼,自然蕴藏着势不可当的大智慧。

    ④它摒弃了坐在书房里的自得和悠闲,却有着直观现实,直面生命,让脚步和身心融入自然智慧的豪壮。

    A.②④①③

    B.③②④①

    C.②③④①

    D.③①②④

  • 3、四位同学对作品内容或相关常识做了归纳,你认为不完全准确的一项是(     

    A.阿西莫夫的科普短文《被压扁的沙子》告诉我们,这种被压扁的沙子被称为“斯石英”,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B.鲁迅先生的《社戏》是一篇小说,选自《呐喊》,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融合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C.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中说明事理有许多方法,“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就综合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的方法。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桃花源记》和《小石潭记》都是游记,前者记述了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游历“桃花源”,让读者感受了“世外桃源”的美好情景;后者记述了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游历“小石潭”,是“永州八记”之一。

  • 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节日的新化,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真是理想的世外桃源

    B.南京大屠杀劫后余生者向来访的日本青年揭露日本法西斯的罪行。

    C.如此麻木不仁地对待老病缠身的母亲,简直禽兽不如。

    D.本以为他的劝告会起到安慰作用,没想到竟弄巧成拙,她哭得更厉害了。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宋词, 回答后面小题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 词的开头,作者抓住“天、云、雾、星河、千帆”等景象,又嵌入了“接”“连”两个动词,形成一 种浑茫无际的境界。

    B. 一个“归”字,好像作者原来是从天上宫阙来到人间,经历千辛万苦后又回到天帝身旁。“殷勤问我归何处”写出了天帝态度温和以及对作者的关心。

    C. “我报路长嗟日暮”,作者借用典故表白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幕途远,茫然不知所措。

    D. “谩”是“空,徒然”的意思,流露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惊人句”化用李白的典故,表现作者卓越的诗才。

    2“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风雨不动安如山。

    开轩面场圃,

    ,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  

      ,燕然未勒归无计。

    谁道人生无再少?  

      ,四时俱备。 ,猿鸟乱鸣。

    ,盖竹柏影也。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文学名著中的主人公往往在人生关键时刻做出重大选择,由此决定了他们的命运。请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两部名著中任选一部,对此进行阐释。60字左右。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文学作品阅读

    心中有间小书屋

    ①那是一个初冬的夜晚,晚饭后,我和老公在附近一条不常走的街上散步。路灯早早亮了,路两旁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闪烁的霓虹灯则为小城的夜色增添了几分妩媚。灯光下的人们或奔走于下班回家的路上,或继续经营着赖以生存的生意,整个街道并没有因夜色而沉寂,一如白天的喧嚣。

    ②我们缓缓前行,漫无目的地打量着街道两边的店铺,饭店、超市、五金店……那个小书屋就这样跳进了我的眼帘。最初吸引我的是玻璃橱窗上的那一层白纱,让店里的陈设变得隐约可见,多了一层朦胧,多了一分温馨,还多了几许妙曼。透过橱窗旁边的玻璃门,小店一览无余。这是一个精心布置的小书屋,二三十平米,西边和北边沿墙各放一排高高的书架,上面满是书。东边放一长沙发,玻璃茶几,有一位女士正坐在沙发上看书。中间一片空旷处放一玻璃桌,几把椅子,两位男士坐在桌旁交谈。小屋上方垂着几盏别致的吊灯,橘黄色的光笼罩着,柔和而温暖。

    ③我指着书屋对老公说:“快看,这个书店不错!”老公看了看,也赞同道:“是不错!刚开张的吧,前几天我从这儿经过还没看到。”“走,进去看看。”我提议。谁知老公兴致不高:“改天吧,有点冷,我想回去了。”我有点不舍,再把目光投向书屋,我好像听到了有音乐在流淌,好像闻到了有香气在弥漫……

    ④后来,北风凛冽,不再散步。再后来,忙忙碌碌,这个书屋也被淡忘了。直到半年后的一天,晚饭后我独自散步,临出门时突然有要买一本书的冲动,便想起了那个温馨的小书屋。来到书店时,我却愣住了。明晃晃的灯把屋子照得如同白昼,书店原本不大的空间里又新增了不少半人高的书柜和方形的桌子,上面堆满了书,书柜书桌之间的走道仅供两人侧身通过。我转了转,满眼都是刀光剑影的武侠小说、肤浅庸俗的言情故事、粗制滥造的搞怪漫画……哪里还是半年前的那个弥散着书香的书屋啊!几许惆怅油然而生。

    ⑤一本本寻,一本本觅,终于找到了国学大师季羡林的两本散文,两本书灰头土脸的躲在角落里,感觉是从前没卖掉剩下的。我抽出了其中一本——《心是莲花开》,走向门边的付款台。店主是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子,正沉迷于网络游戏,我把书伸过去,好一会儿,他勉强抬起头看一下价格,又把目光转向电脑屏幕。我一边付款一边说:“你这个店变化好大呀!我喜欢原来的样子。”“哦?”他狐疑地看了我一眼,没有吱声,这还是那位店主吗?不是,应该不是,怎么能是呢?能把书屋布置成那样的人必定是个读书之人,必定是个爱书之人,他的眼里必定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的周身必定弥漫着书卷的清香。当他决定把这个店转给别人时,心中一定有着万般的不舍,又有着万般的无奈吧!

    ⑥走出店门,沉重的脚步声告诉我:这儿,我再不会来。

    ⑦抬头望向夜空,星星已经困倦得睡眼朦胧,但我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那曾经温馨的书屋在喧嚣的都市里或许不会长久,即使残存在角落里的或许也抵挡不了利益洪流的冲击。我们无法改变什么,却可以为自己宁静的生活、高雅的情趣坚守一方栖息地,沉默守望。

    ⑧好想拥有一间书屋,拥有一间静逸、温馨的书屋。我也会在窗上缀有白纱,清风徐来,纱随风舞;我也会在书屋里安放沙发桌椅,播放轻柔的钢琴曲;我还会在书屋一角放置几盆鲜花,让花香和墨香一起萦绕,心如莲花般绽放……

    ⑨温馨的小书屋没有了,却在我的心里扎下了根。

    1通读全文思考:文章②③两段写出小书屋_______的特点,第段却说这儿,我再不会来,原因是____________

    2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1)结合加点短语,赏析下列句子。

    小屋上方垂着几盏别致的吊灯,橘黄色的光笼罩着,柔和而温暖

    (2)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两本书灰头土脸的躲在角落里,感觉是从前没卖掉剩下的。

    3作者为何在第②段详细描写那间未曾走进的书屋,请分析其作用。

    4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结尾句“温馨的小书屋没有了,却在我的心里扎下了根”的理解。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宁波日报》“特别报道”栏目需要新闻稿件,请以你所在学校迎接70周年国庆所举办的活动为背景,挖掘新闻素材,写一则消息。消息中涉及的具体地名、人名、校名以××代替,1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