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柳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刻(juān)        形(qí)        空(lòu) 惨绝人(huán)

    B.热(chì)          (xiè)       夫(qiàn)        振聋发(kuì)

    C.追(shù)          (suō)       制(è)            然失色(àn)

    D.教(huì)        (chú)        强(juè)        惟妙惟(xiào)

  • 2、对下列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秋风引

    唐代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A.首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这里运用疑问的手法,表明诗人寻根究底的焦急心情。

    B.“萧萧送雁群”一句写耳所闻的风来萧萧之声和目所见的随风而来的雁群,化无形之风为可闻可见的景象。

    C.“朝来入庭树”,承接次句的“萧萧”声,把笔触从秋空中的“雁群”移向地面上的“庭树”。

    D.“孤客最先闻”是画龙点睛之笔,说“孤客”最先感受到秋风,突出了“孤客”的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

  •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雾(ǎi)       皱(zhě)     ( jìn)       销声迹(nì)

    B.杂(yǒng)   猎(shòu)   横(mán)        出类拔(cuì)

    C.争(sònɡ)   裂(jūn)     徨(páng)        而至(zhǒng)

    D.撺(duò)     落(duò)   绕(yíng)          不绝(zé)

  •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环顾全球,唯有创新才能让企业效率更高、效益更好,也唯有创新才能让企业空间更大、动力更足。

    B.高铁吸烟、抢夺方向盘、共享单车被破坏私用等消息仍屡见不鲜,无不体现出权利与义务错配的自私与任性。

    C.在人口流动趋势更加明显,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的背景下,均衡的公共服务、公平的社会保障成为社会普遍的“呼唤”。

    D.挑动极端情绪、肆意传播偏见的后果,容易造成公众走进夜郎自大、自吹自擂,导致社会陷入信息碎片化、思维程序化。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学诗谩有惊人句”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2】文学史上一般将李清照归入“婉约”派,《渔家傲》却带有豪放之美。请结合“九万里风鹏正举”一句,任选角度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1)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引用黔娄之妻的话来表现自己安贫乐道、不慕虚荣的磊落胸怀的语句是  

    (2)长风破浪会有时,

    (3)《小石潭记》中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佁然不动,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宽慰友人,表达送别情感的千古名句是:海内存知己,  

    (5)贺铸的《青玉案》中写到一川烟草, ,梅子黄时雨。

    (6)   ,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7)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格列佛游记》,完成后面小题,选出正确的一项。

    1飞岛国又称作:( )

    A.勒皮他 B.步罗卜丁奈格 C.日本 D.利立普特

    2慧骃国中“骃”的意思是:( )

    A. B. C. D.

    3辛蒲生是格列弗的:( )

    A.朋友 B.亲戚 C.大人国国王 D.小人国国王

    4作者以什么样的性格博得了皇帝的心?(   )

    A.刚强 B.柔弱 C.温顺 D.顽皮

    5格列佛在利立普特受到优待,作为条件不是他必须做的事( )

    A.替国王递送信件 B.帮助工人搬运石头修建王宫

    C.讲解欧洲政府、宗教、法律、风俗 D.参加战斗摧毁敌

    6“罗布鲁格德”的意思是(   )

    A.伟大的自然 B.上帝的因赐

    C.灵活的手臂 D.宇宙的骄傲。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 城的寻访

    最后,大家来到樱洲书房,共赏苏童的文章,共话寻访的心得。

    错把异乡当故乡

    苏童

    十八岁以前,我所去过的最远的一个城市就是南京。那是一次特别的旅行,不是为了游览和探亲,当时有全省的数百名中学生聚集南京,参加一个大规模的中学生作文竞赛,那次竞赛我名落孙山。

    记得在返回苏州之前,我们一大群人停留在火车站前的广场上,忽然发现玄武湖就在眼前,不知是谁第一个跑到了湖边,我们纷纷尾随过去,也不知是谁第一个在湖边开始洗手,一大群中学生沿着湖岸一字排开,大家都把手伸进湖水里,很认真地洗了一回手。我至今仍然记得那群蹲在湖边洗手的少男少女的样子与笑声。二十年过去了,所有人手上的玄武湖水已经了无印痕,而我却在无意之中把那捧湖水融进了我的未来。

    选择南京作居留地是某种人的居住理想。这种人所要的城市不大不小,不要繁华喧闹也不要沉闷闭塞,不要住在父母的怀抱里但也不要离他们太远,这种人无须拥有自己的花园却希望他居住的城市风景如画,这种人希望自己智商超群精明强干却希望别人纯朴憨厚关心他人。我大概就是这种人,我自愿成为一个南京人,至今已经做了十几年,越做越有滋味。

    除了冬夏两季的气候遭到了普遍的埋怨,南京几乎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地方。南京街道上的华盖似的梧桐无与伦比(南京人溺爱这些树,春天你可以看见许多骑自行车的人在头上、身上拍打那些树上飘下的茸毛,表情却无怨无恨)。

    南京的中山陵是一种王尊地位。当你登临中山陵最高处极目四眺,方圆数里之内一片林海,你会发现这个城市之美不同凡响,紫金山与长江使南京永远受到了山水的孕育。东郊的林海则是一只巨大的绿色的枕头,每天夜里它对着太平门耳语一声,睡吧,南京,南京就睡了;每天早它对着中山门说,醒来吧,南京,南京就醒来了。

    着急不是南京人的性格,虽然南京人说话听上去显得很着急。这几年人人都想发财,南京人也想得慌,但是他们因为不着急,许多事就比别的地方慢半拍。当南京人去外地淘金发现别人生产假货劣货大发其财时,他们伤心地意识到作为一个南京人是发不了那种大财的,他们于是就想发小财。他们想还是回家做盐水鸭,反正南京人吃盐水鸭吃不够,即使卖不掉也没关系,反正自己也吃不够。

    南京人也符合我对人群的理想,所以我在南京一直生活得自得其乐。今年夏天的某一天,忽然游兴大发,想到在南京这么多年,许多朋友嘴里的幽美之地还没去过,就携妻子女儿往东郊而去。因为不是假日,游人寥寥,一家人从藏书阁小径进入百年树荫,一路探幽至灵谷寺,途中不闻人声但闻鸟语流泉,心中便有一种奇异的甜蜜感觉,好像这个地方是自己家的,好像是自己向自己炫耀了一件宝物,结果自己很满足,也很幸福。

    也许这很自然,一个人如果喜欢自己的居住地,他便会在一草一木之间看见他的幸福。多少人现在生活在别处,在一个远离他生命起源的地方生活着,生活得没有乡愁,没有哀怨,生活得如此满足,古人所谓错把异乡当故乡的词句大概也就源于此处吧。

    (选自苏童散文集《活着,不着急》,2019年中信出版社,有删减)

    1下列关于南京人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南京人纯朴憨厚,能够关心他人。

    B.南京人说话着急,人也精明能干。

    C.南京人喜欢梧桐,也能宽容梧桐。

    D.南京人善良实在,不喜弄虚作假。

    2散文叙事常在传达独特情感体验的同时抒发深刻的人生感悟,小武觉得作者叙述湖边洗手这段经历意味深长,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3品读(甲)(乙)两句中的逗号,完成批注栏里的问题。

    逗号使用

    批注

    (甲)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 很好吃。

    (汪曾祺《昆明的雨》)

    连用四个逗号,有何表达效果?

    (乙)东郊的林海则是一只巨大的绿色的枕头,每天夜里它对着太平门耳语一声,睡吧, 南京,南京就睡了;每天早晨它对着中山门说,醒来吧,南京,南京就醒来了。

    把方框里的逗号换成叹号,可以吗?

     

    4散文标题往往富含情味。小玄认为“错把异乡当故乡”中“错”为“犯错”,作者是“错”中有悔;小武则认为这“错”应理解为“错觉”,作者是“错”中有乐。你赞同谁的理解,说说理由。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作文

    破晓微光划破黑暗,让我们看到希望、萤火微光汇成星河,让我们看到力量。伟大出自评凡世间每一点微小的努力和付出都值得被铭记。你的生命是否也曾被一束微光照亮?又或者,你是否也曾成为过别人生命中的微光?

    请以《微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③卷面整洁,书写工整;④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