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绯红(fěi) 发髻(jì) 匿名(nì) 不逊(xùn)
B. 诘责(jié) 瞥见(piē) 吹笙(shēng) 眼翳(yì)
C. 黝黑(yōu) 粗糙(cāo) 穹顶(qióng) 锃亮(zèng)
D. 骤雨(zhòu) 窒息(zhì) 吹嘘(yū) 轮廓(kuò)
2、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一文,叙写了当地几个医生为“我”父亲治病的情形,医生开的药方里常有奇特的药引。
B. 《回忆我的母亲》选自《朱德选集》,作者朱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C.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他贬官黄州期间。
D.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是一则通讯,毛泽东及时报道了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的情况,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徐千同学匠心独运,勤学苦练,很快学会了骑自行车。
B. 中学生使用手机,不但浪费时间和金钱,而且严重影响身心健康,这并非危言耸听。
C. 为了全村人致富,村干部整天上窜下跳,忙得不亦乐乎。
D. 在读书汇报会上,李文同学引经据典,断章取义,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4、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打扫路边的落叶,不能妙手偶得,应该用扫帚扫。
B.爸爸和妈妈的话让他张目结舌,不知所措了。
C.那几棵柏树被修剪得惟妙惟肖,形状相同。
D.大声吵闹的他给周围的同学以鹤立鸡群之感。
5、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中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④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⑤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⑥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2)默写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更令人惊叹的是它筑巢时使用的材料。它的那张床垫可谓形状怪异,由一堆乱七八糟的羽毛、线毛、破棉絮、麦秸等组成,这就需要有一个固定而又平展展的支撑物来支撑。这种困难对它来说,简直是小事一桩,它会想出一个大胆的方案来:它打算在树梢上仅用三四根小枝丫作为依托,搭窝筑巢。它的这个窝巢悬于半空中,摇摇晃晃的,要想让它不掉下来,可得具有高超的建筑技艺呀!它必须掌握编织技艺中的整经工、篾匠和织布工的绝技,它成功了,它所搭建的窝巢很牢固,不会掉落下来。
以上文段出自法布尔的《昆虫记》。全书共有__________卷。该书中作者对于昆虫的形态、习性、________、繁衍和死亡的描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文段中的它是指____________。
8、成长与成功
①当我们说一个人成长了,通常意义上不是指他的身体长高了,或者年龄长大了,而是指他在精神和思想层面更加成熟了。成长,意味着一个人的思想更加丰富、心灵更加充实、能力不断增加、经验日益丰富、意志更加坚强、个性更加圆润。而停止成长,则意味着一个人停止了对思想和精神境界的追求,就像一棵树的树枝不再伸向天空,没有了触摸蓝天的渴望。
②很多人在看待人生时都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更加看重成功,而常常忽略成长。成功是什么?按照世俗的定义,当一个人在社会上取得了财富、名誉和地位时,我们就说这个人成功了。但事实上,这一成功的定义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因为从本质上讲,成功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一个人成长的自然结果。成功不是某种静态的东西,可以守株待兔地等来;那些唾手可得的成功,与其称其为“成功”,不如叫做“运气”,人们看待成功,未免过于简单粗暴:只看结果本身,而不去探索产生结果的路径。成功是怎么来的?是通过自身艰苦卓绝的努力得来的。从本质上讲,成功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一个人成长的自然结果。
③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五岁时,指物作诗立就,然其父未能关注其成长,满足于邑人的“宾客”之道,“钱币”之诱,“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十多年后,天赋超人的方仲永“泯然众人矣”。而居里夫人,几十年如一日,埋头科学研究。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依然沉醉于科学的世界,“像一个小孩儿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将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对未知的探寻之中,经验日益丰富,意志更加坚强,再次获得诺奖的垂青。由此可见,持续不断的成功就是一路成长的必然结果。
④追求成长,让成功成为成长的必然结果——这就是通往成功的最正确的道路。所谓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耕耘是不断的成长,收获是必然的结果。如果我们只向往结果,而忽略成长,必然拔苗助长,最后枯萎而死。我们都见过飞舞的蝴蝶,在展翅飞翔的一刻,它是如此美丽,但请别忘了,在美丽的背后,它曾经有过毛毛虫的爬行、织丝成茧的辛劳、黑暗中的等待,以及破茧化蝶的痛苦。
(有删改)
【1】围绕“成长与成功”,全文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
【2】作者在第③自然段中是怎样进行论证的?请简要分析。
9、题目:我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
要求:(1)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30行);(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