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不修边幅 海阔天空 风云变换
B.袖手旁观 平易近人 担惊受怕
C.相辅相成 添衣无缝 名副其实
D.挑拔离间 光明正大 川流不息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多年后的今天,他终于回到了故乡----这个令他魂牵梦萦的地方。
B. 过了年,他猛地长起个儿来了,衣服总是捉襟见肘的。
C. 有些同学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就成天泡在个人情绪里头,唉声叹气,怨天尤人。
D. 小镇上的文庙,只剩下断壁残垣,成为鸟兽栖聚之地。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对年龄有不同的叫法,如七八岁换牙的孩童称为“始龀”,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称为“弱冠”,八九十岁的老人可称为“耄耋”老人。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通史,作者是西汉的司马光,鲁迅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周亚夫军细柳》就选自《史记》。
C.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纪实散文,描述了在家庭遭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通过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感恩之情。
D.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笔下的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作家,他的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4、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B.他的恐吓威胁是很少见诸行动的,通常只是张牙舞爪,装模作样罢了。
C.自从上次聚会之后他就销声匿迹了,我们谁都找不到他。
D.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旅 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①。
寒灯思旧事,断雁②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③,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注】①悄然:这里是忧郁的意思。②断雁:失群之雁。③侵晓:破晓
【1】下面对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第二句写忧郁之离愁,凝固不动。
B. 第五句突出归家之梦时间的短暂。
C. 第六句突出家书到达时间的久远。
D. 最后两句写作者在烟月朦胧的沧江上看旅馆门外拴着的渔船,表现诗人对渔夫命运的关切。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是一首抒发羁旅之愁的诗。
B. “寒灯思旧事”一句中的“寒”字是为了表现了诗人居旅馆时天气寒冷。
C. “断雁警愁眠”中的“断”写出了失群大雁的孤寂,同时又是诗人内心孤独寂寞的体现。
D. “凝情自悄然”中的“凝”写愁绪之沉重。
6、古诗文名句填空。
(1)千里之行,_______。(《老子》)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崔颢《黄鹤楼》)
(3)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6)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7)祖国的山川大地,处处让人想起先贤的名篇佳句。在西北行走,你可以领略到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奇异壮美的边塞风光:来到荆门,你可以欣赏到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壮阔雄浑的山水景致。
7、请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片段一】
ㅤㅤ它的确是建造巢穴和经营家庭方面的超群出众者,在所有昆虫中,只有它会拥有固定的家庭……在选择住宅时,它不喜欢把偶然碰到的天然的隐蔽场所当作家。它在为新家选址时总是非常谨慎。它喜欢排水条件优良,并且有充足阳光照射的地方。它要求自己的别墅的每一点,从大厅到卧室都必须是自己亲手挖掘的。
【片段二】
ㅤㅤ这个人见人爱的小东西,为了表达生活的欢乐,竟然在屁股上面挂了一只小小的灯笼。炎热的夏夜里,没有人没见过它的。古代希腊人把它称之为“朗皮里斯”,意为“屁股上挂灯笼者”,法语中则称它为“发光的蠕虫”。其实,萤火虫绝对不是什么蠕虫,即使是从外表上来看,它也不像蠕虫。它有6只短小的脚,而且十分明白如何使用自己的脚。它是可以用小碎步奔跑的昆虫。雄性萤火虫发育完全后,如同真正的甲虫一样,长着鞘翅。但雌性萤火虫却无此造化,享受不到飞翔的快乐,终身保持着幼虫的形态。不过,雄性萤火虫在尚未到达交尾期之前,形态也是不完全的。即使如此,称它为“蠕虫”也是不恰当的。法国有句通俗语,叫“像蠕虫一样一丝不挂”,用以形容身上未穿任何保护性的衣物,但是,萤火虫可是穿着衣服的,就是说它有略为坚韧的外皮,而且它还有斑斓的色彩,身体呈棕色,胸部呈粉红色,环形服饰的边缘还点缀着2个红红的小斑点。这哪儿会是蠕虫呢?
(1)《昆虫记》这本书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①“_________ ”的美誉,片段一中的“它”是②_________。(昆虫名)
(2)阅读科普作品要关注艺术趣味,体会科学精神。鲁迅先生认为《昆虫记》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请在上面两个片段中任选一个,结合选文内容简要说说其“有趣”或“有益”体现在哪里?
8、阅读《成为你自己》,完成下面小题。
成为你自己
周国平
①童年和少年是充满理想的美好时期。如果我问你们,你们将来想成为怎样的人,你们一定会给我许多漂亮的回答。譬如说,想成为拿破仑那样的伟人,爱因斯坦那样的大科学家,曹雪芹那样的文豪等等。这些回答都不坏,不过,我认为比这一切都更重要的是:首先要成为你自己。
②姑且假定你特别崇拜拿破仑,成为像他那样的盖世英雄是你最大的愿望。好吧,我问你:就让你成为拿破仑,生长在他那个时代,有他那些经历,你愿意吗?你很可能会激动得喊起来:太愿意啦!我再问你:让你从身体到灵魂整个儿都变成他,你也愿意吗?这下你或许有些犹豫了,会这么想:整个儿变成了他,不就是没有自己了吗?对了,我的朋友,正是这样。那么,你不愿意了?当然喽,因为这意味着世界上曾经有过拿破仑,这个事实没有改变,惟一的变化是你压根儿不存在了。
③由此可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还是他自己。无论他多么羡慕别的什么人,如果让他彻头彻尾成为这个别人而不再是自己,谁都不肯了。
④也许你会反驳我:你说的真是废话,每个人都已经是他自己了,怎么会彻头彻尾成为别人呢?不错,我只是在假设一种情形,这种情形不可能完全按照我所说的方式发生。不过,在实际生活中,类似情形却常常在以稍微不同的方式发生着。世上有许多人,你可以说他是随便什么东西,一种职业、一种身份、一个角色,或别的什么,惟独不是他自己。如果一个人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是为外在的事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在生活,那么,说他不是他自己就一点没有冤枉他。因为确确实实,从他的头脑到他的心灵,你在其中已经找不到丝毫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了,他只是别人的一个影子或事务的一架机器罢了。
⑤那么,怎样才能成为自己呢?这是真正的难题,我承认我给不出答案。我还相信,不存在一个适用于一切人的答案。我只能说,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真切地意识到他的“自我的宝贵”,有了这个觉悟,他就会自己去寻找属于他的答案。在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都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正像卢梭所说的,上帝把你造出来后,就把那个属于你的特定的模子打碎了。名声、财产、知识等等都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你对人生的独特感受是没有人能够替代的。你死之后,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再活一次。如果你真正意识到这一点,你就会明白,活在世上,最重要的就是活出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来。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衡量的标准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对积极人生的独特领悟和坚守。坚持这一标准,你的自我才能闪放出个性的光华。
⑥在历史上,每当世风腐败之时,人们就会盼望救世主出现。其实,救世主就在每个人的心中。耶稣是基督教徒公认的救世主,可是连他也说:“一个人得到了整个世界,却失去了自我 ,又有何益?”这一句话值得我们永远牢记。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运用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④段中“你在其中已经找不到丝毫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了”这句话中的“丝毫”能删去吗?为什么?
【4】说说你对结尾中“一个人得到了整个世界,却失去了自我 ,又有何益?”的理解,并思考如何才能成为你自己。
9、题目:这里也有乐趣
作文要求:①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写一篇记叙文;
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不少于600字;
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