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雅安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整整花了十年心血,左思终于完成了《三都赋》。

    ②陆机听了不禁嘲笑左思自不师恩力,说即使费力写成,也一定毫无价值。

    ③西晋文学家左思受张衡《两京赋》的启发,决定撰写《三都赋》。

    ④左思用行动证明:成功来自于认益智目标,持之以恒。

    ⑤左思毫不气馁,他广泛查了解,大量是收集资料,然后专心致志,奋力写作,反复修改。

    A.③②⑤①④

    B.④③⑤②①

    C.③①②⑤④

    D.②③⑤①④

  • 2、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昨天开始,一直在下雨,所以这件事被耽搁了。”这句话中“从”是介词,“一直”是副词,“所以”是连词。

    B.“不以为然”的意思是不放在心上,不在乎。

    C.“锋芒毕露”的“毕”是“全部”的意思,“锲而不舍”的“锲”是雕刻的意思。

    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句话运用“互文”的手法,指意思相互交错、补充。

  • 3、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朝花夕拾》是作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小说集。

    B.“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官员的调动,有升有降,“左迁”指升职。

    C.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愚、敝、鄙、子”等,称对方父母为“令尊,令堂”,对尊长者的称谓有“先生、大人”等。

    D.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世说新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许多广为流传的成语典故都出自此书,如:咏絮之才。

  •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chén     轻怕重(niān

    B.   晕(xuán 恿(sǒng   不齐(

    C.戒(chéng qiè   职(chèn   畏罪逃(qiǎn

    D.   huo   护(   不经(dàn

  •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句中有两组反义词,即:虚心—骄傲,进步—落后;从感情色彩来讲,“虚心”和“进步”属于褒义词,“骄傲”和“落后”属于贬义词。

    B.“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句中“凌乱”、“强壮”都是形容词,“我”、“爸爸”都是代词,“一步”是数量词。

    C.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诫子书》是他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以教诲与劝勉的方式,表达了对儿子的深切期望,对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颇具警示作用。

    D.《狼》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作品,课文写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较量,文笔简练,情节曲折。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刀下,说明恶势力终将自取灭亡。

  •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憎(wù) 粗(zhuō)补(jiào) 锋芒毕(lòu)

    B.咀(jué)云(bìn) 午(shǎnɡ) 气冲牛(dǒu)

    C.呜(yè) 澎(pài) 胸(pǔ) 为人知 (xiǎn)

    D.育(bǔ) 古(ɡènɡ)红(yān) 乎不同(jiǒnɡ)

  • 7、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班主任刘老师根据参加竞选的同学的特长安排班干部,让他们各得其所

    B.历史上曾经人来人往的丝绸之路,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C.我们班的男女同学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庆祝大会的会场。

    D.得到奶奶安然无恙的消息,小明喜出望外,急忙赶回家去。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节选自蒲松龄《狼》)

    [乙]凡与敌战,若敌众我寡,地形不利,力不可争,当急退以避之,可以全军。法日:“知难而退。”

    (节选自刘伯温《百战奇谋》)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屠大   窘:______

    (2)担持刀   弛:______

    (3)意甚   暇:______

    (4)方悟前狼假  寐:______

    (5)当急退以之  避: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若敌众我寡,地形不利

    3甲文中,屠户从妥协退让到御狼、杀狼,除了屠户的勇敢警觉之外,还具备了什么条件?从乙文中可推断作者认为具备怎样的条件才能与敌人争胜?

    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

    主题

    古诗文名句

    思乡

    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化曲成诗,用“______,②______”来表达游子的无限乡思。

    进取

    只有勇于攀登,才能把困难踩在脚下。杜甫在《望岳》中用“______,④______”表达自己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登高望远,用“______,⑥______”表达自己大无畏的精神和远大的政治理想。

    爱国

    《木兰诗》中用互文手法表现将士们投身战斗持久且悲壮的诗句是“______壮士十年归”;杜牧在《泊秦淮》中把对历史的咏叹与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起来感慨家国兴亡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刘白羽的《芦花荡》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黄河之水天上来

    刘白羽

    ①细雨蒙蒙的秋天,我从北京乘飞机到兰州,机上即兴吟诗一首:“十年未可乘长风,一羽凌霄上碧空。拂去云烟十万里,来看黄河落日红。”

    ②不过,说实在话,兰州的黄河令我失望。黄河在我记忆中永远是奔腾呼啸的激流啊!第一次给我的印象特别深。那是四十年前了,我从风陵渡口眺望黄河,滚滚狂涛冲着巨大冰排,万雷轰鸣,天崩地裂,一泻而下,那是何等惊心动魄的气概呀!兰州的黄河未免太安逸平静了。

    ③到兰州后,一连落了几日雨。一个下午,我静静地望着窗外那巍然耸立着的碧森森的皋兰山,这整个窗口就像给烟雨笼罩着的湿蒙蒙绿茫茫的一幅画。一阵惊喜微微颤过心头,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画呀!的确,生活有如迂回曲折的画廊,一下是幽深的峡谷,一下是开阔的原野,谁知当我埋怨兰州的黄河平淡无奇的时候,就在离兰州不远的地方,黄河向我显示了雄美壮观的景象,这就是刘家峡。

    ④霁雨初晴,西北高原阳光格外灿烂。也许是延安生活在我心中的再现,我总觉得空中响着牧羊人的嘹亮歌声。汽车时而穿行于碎石如斗的山谷之中,时而奔驰在辽阔的高原之上。远望刘家峡,层峦叠翠、静谧安详,谁料汽车转折而下,驶到刘家峡电站大坝底下的时候,突然冲入滂沱大雨之中。我非常惊讶,天上晴空万里,哪儿来的暴雨呢?我下车转身一看,怔住了,我看到的是什么?如乌云乱卷,如怒火,如狂飙。这些乌云先是从下面向上喷射,喷到半空,又跌落下来,化成苍苍银雾。这一卷云雾,给阳光照得闪亮,又飞上高空。乌云白雾,上下翻腾,再向上,如浓墨,如淡墨,像核爆炸时的蘑菇云,直耸高空,巍然不动,这场景真是有点惊人。原来接连落了几天雨,水位陡增,水电站提起溢洪道的一扇闸门,刚才所见,就是黄河之水从溢洪道喷射而出的情景。我再举首仰望,只见峻岩壁立,万仞摩天,峡谷之内,烟雾缭绕,浪花飞溅,发出千万惊雷的轰鸣。我到坝顶俯视,才看清黄河有如无数巨龙扭在一起飞旋而下,在窄窄两山之间,它咆哮,它奔腾,冲起的雪白浪头比岸上的山头还高,是激流,是浓雾,旋卷在一起,浩浩荡荡,汹涌澎湃,远去,远去,再远去,整个黄河都为白烟银雾所笼罩。

    ⑤可是没有料到,我真正一览黄河的雄伟神姿,是在从乌鲁木齐飞回北京的飞机上。起飞时,眼前一片飞云骤雨,升上高空,忽然一道灿烂阳光透过舷窗射在我脸上,急忙向下看,云雾里巍然耸立着雪峰,自得如同冰霜塑出的,像是那里刚刚落过一阵大雪,这是何等雄伟的冰雪海洋啊!

    ⑥飞机继续上升,下面出现了莽莽云流,向后飞速驶去,望眼所及之处,有一道整整齐齐的白云线,云线上悬着一条蓝天。飞机再上升,下面完全是旋卷沸腾的云海怒涛了。

    ⑦又过了一段时间,云海忽然逝去,下面展现出一望无际的深褐色大地,阳光从上面像千万道聚光灯照射下去。一种出乎意外的梦幻般的奇景突然出现了。我想一个人一生一世也许只能见到这样一次吧!在这茫茫大地之上有一条蜿蜒盘旋的长带。这个长带有的段落是深黑色的,有的段落是银白闪光的。开始我茫然,不知道这是什么,仔细看时,才知道是黄河。这苍莽无垠的母亲大地呀,是它的乳汁,从西北高原喷涌而出,哺育着千秋万代子子孙孙。它纵横奔驰,呼啸苍天。这条浩荡的黄河,一下分散做无数条细流,如万千璎珞闪烁叙忽;一下又汇为巨流,如利剑插过深山。多么辽阔无际的西北高原哪!高原上空,无数美丽的发亮的银白色云团,飘忽闪烁,如白玫瑰随风飞舞。这时,那一曲牧羊人的歌声又嘹亮地响起,不过,这一次它不是在空中,是从我心中飞出,飞下长天,飞下黄河,随着惊涛骇浪而飞扬,而回荡。

    【1】作者在刘家峡和飞机上都感受到了黄河的雄伟壮观,但情感不尽相同。在刘家峡是________,在飞机上则是____________

    【2】请简要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

    【3】文章以“黄河之水天上来”为标题好在哪里?

  •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坐在艾烟里的母亲

    牧徐徐

    出差正好路过老家,虽然已是晚上八点多了,我还是想来个“突然袭击”,回家看一眼母亲。

    一起出来的同事把我送到村口,然后自己留在车里说:“回来一次不容易,跟老妈妈多待一会,我睡在车里等你。”我感激地向他点了点头,然后朝村里走去。

    借着月光,我摸索着到了自家的屋前。可刚到门口,便闻到一股呛人的烟味,我赶紧敲门,但却无人应答。

    “不会是家里失火了吧?”我连忙扒开门缝,眯上一只眼,朝里面看——屋内,灯光昏暗,而且有一股很浓的烟雾。再仔细一看,浓烟之中竟然坐着一个在打盹的人,正是母亲。在她的腿下面,放着一大堆“半燃半灭”的枯枝叶。

    我一边使劲地摇晃着门,一边大声叫着“妈,妈……”母亲这才猛地惊醒了过来,连忙给我开门。

    对于我的突然到来,母亲既惊又喜,“我,我,我在用艾叶熏腿……”母亲有些慌张地回应道。

    “腿上的关节痛又犯了?”我忙问道,“去年寄给您的进口止痛膏药,您不是说贴过很管用,腿早就不疼了吗?”

    “是管用,但天一冷不贴就又痛了。”母亲吞吞吐吐地说,“我舍不得贴,多贵呀,十多元钱一张。用艾叶熏一下,也能止痛的。”

    我听后生气地问:“有什么舍不得的?贴完,我再帮您买。再说,您要是真想用艾叶灸,那也得去中药店里买制作好的艾条卷呀,哪能自己烧这么一大堆艾叶。”

    “药店里的艾条得花钱买。”母亲反驳道,“钱得省着用。”

    “钱重要,还是命重要?”我气愤地说,“这浓烟对身体有伤害不说,倘若失火了,可怎么办?”

    “不会的……”母亲虽然嘴上不服输,但能看出来她已经认识到自己做法的不妥。

    艾叶枝是母亲在端午时从山上砍回来,然后晒干,以便在冬季关节痛时,点燃焚熏的……

    清理完艾叶枝后,我来到村口,告诉同事让他先回去,并帮我请个假,“今晚我要住在老家,明天带母亲去医院……”

    如果这次不是来了个“突然袭击”回家,我是怎么也不会知道母亲居然用这种方式来给自己治关节痛,她一直都在电话里骗我说,腿已经不痛了,让我安心工作……

    一生勤俭节约,只为能把儿女们培养成人、成才,可等孩子们成才,远走高飞后,她还只愿待在乡下,并依然独自过着勤俭节约的生活,不愿让儿女们为她多花一分钱,为此甚至不怕坐在半燃半灭的枯枝叶中,任呛人的烟雾一点点侵蚀自己日益苍老的身体。

    (选自《读者》2017年夏季卷合订本)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记叙了一件怎样的事情。

    2选文的线索是什么?

    3文章朴素的语言里情感丰富。请品味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所蕴含的情感。

    (1)对于我的突然到来,母亲既惊又喜,“我,我,我在用艾叶熏腿……”母亲有些慌张地回应道。

    (2)“钱重要,还是命重要?”我气愤地说。

    4假如把文题改为“说谎的母亲”好不好?为什么?

    5有读者认为,在文章结尾处加上一个精炼的语段,才能把文章表达得更全面。如果你来加,你会写点什么?(不超过30个字)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文采展示

    请以《想做你的朋友》为题,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不得少于600字。

    提示:这里的“你”,可以是亲近的、仰慕的人,可以是大自然的景物,还可以是内心深刻的理解、尊重、快乐……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