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文)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的一项是( )
A.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C.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D.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眼翳(yì) 诘问(jié) 粗拙(zhuō) 模样(mó)
B.伛偻(yǔ) 憎恶(zèng) 哀悼(dào) 滞笨(zhì)
C.震悚(sǒng) 骷髅(kū) 晌午(shǎng) 强笑(qiáng)
D.胸脯(pú) 凹凼(dàng) 门槛(kǎn) 疮疤(chuāng)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
B.诗歌写得有味道,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认识、艺术修养的高矮决定的。
C.诗诗同学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出类拔萃,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
D.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特别缺乏的,不是聪明,而是努力不够,意志不坚。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B.散文诗既称之为“诗”,自然就要有诗的情绪与想象,就要像诗一样精粹、凝练,就要像诗一样分行与押韵。《金色花》就是一首散文诗。
C.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等。
D.“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不惑”代称四十岁,“不惑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
5、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短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溪流一出来,便宣告了它的生命,寻着自己的道路要流动了。正因为寻着自己的道路,它的步伐是艰辛的。然而,它从石板上滑下,便有了自己 ;它从石崖上跌落,便有了自己 ;它回旋在深潭之中,便有了自己 。
A.白练般的颜色 不可测的深沉 铜的韵味的声音
B.不可测的深沉 铜的韵味的声音 白练般的颜色
C.铜的韵味的声音 白练般的颜色 不可测的深沉
D.铜的韵味的声音 不可测的深沉 白练般的颜色
6、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著作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该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
B.王维又叫王摩诘,杜甫又称杜子美,韩愈也称韩昌黎,都是唐代作家,都是以诗人的字命名的。
C.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了一种文体。如《陋室铭》。
D.报刊杂志、雄伟壮丽、表扬鼓励、深受感动、改革开放、热烈粗犷等都是并列短语。
7、下列成语谜的谜面与谜底不对应的一项是( )
A.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形影不离
B.千山鸟飞绝 —— 鸦雀无声
C.南郭先生吹竽 —— 津津有味
D.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 各得其所
8、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公亦以此自矜 以我酌油知之
B. 汝亦知射乎 尝射于家圃
C. 睨之久而不去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 公亦以此自矜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的正确意思是 ( )
A. (卖油翁)见陈尧咨在射箭,微微地点着头替他数靶数。
B. (卖油翁)见陈尧咨射出的箭十只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头赞许他的射技。
C. (卖油翁)见陈尧咨射出的箭十只能中八九支,不禁点头称赞。
D. (卖油翁)见陈尧咨射箭很准,点头示意。
【3】用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 就可以概括本文所说明的道理。
【4】从文章中可以看出,陈康肃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9、下面是鲁迅先生的一句诗,请写出下一句。
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草莓
①时值九月,但夏意正浓。天气反常地暖和,树上也见不到一片黄叶。葱茏茂密的枝柯之间,也许个别地方略见疏落,也许这儿或那儿有一片叶子颜色稍淡;但它并不起眼,不去仔细寻找便难以发现。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拔的槲树生意________,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念。农村到处是欢歌笑语。秋收已顺利结束,挖土豆的季节正碰上艳阳天。地里新翻的玫瑰红土块,有如一堆堆深色的珠子,又如野果一般的妖艳。我们许多人一起去散步,兴味________。自从我们五月来到乡下以来,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________是那样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
②我们漫步田野。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我把它含在嘴里,它是那样的香,那样的甜,真是一种稀世的佳品!它那沁人心脾的气味,在我的嘴角唇边久久地不曾消逝。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③此刻我才察觉到早已不是六月。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我以为一切都没有变,其实只不过是一种幻觉!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那时,树木是另一种模样,我们的欢笑是另一番滋味,太阳和天空也不同于今天。就连空气也不一样,因为那时送来的是六月的芬芳。而今已是九月,这一点无论如何也不能隐瞒。树木是绿的,但只须吹第一阵寒风,顷刻之间就会枯黄;天空是蔚蓝的,但不久就会变得灰惨惨;鸟儿尚没有飞走,只不过是由于天气异常的温暖。空气中已弥漫着一股秋的气息,这是翻耕了的土地、马铃薯和向日葵散发出的芳香。还有一会儿,还有一天,也许两天……
④我们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还像那时一样戴着桃色眼镜观察世界,还有着同那时一样的爱好,一样的思想,一样的情感。一切都没有发生任何的突变。简而言之,一切都如花似锦,韶华灿烂。大凡已成为我们的禀赋的东西都经得起各种变化和时间的考验。
⑤但是,只须去重读一下青年时代的书信,我们就会相信,这种想法是何其荒诞。从信的字里行间飘散出的青春时代呼吸的空气,与今天我们呼吸的已大不一般。直到那时我们才察觉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时光,都赋予了我们不同的色彩和形态。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当然,今天我们还很年轻——但只不过是还很年轻!还有许多的事情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办。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青春岁月之后,到来的是成年期成熟的思虑,是从容不迫的有节奏的生活,是日益丰富的经验,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性的大厦的落成。
⑥然而,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返了。它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漫进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
【1】根据语境,将“依然”“酣然”“盎然”填入第①段的横线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草莓”的含义有别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
B.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C.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
D.它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漫进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
【3】请根据上下文,具体说说第⑤段中“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的内容。
“有所剥夺”的是________
“有所增添”的是________
【4】文章第①段描写了秋天的景色,其特点是________,从行文思路看,这段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是_________。
【5】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拔的槲树生意________,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念。
11、课内现代文阅读。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甲)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乙)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选文中的第一句话在全段中起什么作用?
【2】作者按照空间顺序描述了山上的小雪,请将几个显示作者观察顺序的词写下来。
【3】一位同学在读书过程中,圈画出了甲乙两处文字。请你从中任选一处,对其做出批注,表达你的理解、赏析或感悟。
【4】如果朗读课文,“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应把重音放在哪里?说说这样设计朗读的理由。
12、按要求写作。
一本书,可以是一把钥匙,带领你走进文学的殿堂;一幅画,可以是一把钥匙,引领你推开艺术的大门;一首歌,可以是一把钥匙,打开你心灵的枷锁;一句话,也可以是一把钥匙,化解你心中的困惑与烦闷……每把钥匙都对应一扇门,每个人都会在成长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把钥匙。
请以“找到了我的那把钥匙”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果需要,用“×××”代替;③书写工整,卷面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