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年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北京市专用)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美国教育家斯金纳曾有过一句名言: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所谓“剩下来的东西” 就是自学的能力,  是举一反三或无师自通的能力。大学  “职业培训班”,件一个让学生适应社会、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平台。在大学期间,学习专业知识 很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学习独立思考的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样,大学毕业生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

     

    A

    其实

    不是

    而是

    虽然

    B

    也就

    不只是

    也是

    当然

    C

    其实

    也就

    不是

    而是

    固然

    D

    不仅是

    还是

    纵然

    A.A

    B.B

    C.C

    D.D

  • 2、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以归纳字音,探求声韵源流为主要内容的韵书是(  )

    A. 《说文解字》   B. 《尔雅》

    C. 《广韵》   D. 《史籀篇》

  • 3、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微博”“幸运”“草根”“海潮”都属于名词。

    B. 短语“天宫一号”“物价上涨”“参加考试”与“穿越沙漠”的结构相同。

    C. “他战胜了古老的法典、陈旧的教条。”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他战胜了法典、教条。”

    D. “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这两句诗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让人感受到“雨”温柔可亲的形象。

  • 4、我国第一所创办国学研究机构的大学是(       

    A.东南大学

    B.清华大学

    C.厦门大学

    D.北京大学

  • 5、下面对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捧袂(这里)   敢鄙怀(完)

    B. 九月(在)   序(顺序)三秋

    C. 旷其盈视(满眼)   躬逢饯(胜利)

    D. 舸舰弥津(满渡口)  千里逢迎(迎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失忆

    余显斌

    娘由于小脑萎缩,记忆力就开始一天天衰退,以至于現在,几乎忘记了一切。他自己又在外面忙着生意,整天不是塞北,就是江南的,到处奔波。照顾的任务,就落在老婆肩上。

    老婆待娘,就如对待他们的孩子一样。老婆经常对他开玩笑:“我啊,带着两个小孩。”可是,就这,老婆仍背着个不孝的名声。

    随着娘失忆越来越厉害,有个毛病竟慢慢凸显出来,每次吃饭的时候,如果发现饭桌上有小黄鱼,娘就一定会悄悄拿了,装进自己的衣兜。因此,大家都背后纷纷议论老婆:“家里那样富有,咋就舍不得给老人吃?”

    老婆为此,很是委屈,对他道:“你劝劝吧”他长叹一声,他劝得还少吗?每一次,他一动,就如小学生一样,一副知错就改的样子,让他看着心疼。过后,娘仍藏小黄鱼。

    他不想再这样,再这样,对自已的心是一种伤害,让老婆背着忤逆的名声也不公平。他坐下来喝着茶,仔细想着办法,随后眼睛一亮,笑了。

    几天后,他回到家,提着些小黄鱼。娘蹒跚着迎出来,一见小黄鱼,眼睛就亮了。他对笑着说:“娘,给您做油炸小黄鱼,好不好?”笑着说好。娘说话的时候,口水流了下来。他忙拿出纸巾,给娘擦了。

    老婆也出来了,笑着对娘说:“您儿子多孝敬。娘满意地点着头。那一刻,娘的脸上铺满阳光。

    老婆做得一手好茶饭。老婆曾得意地对他道:“要管住老公,先得管住老公的胃。”老婆做的油炸小黄鱼,更绝,表面金黄焦脆,泛着一种油亮的颜色。筷子一拨,里面的肉白嫩嫩的,进嘴就化。老婆说:“娘牙不好。”说着,拿了一个小黄鱼,将里面的鱼刺一根根拔了,将鱼肉放在娘面前的碟子里道:“娘,你吃。”

    娘点着头,用筷子夹着。这时,他们都转过眼,望着别处,当然,眼角仍然悄悄睄着娘。娘望望他们,见没注意自己,果然伸出手,悄悄拿起一个小黄鱼,准备收藏起来。

    他和老婆已经商量好,等的就是这个机会,忙回过头,望着娘的手。

    娘尴尬一笑,手停在空中。

    他埋怨着道:“娘,你咋又这样啊?”

    娘低着头,如犯错的小学生一样,轻声道:“娘以后不了。”

    老婆如对孩子一样问道:“娘,你是想留着吃吗?”

    娘摇着头,表示不是的。

    他猜测道:“娘,你……是留给我吃的?”

    娘仍摇着头,表示不是的。许久,她说:“你吃的好着呢,我放心了。”

    他和老婆对望一眼,老婆再次轻声问:“那……你这样是干啥啊?”

    娘过了许久,轻声道:“给春生留着。他走时说了,娘,给我留着小黄鱼,我回来吃好不。”

    老婆不知娘说的什么,回过头,疑惑地望着他。这一刻,他热泪盈眶,难以自己,一件童年往事,倏地凸显眼前:一个六岁的小男孩,背着书包,看着娘手里提着的小黄鱼,嘎嘎乐着说:“娘,给我留着小黄鱼,我回来吃好不?”小男孩走后,再也没有回来,被一场干河水冲走。

    那个名叫春生的小男孩,是他的弟弟,比他小一岁。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那一双大大的眼睛,还有那嘎嘎的笑声,早已在他忙碌的记忆里失去,甚至全然没了影子。

    对于这件事,这个人,他已几乎失忆。

    可是,在一个已经失忆的老人脑中,那双眼睛,那个稚嫩的声音,还有那句话里的每一个字,都那样清晰,从未消失。

    老婆听后,也泪流满面,对他说:“让娘藏吧,别人要说不孝顺,就让说去吧。”

    (节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22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老婆待娘如孩子,却背上不孝的骂名,很是委屈,就跟他商量出一个劝娘的办法,却引出伤心的往事。

    B. “那一刻,娘的脸上钳满阳光”这句神态描写,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娘的快慰心理。

    C. 小说采用了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自由灵活地讲述了一个关于母爱、关于亲情、关于孝德的动人故事。

    D. 本文语言朴素无华,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故事情节简单,却能平地起波,直抵肺腑,催人泪下。

    2小说中两次写到人物眼睛“亮”了,请分别简要分析。

    3小说标题“失忆”耐人寻味,请结合作品加以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当代青年要攀登知识和创新的高峰,就离不开不言苦、不畏难的进取精神,既要志向远大,也要意志坚强,如《论语·泰伯章》中曾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李白以殷切的语气询问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他对友人西行道路艰难的担忧。

    (3)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以“折柳”这种极具东方韵味的方式送别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让人想到了古诗词常以“柳枝”寄情,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古诗文默写,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述而》)

    (2)冰泉冷涩弦凝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3)北海虽赊,_______________;东隅已逝,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4)在《逍遥游》中描绘鯤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与《苟子·劝学篇》指出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是相近的。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写世俗的人本来就投机取巧、违背规矩、任意改变、随波逐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将阿房宫的奢华与百姓的生活作了鲜明的对比,揭示了秦始皇的残暴。其中将阿房宫的钉子与百姓的粮食进行对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3)《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东临碣石,以观沧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忽反顾以游目兮,________________。佩缤纷其繁饰兮,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直走咸阳,__________________,流入宫墙。

  • 11、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的部分。

    (1)《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诗人谪居浔阳时居住环境地势低洼潮湿又杂竹丛生。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曹操水军被烧毁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范仲淹词《渔家傲》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又包含功业未就、无法归家的无奈。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秦州杂诗(其一)

    杜甫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

    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

    [注]①此诗是作者携家前往秦州(甘肃天水一带)投奔从侄杜佐和旧友赞公所作。②生事,即生计。③鱼龙、鸟鼠,即鱼龙河、鸟鼠山,代指秦州的山水。④心折,即心惊。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首联“满”字传神,极写悲况之广,“远游”交代路途遥远,绾涉后面的陇山、关隘、鱼龙与鸟鼠。

    B.颔联“迟回”“浩荡”一语双关,既写出了秦州山关的地势特征,也流露出了诗人当时复杂的心情。

    C.颈联对仗工整,借山水写出了秦州一带的空旷宁静,以此衬托诗人因远游而生难以言状的悲苦情。

    D.“心折”二字呼应开篇“悲”字,结构上首尾呼应,情感上引出思虑,战事不断,秦州还能淹留?

    【2】有人评价诗中“悲”字乃一篇之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悲”的原因。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巡抚福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黄公墓志铭

    (清)方苞

    ①余闻公名在丁亥、戊子间。时江、浙大饥,天子并命发粟以赈。而吾乡有司失方略,骼骴布路,奸人朋聚,正昼剽掠。于时则闻浙之祲尤大,而民不阻饥,惟黄公之功。其后讯之浙士大夫,多曰:“公功岂独在饥者?备荒政,遏乱萌者,则黄公。是吾民所尸祝也。”

    ②杭、湖二州连饥,民心摇摇。公至,则悬禁不得昂米价,为书告籴邻省,散库金于典肆,约逾岁归其本,劝富民分灾而禁贫民之群聚要索者。会温、台二郡大,浙人皆曰:“吾父母妻子得保聚矣。”公始至湖,时常平仓粟皆虚,巡抚将具劾群吏。公曰:“吏尽黜,何饥者?”卒赖以济。

    ③浙民既,公移镇八闽。时海贼郑尽心聚党出没,上命会剿,制府、提督各以事诿。公刻日独进,而悬赏格得其魁者千金。抵厦门,厉气巡军。忽辕门鼓三骇,郑尽心已为其党所密首捕得之矣。方公之未至闽也,郑尽心既啸聚海隅,而山贼陈五显亦相应和。尽心既获,五显亦就抚。而公官罢闻命即送符篆俾他人上之而不有其功

    ④先是,杭、湖二郡米价犹踊。督粮道请折价分授有疵运弁,沿途采籴赈济。而运弁干没,粮额缺,遂挂吏议。公既罢归,上惜其才,复命督理子牙河,给原阶,而公竟卒。

    ⑤公始入台,有所陈,会上以他事震怒,而公直前,必申所请。居台中五年,所条奏皆关大体。公自内擢,所居皆清要,卒秉节钺两镇大藩,可谓遇且显矣。其卒也,年六十有五。而浙、闽之民及海内士大夫知公者,莫不相聚太息,恨公之无年,而惜其才有未尽试焉。

    (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方苞集》,有删改)

    【注】①黄公:名秉中,字惟一。②运弁:低职的押运武官。③台,指内阁。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何饥者( )   (2)浙民既( )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是吾民所尸祝( )

    A.祭祀人                 B.主持人                 C.保护                 D.崇拜

    (2)会温、台二郡大( )

    A.丰收                    B.歉收                    C.种植                 D.饥荒

    【3】第③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而 公 官 罢 闻 命 即 送 符 篆 俾 他 人 上 之 而 不 有 其 功。

    【4】把第⑤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公自内擢,所居皆清要,卒秉节钺两镇大藩,可谓遇且显矣。

    【5】第④段“上惜其才”让黄秉中官复原职,请围绕他在杭、湖的赈灾方略,分析皇帝“惜才”的原因。

    【6】本文围绕黄公“民不能忘,帝眷有终”来选材和叙事的,对此加以分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到那时,中国的面貌将会被我们改造一新。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病,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恨,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忧伤,明媚的花将代替了暗淡的荒地!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的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的携手了。”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

    这是八十五年前革命先烈在狱中描绘的美好愿景。请你以“中国青年”的身份写一封信给方志敏烈士,以“可爱的中国”为主题,讲述今日中国之面貌,告慰烈土英灵。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