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草根卫士”杨天才,30多年如一日在边境线上巡视,默默无闻地守护着祖国的南大门。没有报酬他要干,面对不解和抱怨他默默承受,家人反对他选择执着坚守。杨天才说,只要国家需要,党和人民需要,再苦再难,我都会继续。杨天才的言行告诉我们( )
①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考虑个人利益
②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③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
④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不可能同时兼顾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某校七年级(1)班学生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学生们都在活动中积极作为,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聪敏才智,积极出谋划策……最后该项目在市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项目评比中被评为一等奖,项目组所有同学都享受了这一荣誉。在集体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承担责任,是因为( )
A.自觉承担责任,就能构建良好的班集体
B.在不同的集体中,我们承担的责任是相同的
C.承担责任需要从实际出发,各尽其能,发挥所长
D.承担责任既是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也是集体发展的必要条件
3、马丁·路德·金说过:“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女儿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皮肤的颜色,而是以品格的优劣作为证券标准的国家里。”这表明( )
A.不应该以皮肤的颜色来区分人种
B.人们期待社会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个成员
C.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有差异
D.只能以品格的优劣作为区分人种的标准
4、2019年4月1日,一网民发布侮辱木里森林火灾救火英雄的言论,造成恶劣影响。4月2日,凉山网警巡查执法通报,违法人员尹某某己在泉州被抓获。这警示我们( )
A.违法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B.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C.法律禁止的行为我们尽量不去做
D.网民在网上没有言论自由权
5、当你在楼道遇到如图所示情景时,你的正确做法有
①大声呼喊,与之搏斗②冷静机智,电话报警③轻脚离开,逃之夭夭④讲究策略,见义“智”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以下图片能体现平等这一主题的是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7、我们应当孝敬父母,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应当遵守交通规则……这说明了( )
A.责任就是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B.责任就是法律提倡做的,要积极去做
C.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D.责任来自法律的规定、道德的要求
8、“露小宝LL”在微博上的一句:“赶着周一闭馆,躲开人流,去故宫撒欢儿”的话,附上在太和门广场的奔驰合影照,让她成为网民口诛笔伐的对象。网友们感慨:“一边是小心翼翼地保护,另一边是肆无忌惮,违反制度规则地糟蹋,天壤之别。”规则不是弹簧,绝非松一阵紧一阵,不是“关系”可以疏通,不是“金钱”可以买通,如果任由规则出现缝隙,只会堤溃蚁孔、气泄针芒,规则便无公平可言。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违反规则、扰乱正常社会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B.人们的行为应该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C.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严于律己,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D.我们应该允许少数人享有特权
9、五年前,娜娜的父母经法院调解离婚,娜娜由母亲抚养,父亲承担每月200元的抚养费。如今,每月抚养费显然不够维持娜娜的生活,致使娜娜的生活陷入困境。对此,娜娜正确的做法是
①找爸爸协商,要求增加自己的抚养费
②找爸爸单位领导 ,让他做爸爸的思想工作
③到当地法律服务所寻求帮助
④找居委会或街道委员会帮助解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小灵说:“当班长是荣誉和机遇,也是责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他将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班级事务
②当班长可以获得更多奖励,避免惩罚和责任
③拥有更多机会,有利于增强处理事务的能力
④太浪费时间,他的学习成绩近期必然会下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某校把对学生的文明礼仪制定成《学生文明礼仪规范要求》,作为学生行动的准则,张贴于每一间教室中。这是因为文明有礼( )
①能使我们的人生道路畅通无阻
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③能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
④能促进社会和谐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2、近年来,网络直播行业的种种乱象已经到了令人侧目的程度。有的恶搞调侃,导向存在明显偏差;有的斗富炫富,宣扬奢靡生活和拜金主义……可以说,网络直播正在成为违法违规和不良信息滋生传播的“重灾区”。对此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
A.道德与法律都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网络直播不得触碰道德和法律的底线
C.法律以其劝导力提高全民的道德觉悟
D.道德以其权威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13、在情感体验中,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学会主动关心他人,要求我们
①关注对方的态度和反应
②以接纳的态度认真倾听或观察
③适时运用恰当的方式向对方表示关心
④确认对方是否接受自己的关心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2020 年 1 月 28 日,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公安局民警接举报,有网民(官某)在微信同学群内散发关于疫情的不实消息。资溪县公安局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后,对官某作出行政拘留处罚。这表明
①在网上我们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
②在网上散播谣言是犯罪行为
③在网上发布任何信息都是违法行为
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5、陈跃,自幼失去一臂,他从未自暴自弃,而是战胜自我,积极进取。在疫情防控期间,陈跃主动加入抗疫志愿队,协助排查疫情,张贴《疫情防控告知书》,走家串户进行消毒,劝导过往车辆和人员。他的努力得到社区和群众的点赞。陈跃的事迹启迪我们( )
A.自强的人不存在缺点和短处
B.要放下学业,参与志愿服务
C.只有残疾人才需要拥有自强品质
D.自强,助力个人健康成长
16、传递美好情感,传递生命正能量,需要我们学会关心。下列体现学会关心的是
①小石当众对小明说:“你家里穷,这件外套我不喜欢了,就送你吧”
②知道小明不会接受,小李默默陪着小明,认真倾听他的感受和心声
③小石心里非常着急:“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你怎么和我一个组呢”
④看见一个残疾人用脚写书法作品展卖,小关挑了两幅,说:“很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放学回家的路上,初二学生陈红看见一名歹徒骑摩托车抢劫。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记住歹徒的模样和车牌,立即拨打110报警
B.见义勇为,匡扶正义,不顾一切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C.立即打电话给老师,寻求学校的保护
D.打电话告诉父母,请父母联系相关部门解决
18、2018年12月16日,香港某学校的毕业典礼上,有两名毕业生在奏唱国歌时拒绝肃立,更做出不尊敬国歌行为,被校方依校规逐出会场。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维护国家尊严、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②不尊敬国歌的行为,破坏了国歌的庄严形象,损害了国家荣誉
③这两名毕业生没有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危害国家安全
④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要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1月16日依法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孙文斌故意杀人一案,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孙文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民法院拥有审判权
②依照宪法规定对孙文斌进行刑事处罚
③死刑是主刑,剥夺政治权利是附加刑
④孙文斌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0、我国刑法规定,对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或情报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或死刑。下列说法与上述材料相符的是( )
A.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B.公民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C.公民有受教育的义务
D.公民有维护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21、现实生活中,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一生都离不开宪法。围绕着这个话题,两 名同学发表了各自的看法,请你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辨析。
22、 2019年3月8日下午,浙江台州发生了一起车祸,一方是价值百万的豪车,一方是骑着环卫三轮车的清洁工。经查看监控,发现清洁工违法闯红灯,交警判罚清洁工承担估价十多万元的修理费用、该判罚结果引起人们的热议。
23、 2018年12月4日,是第五个国家宪法日。12月3日至12月9日是是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之后的第一个宪法宣传周。各地开展学习宣传宪法活动,有同学认为,学习宪法很重要,也有同学则认为,宪法跟我们没啥关系。不少同学就此事议论纷纷。
24、 材料一:村民张某在机械厂购买了一台小麦播种机,为周边村民播种小麦,并收取费用。不久,村民发现小麦出苗缺行,要求张某赔偿损失。张某前往厂家查找原因,厂家经过检查认为播种机无质量问题,但由于交付机器时未进行试机,未能发现出种口被堵挡。张某找到仲裁机构要求厂家承担赔偿责任,厂家只同意对播种机进行重新调试,不同意赔偿相关损失。
材料二:明明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毕业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了军,每个月还自觉缴纳个人所得税。
(1)结合材料一回答:维护权利的方式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明明履行了什么义务?
25、自由法治
2019年3月30日17时,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夺走了 30位救火英雄的生命,引发全国群众的沉痛悼念。4月2日徵信网民“借针入道”(霍某某,男),在微信肋友圈内发布多条侮辱四川救火英雄言论,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引发网民的强烈愤慨。随后,保定网警迅速展开侦查,很快锁定违法人员,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之规定,对其处以行政拘留十五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向网友霍某某说说自由和法治的关系。
(2)案例启示我们应该如何依法屐行义务?
26、 坚持宪法至上
材料一:2020年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2879票赞成、2票反对、5票弃权,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热烈的掌声,在万人大礼堂久久回荡。5年磨一剑,宣告中国迈入“民法典时代”。民法是民事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
编纂民法典,是一个国家法律传统和法治信仰的生动写照,映射出一个民族的不懈奋进。
材料二:2019年12月1日至7日是第二个“宪法宣传周”,在“宪法宣传周”期间,全国各地以不同形式将法律带到百姓身边,让宪法精神根植百姓心中。在陕西宪法宣传活动现场,普法人员布置了内容丰富的展板,还有歌曲的形式传播宪法知识,引导市民与宪法宣传机器人互动,用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市民驻足观看;在河北秦皇岛,检察官走进校园,通过为学生发放宪法读本、晨读宪法、互动交流问答等方式,为学生讲解宪法的意义,培养学生树立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识。
(1)根据材料一提示,写出全国人大行使的权力。
(2)从宪法效力的角度说明民法典的修订应遵循什么要求?为什么?
(3)结合材料二,说明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的意义。
(4)结合材料二,归纳出让宪法理念深入人心的途径。
27、阳光政务你我参与
每年两会都与网友见面的“我有问题问总理”是人民网,强国社区建设多年的传统项目。10多年来,“我有问题问总理”总能给网友参政议政的“触摸感”。
“人民网不愧是党和政府联系民心民意的纽带!”“12年坚守,为网民向总理说心里话提供平台,切实见效,期待今年有新的突破新的更大收获。”如果你还不知道网友这是为谁而赞,那你就太OUT了。
这里只有你想不到,2017“我有问题问总理”在人民网强国社区采用全媒体覆盖式拓展参与渠道,PC、移动、微博、微信全打通,栏目充分利用大数据,实时更新提问、点赞数据,动态传递真实民声。通过“问总理大数据”网友不仅可以看到最受关注、点赞最多提问的排行榜,还可以实时分享网友建言类别、来自地区、年龄段、职业等多组数据分析图表。目前,提问类别中“住有所居”“老有所养”“教育改革”“病有所医”四类民生话题最受关注;
(1)为什么说“群众有权利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
(2)为什么说“政府也需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
(3)“我有问题问总理”的设立便于广大网友行使什么权利?行使这一权利应当注意什么问题?
28、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夹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提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的和监督,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1)这里所说的“笼子”指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