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是不同时期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其中,与乙处所示情况出现的原因相关的是
①焚书坑儒
②设立太学
③推行科举制度
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⑤强化八股取士
A. ①②
B. ④⑤
C. ①④
D. ②④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欧洲的海外扩张和陆上扩张的第一个最明显的结果是,人类的眼界前所未有地扩大了。地理知识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一块大陆或半球。”材料强调了新航路开辟
A.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产生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C.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促进了世界的平衡发展
3、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古迹属于古埃及的是
A. B.
C. D.
4、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 )
A. 中俄《北京条约》 B. 中俄《瑷珲条约》
C. 中俄《尼布楚条约》 D.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5、《日本的战争赔偿责任》一文中写道:“战争后,中国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这笔巨额赔偿相当于当时日本四年的国家预算额。日本把这笔巨款的84.7%用于军事,其他部分用于皇室费用及教育基金等。”以上材料的内容与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关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瑷珲条约》
6、1922年,缔约各国协定:“为使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之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一般优越权利。”该协定出自( )。
A. 《凡尔赛和约》 B. 《联合国家宣言》
C. 《慕尼黑协定》 D. 《九国公约》
7、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经济风险进一步加大的典型事例是
A. 石油价格猛涨
B. 亚洲金融危机
C. 物价不稳定
D. 恐怖主义泛滥
8、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
A. 原子能的广泛应用
B.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C. 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
D. 生物工程特别是基因工程的发展
9、去年的“两会”很重视“民生”问题,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你知道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谁? ( )
A. 李鸿章 B. 孙中山
C. 毛泽东 D. 邓小平
10、19进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号称“世界工厂”。其生铁产量1818年为200万吨,1870年时已增长到600万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一半。这一时期,为英国生铁生产提供动力的主要机器是( )
A.发电机
B.瓦特蒸汽机
C.电动机
D.水力发动机
11、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整顿银行
B.调整农业
C.调整工业
D.举办公共工程
12、《人权宣言》宣扬“人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该法令的颁布
A.使平民与统治者享有平等权利 B.彻底摧毁法国宗教神学统治
C.推动了法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D.有利于推翻英国殖民者统治
13、小明从历史辨析栏目中下载了四句话,请你帮助他找出与历史事实相符合的一句
A.春秋时,有人在野外行走带着司南辨识方向
B.秦朝时,有人在纸上书写一种小篆字体
C.西汉时,有人用活字排版《伤寒杂病论》
D.唐朝时,有人使用火药武器作战
14、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发明解决交通运输工具发动机问题,在交通领域内引发一场变革。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制造出了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请问这个德国人是( )
A. 本茨 B. 爱迪生 C. 诺贝尔 D. 夏尔多内
15、彼得一世是俄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位“大帝”之一。他统治时期进行一系列西化改革,使俄国成为欧洲大国之一,下列事件与他有关的是
①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②与瑞典作战,夺取波罗的海的出海口
③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④使俄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据记载,《马关条约》签订后的第一年,日本对中国的棉纺输出立刻增长了4.3倍;第二年在1896年的基础上又增长了1.8倍”。这说明( )
A.近代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B.帝国主义进入资本输出的阶段
C.中国近代纺织原料主要依赖进口 D.中国民族工业对棉纱需求剧增
17、他说:“我对于这个一错再错,以祖护它的罪恶的政府,断不能再有什么尊敬和爱护。政府一定要有悔过的日子。…这运动是那一般要与政府断绝关系的人要实行的。而倘若没有暴动发生,则它将使政府收回它的成命并痛悔它的错误。”他是
A. 华盛顿
B. 玻利瓦尔
C. 圣马丁
D. 甘地
18、下列关于万隆会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讨论亚非国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②第一次由亚非因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
③会议始终在友好的氛围中进行
④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成功
A. 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9、一个满身疮痍、风雨飘摇的没落王朝,一个刚经历维新革命,急于扩张的新兴国家,这是一场不可避免的战争。只是一向被“天国上朝” 所不齿的倭人,竟然全歼了北洋水师,拿走了巨额赔款,割走了大片领土。这场“不可避免”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 )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②政治经济学③科学社会主义④空想社会主义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21、从繁荣到危机:时间、开始国家、规模:________年10月下旬,________股票突然下跌,一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________及整个资本土义世界
22、荷兰画家梵高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向日葵》中明亮、艳丽的黄色花瓣,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_______和对 _______的向往。
23、1935年中共中央召开的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的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24、冷战开始的标志: 。
25、填空题。
(1)汉武帝派 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杰出贡献;状元实业家 提出 “实业救国”主张,促进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2)中国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 》,宣传革命思想;拿破仑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发了《 》。
(3)1861年俄国通过 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是俄国近代历史的里人转折点: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 政策,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6、一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______”。
27、________描绘俄国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歌颂俄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英勇抗击拿破仑侵略者斗争精神。
28、中国古代第一个治世局面是汉初的______。汉武帝颁布______削弱封国势力。
29、巴以冲突的焦点是: 。
30、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首都罗马进军,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___________法西斯政权对内实施独裁统治。1933年,___________出任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大权。
31、人民军队是党领导下的威武之师。革命年代,它致力于争取人民解放,国家独立。和平时期,他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毛泽东担任党代表的部队是哪支部队?该部队是怎样诞生的?
(2)人民军队在革命年代曾有几次会师,这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1934年10月,发生在南腰界的会师是什么?1935年10月,发生在吴起镇的会师又是什么?
(3)1937年9月,经改编后的八路军取得的全民族抗战以来第一个胜仗是什么?人民军队在抗战期间创造了多种打击日军,使其攻防无措,疲于奔命的战法,请列举一例。
32、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妄图把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7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维护人民政权的斗争。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什么法律文件?它标志哪项巩固新政权的措施开始?这项措施的实施有什么重大意义?
(2)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指挥“联合国军”入侵朝鲜,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越过“三八线”轰炸中国东北,严重威胁新中国安全,中国应朝鲜请求,作出什么战略决策?这项战略决策的开始标志是什么?列举在这次战争中牺牲的一位英雄人物。这个战争的胜利有什么伟大意义?
33、有人认为21世纪是太平洋的世纪,东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有活力的地区。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3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断扩大的生产需求成了瓦特等人进行蒸汽机改进的动力。1800—1850年间,性能不断提升的蒸汽机被运用到英国的各种动力机械中。
——摘自霍伊斯、弗伯斯《科学技术史》
(1)据材料一,指出推动瓦特等人进行技术创新的原因?英国的斯蒂芬森在交通工具方面有什么重要发明?
材料二:
(2)材料二中图片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哪项发明?其发明者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进了什么时代?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尽管是一个低收入国家,中国仍然选择了追求高科技水平的发展战略……特别是出于国家防御的目的……成立了一批精英聚集的研究机构,比如中国科学院(CAS)。六七十年代,中国在核技术、空间技术以及基因工程方面的重大进步证实了这种制度成功的一面。
——摘自(美)劳伦勃兰特托马斯罗斯基编《伟大的中国经济转型》
(3)材料三中,“核技术、空间技术”方面的“重大进步”指什么?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仍然选择了追求高科技水平的发展战略”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四: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
——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发展科技有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