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1985年起,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改革的企业是( )
A. 乡镇企业 B. 私营企业 C. 国有企业 D. 中外合资企业
2、“赤诚的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学者们对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评价。这场斗争是指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南昌起义
3、毛泽东在1954年某次会议上的讲: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
A.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C.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将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章
4、2012年是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40周年。40年前,迫使日本急切要求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是下列哪一图片反映的重大事件
A. B. C. D.
5、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
A. 1949年
B. 1972年
C. 1979年
D. 1982年
6、口号是历史的浓缩,从口号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一个真实的历史,“打倒一切”造反有理“停产闹革命”这类口号应出现在: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7、建国初,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种粮食,还能造纸,但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优先发展重工业
8、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A. 中共十四大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五大
9、共和国走过近70年风风雨雨,实现了入世梦、奥运梦、飞天梦.这证明了
①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已经实现
②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③我国已成为发达国家
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如下图为1959—196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曲线示意图。对此图理解全面、正确的是( )
A. 左倾错误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B. 经济调整促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
C.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D. 中美关系改善导致GDP增速波动
11、刘少奇同志在一次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从1953年起……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这里的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指的是
A.“双百”方针的提出和推行
B.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制定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通过
D.三大改造的完成
12、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即导弹部队)更名为“火箭军”,并成为我国人民军队的第四个军种,“第二炮兵”成立于
A. 20世纪60年代
B. 20世纪70年代
C. 20世纪80年代
D. 20世纪90年代
13、2019年3月28日,李克强出席博鳌论坛开幕式并发表演讲,他表示当前国际形势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中国将
A. 提高关税
B. 紧闭国门
C. 大搞贸易保护主义
D. 顺应全球化趋势继续扩大开放
14、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 )
A.潜艇部队 B.空军 C.火箭军 D.战略支援部队
15、1992年邓小平同志到南方视察,他所讲的一些话,后来统称为“南方谈话”。这次南方视察主要是解决
A.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冲突的问题
B.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在特区的落实问题
C.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的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D.农村人口涌入南方城市,出现了盲流问题
16、下图诗歌的创作背景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解放战争的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7、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国歌还唱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警示国人要( )
A.不忘仇恨
B.知耻后勇
C.居安思危
D.不畏艰险
18、2018年5月我国第二艘航母完成首次海上试验任务,返抵大连造船厂码头。中国即将进入“双航母”时代,海军战力再上新台阶。中国人民海军诞生的标志是
A.华东军区海军的建立
B.中国北海舰队的建立
C.新中国正式宣告成立
D.海军领导机关的组建
19、学习了“一国两制”后,四位同学分别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最符合“一国两制”理论含义的是
A.甲:“一国两制”只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不适用于其他国家
B.乙:“一国两制”不会改变中国大陆的社会主义性质
C.丙:“一国两制”会改变港、澳、台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D.丁:“一国两制”的提出最初是为了解决港澳问题
20、学习历史要分清什么是史实,什么是观点,下列内容属于观点的是
A. 1949年11月,重庆解放
B.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C. 1956年,全国农户基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D.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21、1980年中央兴办了4个经济特区,其中被称为对外开放 “窗口”的城市是________;1990年_______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22、一国两制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年____月____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____年____月____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23、地图中的历史:
阅读下列地图,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位于福建省的经济特区是图中的
(2)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是图中的
(3)紧邻香港的经济特区是图中的
24、五四运动是中国_________革命的开端。
25、党的十三大制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简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指以________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________,坚持________。
26、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______;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
27、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一一
(2)彻底催毁了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一一
(3)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一一
28、填空题
(1)图一中的人物是在_____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之一,他的名字是_____。
(2)图二中的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这一事件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________,消灭了地主阶级,_______成为土地的主人。
29、______年12月,______全会在北京召开。
30、人民的好公仆,干部的好榜样,调任兰考任县委书记时,正值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等“三害”最严重的时候,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______________始终坚持人民公仆的本色,想的仍然是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
31、列举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新发展理念。
32、新中国建立所产生的国内影响是什么?
33、(1)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4)党的十九大上把什么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5)“杂交水稻之父”指的是哪一位科学家?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自2007年10月5日热播以来,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该片第三集《中国新生》向观众展示了新中国诞生时期的历史画面,这一画面为中国的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新纪元。
材料二: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1)根据材料一,结合20世纪50年代的史实从政治、经济和外交上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如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新纪元”的?
(2)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们取得了很大成就,而改革开放源于十一届三中全会,请问全会内容是什么?
(3)在走和平崛起道路的今天,我国还有哪些地方没收复或那些目标没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