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义勇军进行曲》
2、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改革的重点是
A. 国有企业的改革
B. 企业的股份制改选
C. 把企业推向市场
D. 所有制变革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上述材料最有可能来源于(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梵蒂冈,为世界天主教的中心,是教皇教廷所在地,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城西北角的高地上,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面积仅为0.44平方公里,人口1380人,常住人口仅540人。这个袖珍国家的形成与谁有关呢?( )
A.克洛维
B.查理•马特
C.丕平
D.教皇保罗二世
5、“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这首战歌激励着中国好儿女奔赴朝鲜前线是为了
A. 挑战美国霸权主义 B.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 以抗美之名侵略朝鲜 D. 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6、 “两弹一星”指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其中我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命名为
A. 神舟一号
B. 神舟五号
C. 神舟七号
D. “东方红一号”
7、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的是( )
A.设立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开放经济开放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8、在实施“一五”计划的同时,国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这表明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
A.受到了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B.顺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C.推动了多种经济形式的发展
D.初步奠定了中国工业化基础
9、1980年,我国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2001年,加入WTO。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A.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B.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C.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D.城乡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
10、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探索和实践,中国人民在1949、1979和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A. 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 B. 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C. 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 D. 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1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1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现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历史性盛会。大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
A. 制定新宪法
B. 确定新任务
C. 筹建新中国
D. 讨论朝鲜问题
13、1965年,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历时6年的科研成果问世,它为揭示生命奥秘打开一条新的道路,还为工农业、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开辟了新天地,它就是。
A. 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B.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C. 原子弹成功爆炸
D. 人造卫星上天
14、1984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决定,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等沿海港口城市。
A. 十二个
B. 十三个
C. 十四个
D. 十五个
15、李梅围绕“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时期的‘遵义会议’?”做了一张对比示意图,图中有一处错误。这个错误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6、张艺谋的电影中最具有震撼力的是《活着》。电影中有一个场面,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面发生于( )
A.土地改革期间 B.“大跃进”运动期间
C.“文化大革命”期间 D.改革开放期间
17、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
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18、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袁隆平的突出贡献是
A. 发现了青蒿素
B. 研发出核武器
C.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D. 培育出杂交水稻
19、“发展才是硬道理”“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的观点出自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列宁主义
D.马克思主义
20、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指城市的经济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的自我完善的过程。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这次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兴办农村乡镇企业
B.增强企业活力
C.改革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1)大庆石油工人代表“铁人”——________
(2)“杂交水稻之父”——________
(3)“党的好干部”——________
(4)“两弹元勋”——________
(5)“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_
(6)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我国科学家——________
(7)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用身体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最可爱的人”——________
22、1951年,________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和平统一、________”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3、外交成就
类别 | 内 容 |
原则 | 1953年,周恩来首次_________。 |
方针 |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________”方针。 |
胜利 | 1971年.中国恢复在________的合法席位。 |
24、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______、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________。
25、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_______的危险。
26、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__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______,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______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7、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制定《共同纲领》的会议是__________
(2)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良好开端的会议是_______
(3)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
(4)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
28、重要的历史人物,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
(1)为改变我国“贫油”的面貌,艰苦创业,被誉为“铁人”的石油人工人是________。
(2)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是________。
(3)为了报效祖国振兴中华,依然弃美回国研究核弹和导弹的科学家是________和________。
29、青蒿素:
(1)概况:____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治疗______的新方法。
(2)荣誉: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_______或_______奖。
(3)意义:开创了治疗________的新方法。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30、“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写出下列英雄的名字:
(1)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是______________。
(2)发现青蒿素的药学家是______________。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是______________。
31、为什么说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2、改革开放40年来,先后形成了四届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这四届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都是谁?
33、请归纳我国建国以来到70年代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
34、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已二十年,但回归时激动人心的时刻和两个地区走过的不寻常之路仍值得我们去回味、去思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重温吧!
【沉重的记忆】
歌曲一 一百年前我眼睁睁地看你离去,一百年后我期待着你回到我这里,沧海变桑田,抹不去我对你的思念,一次次呼唤你,我的一九九七年……
歌曲二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1)歌曲一和歌曲二分别与哪两个地区有关?
(2)“一百年前我眼睁睁地看你离去”指的是什么事件?
(3)上述两首歌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自信的话语】
材料一 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如果中国在一九九七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邓小平
材料二 “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在具体实践中,必须牢固树立“一国”意识,坚守“一国”原则,正确处理特别行政区和中央的关系。任何危害国家主权安全、挑战中央权力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权威、利用香港对内地进行渗透破坏的活动,都是对底线的触碰,都是绝不能允许的。与此同时,在“一国”的基础之上,“两制”的关系应该也完全可以做到和谐相处、相互促进。
要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香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香港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只有这样,“一国两制”这艘航船才能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
(4)材料一中,邓小平关于祖国统一的问题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我们怎样理解这一构想?
(5)从习近平的话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