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下图中所宣传的法律文件颁布实施后,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包括
A.使中国的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B.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
C.大大解放了我国的农村生产力 D.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2、标志着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是在( )
A.“九二共识”
B.汪辜会谈
C.“八项主张”
D.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3、《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的通过,对保护英雄烈士的鲜明价值导向,纪念缅怀英雄烈士功绩,弘扬传承英雄烈士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 意义。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英雄是 ( )
A.黄继光 B.邱少云 C.杨根思 D.罗盛教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东北地区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在此基础上再用10年左右时间,实现全面振兴。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于
A. 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60年代
C. 20世纪70年代 D. 20世纪80年代
5、下面是我们党不同时期提出的工作路线、方针或口号,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②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
③“以阶级斗争为纲”“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A. ②③④① B. ②①③④ C. ③②①④ D. ②③①④
6、火箭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种,被称为“国之利器”,被西方视作“神秘之师”。它是由哪一军种更名而来的:
A.华东军区海军
B.人民空军
C.战争支援部队
D.第二炮兵
7、新中国成立初期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 民族耻辱抗争探索
B. 十年内战国共对峙
C. 打倒美蒋人民解放
D. 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8、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下列名字反映新中国的历史进程,①马改造
②李建国
③张跃进
④刘开放,按他们折射的历史时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①②
C. ②①③④
D. ④③②①
9、发展中国家若不想长期落后、被动挨打,就必须顺应潮流,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下列符合材料中观点的事件是
A.三大改造 B.国有企业改革
C.加入世贸组织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中国海军史(晚清民国卷)》讲述了中国海军在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发展情况。下列内容反映了晚清中国海军状况的是
①台州九捷—戚家军抗倭
②买舰与造舰—精练北洋海军
③海上对决—黄海海战
④孤岛悲歌—威海卫之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1984年青岛海尔集团成立,它以创新为核心,努力建立灵活、高效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同年,上海电声总厂发起组建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在本公司职工中发行股票。在政策上能够为为这些企业的改革提供有力支持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2、上海水泥厂创办于20世纪20年代,设备陈旧,工人劳动条件差。在当时资本主义的经营管理和剥削制度下,最高的产量还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一系列改革,还是原有的设备,产量却超过设计能力的40%。材料中的“改革”最有可能是
A.建立生产合作社 B.实行公私合营 C.建立人民公社 D.国有企业改革
13、表是新中国有重大影响的会议提示语。其中“会议三”是指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九大
14、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于()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九大
D.中共十大
15、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档案室里有这样一份档案表,请你仔细阅读,然后分析一下表中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976年与1979年收入对比表
A. 新中国成立
B. 土地改革完成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 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16、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歌词中的“MACAU”指的是( )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旅顺
17、“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泡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这是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于1990年所作的一首词节选。这首词颂扬的人物是( )
A. 邓稼先 B. 雷锋 C. 焦裕禄 D. 周恩来
18、邓小平说:“香港问题为什么会谈成呢?……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还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下列香港回归的原因中,材料中没有体现的是( )
A. 中国国力的增强 B. 国际形势的变化
C. “一国两制”的正确方针 D. 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
19、口号往往带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下列属于“大跃进”时期的口号是
A.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全靠毛主席
B.敢想敢说又敢干,甘薯亩产五十万
C.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D.崇尚绿色新发展,开创美丽新时代
20、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1、与“杯酒释兵权”故事有联系的皇帝是________。
22、结束:1976年10月,粉碎________反革命集团。
23、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________年12月20日,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________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25、新中国成立的前夕,我国建立第一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 _________________。
26、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1)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____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用____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2)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3)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____,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等。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4)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____”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____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5)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趋密切,1990年台湾成立了____,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6)1992年11月,两会就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后被称为“____”。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27、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________;“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_。
28、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召开:________年12月,在北京召开。
29、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并制定了___。
30、“________”的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________的方针,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31、举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32、谈一谈: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看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谈谈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看法。
33、第一届政协会议决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
34、2018 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 40 周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下面是某校历史教师围绕“改革开放辉煌成就”为主 题设计的自主学习板块,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板块一【农村改革】
材料一:农民甲:“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 头望,三遍哨子还得慢慢晃。”;农民乙:“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 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 是咱们自己的。”
(1)农民甲的台词反映了当时农村生产 怎样的状况?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农民乙的台词反映的是哪一政策的 实施?这一政策的实施产生了什么 作用?
板块二【国企改革】
材料二 三十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 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 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材料三 在 1956 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用风扇、鼓风机来降温的措施。但要经过十一个 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 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3)解读材料二、三中的信息,说明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
(4)为了改变这些弊端,我国开启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在哪三方面进行?中心环节是什么?
板块三【对外开放】
(5)上图中①—③处有一处表述错误,请找出并改正。④处横线上应该填写的内容是什么? 根据上图,概括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