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毗邻港澳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科技领先
D.国有企业改革的启动
2、如图是《1999—2017年澳门生产总值统计图表》,此表反映的信息最能说明
A.广东与澳门联系加强
B.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
C.澳门较好的经济基础
D.一国两制促进发展
3、歌曲《春天的故事》中有“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指的是(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4、莫言在小说《生死疲劳》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住在东厢房里的另一户人家,……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婴。这两个女孩,长名互助,幼名合作。”小说情节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A.土地改革 B.“文革”十年
C.社会主义改造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5、中国人实现奥运史上零的突破是在
A.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
B.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
C.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
D.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
6、这一地区唐宋时期称为“吐蕃”。元明时期称为“乌斯藏”,清朝称为“唐古特”,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关于这一地区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1949年获得解放
B.解放时采用和平的方式
C.以维吾尔族为主的省级自治区
D.它的解放标志着祖国的完全统一
7、下列会议与其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选项 | 会议 | 内容 |
A | 2002年,中共十六大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B | 1992年,中共十四大 | 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 |
C | 1982年,中共十二大 | 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D | 1987年,中共十三大 | 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A.A
B.B
C.C
D.D
8、西藏和平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西藏的社会经济发展。不是“一五”计划期间通向“世界屋脊”的公路有
A. 川藏
B. 青藏
C. 新藏
D. 滇藏
9、1950年,凤阳花鼓人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土地还家”指的是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包干到户
D.对外开放
10、下列成就属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是
A. 大庆油田
B. 籼型杂交水稻
C. 青藏公路
D.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1、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 允许外商独资经营企业,这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了新的一步。下列关于我国对外开放的史实描述正确的是
A.把广州设为经济特区 B.把厦门设为沿海开放城市
C.把乌鲁木齐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D.把海南岛划定为经济特区
12、红军长征途中,红军跳出敌人包围是在:
A. 渡过金沙江
B. 四渡赤水河
C. 飞夺泸定桥
D. 翻过大雪山
1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由此表明,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这段话是在
A.表述背景 B.陈述史实 C.分析原因 D.逻辑推理
14、“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需马革裹尸还。”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的遗体和许多烈士一样,安葬在朝鲜会昌的烈士陵园。他和黄继光、邱少云等人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赢得的称号是( )
A.抗日英雄 B.红军烈士 C.最可爱的人 D.两弹元勋
15、周恩来说:“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原因是( )
A. 民族团结与平等的历史传统 B. 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
C. 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 D. 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
16、在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所有颁奖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授予世界上在某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我国的诺贝尔获得者有
①袁隆平
②钱学森
③屠呦呦
④莫言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7、有史以来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有色人种的首届洲际大会”的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亚非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上海 APEC会议
18、下列关于中共“七大”会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这是在抗战胜利后召开的党的大会
B.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党章
C.大会选举了毛泽东为国家主席
D.大会历史性的贡献是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针对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邓小平同志强调必须坚持
A.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两个凡是”的思想
C. 社会主义制度
D. 四项基本原则
20、流行语言是时代发展的一面镜子。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打工、跳槽、经济社会、出国留学等语言迅速流行起来,这反映了我国
A.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
B. 文学艺术创作的繁荣
C. 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变革
D. 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2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________年12月。
22、新中国外交成就辉煌。
(1)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
(2)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原则。
(3)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________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3、1976年10月,_________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24、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交接入列;1999年11月,________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25、典型——万隆会议:
(1)召开:________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________召开的亚非会议。
(2)地位:这是________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3)结果: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________提出“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意义: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________。
26、全方位外交:背景:改革开放后,中国继续奉行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________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27、“党的好干部”是________。
28、他艰苦创业,带领钻井队开采出了大庆油田第一口井,被誉为“铁人”。(____)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一一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一一
(3)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一一
(4)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一一
30、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 )。
3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1)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什么?简要写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按要求填写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
项目 |
重大举措 | |
改革 |
农村 |
推行 制 |
城市 |
国有 的改革 | |
开放格局 |
——沿海开放城市—— ——内地 |
(3)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党的十五大是在哪一年召开的?大会通过的党章中规定的党的行动指南是什么?
32、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继续完成民主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新解放区开展了怎样的斗争?这一斗争的开展给我国农村阶级结构带来怎样的变化?
(2)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恢复和发展,我国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上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3)中共八大是在怎样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中共八大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还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我国当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从新中国成立到 1956 年底,我国取得了辉煌成就。我国取得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写出两点即可)
33、西藏的和平解放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解放以来,西藏的发展日新月异,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一个缩影。请回答:
(1)西藏是在哪一年和平解放的?西藏和平解放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2)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建立了怎样的民族关系?
(3)新中国对西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作用如何?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材料二:1972年2月28日,中美两国政府领导人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公报指出双方就两国关系正常化和双方关心的其他问题“进行了广泛、认真和坦率的讨论”,肯定这种“坦率地互相介绍彼此对各种问题的观点”,“是有益的”。
——《中国外交史》
材料三:历史表明,每当两国对涉及对方核心和重大利益的问题处理得比较好,中美关系就比较顺畅和稳定。反之则会麻烦不断。我们希望美方始终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精神,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以实际行动反对“台独”,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2012年2月15日习近平在美国友好团体欢迎午宴上的演讲
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表明新中国成立之初与美国关系如何?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在上海签署发表了什么?随后,中美两国在哪一年建立外交关系?
(3)据材料三,指出在中美关系上中方的核心和重大利益问题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美关系顺利、稳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