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在实践中出现“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现象。这反映了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可喜结果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成功
C.国有企业改革初见成效 D.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景象
2、名字有时也能反映某些历史阶段特征。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1949年-李援朝
B.1953年-刘文革
C.1967年-王跃进
D.1980年-陈开放
3、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水稻专家是
A. 邓稼先
B. 钱学森
C. 莫言
D. 袁隆平
4、下列不属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
A. 确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的指导方针
B. 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
C. 决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 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5、在“文革”时期,我国科技工作者排除错误路线的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成就有
①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②神舟一号无人飞船首访太空
③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1964年10月,一则新闻标题是“看西北荒漠,万里人罕见。蘑菇云突起,举举世皆惊”。这篇新闻报道的是( )
A.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7、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同点( )
A.实现国家工业化
B.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做出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的决策
D.都是中共发展史上的伟大转折
8、票据时历史的浓缩与见证。图中的票据见证了
A.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大跃进”开展的盛况
D.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9、建国初期进行的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三大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 消灭地主阶级 B. 肃清国内反革命势力
C. 掌握经济命脉 D. 巩固人民政权
10、“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引,南满电力将被控制。”由此看来,中国出兵朝鲜的主要目的是( )
A. 反对美国的侵略 B. 反对联合国的决议
C.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D. 显示中国的军事力量
11、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艾巴蜀同学按照我国对外开放的次序依次各举一例,正确的是
A.深圳——海南岛——辽东半岛——武汉
B.厦门——上海——满洲里——昆明
C.珠海——天津——满洲里——闽南三角洲地区
D.汕头——大连——长江三角洲——重庆
1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交通、通信不断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是私家车人均拥有量最多的国家
B.2010年底,我国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
C.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位
D.2021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一位
13、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开展,这在当时人们的取名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例如钱红卫、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四人中年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周跃进、孙建国、钱红卫、刘援朝
B.孙建国、钱红卫、刘援朝、周跃进
C.钱红卫、周跃进、刘援朝、孙建国
D.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钱红卫
14、今年我们已进入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你知道我国编制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
A. 1949年~1953年
B. 1952年~1956年
C. 1953年~1957年
D. 1950年~1954年
15、“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转折点”是指
A.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B.万隆会议召开
C.联合国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 D.中日建交
16、优秀的文艺作品反映时代的主题和心声。下列歌曲内容与历史时期对应正确的是( )
A.“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一五计划”
B.“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
C.“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抗日战争
D.“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解放战争
17、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
A.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六大
18、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
A.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公布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D.决定实行“文化大革命”
19、“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材料所反映的这一历史事件体现出的核心精神是( )
A.爱国主义
B.艰苦奋斗
C.开拓创新
D.乐观主义
20、“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高考制度得到恢复,高考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是在
A.1976年 B.1977年 C.1980年 D.1982年
21、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2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
(2)标志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的事件是:
(3)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4)在“文化大革命”中,党的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
(5)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是:
23、下图人物是________,他为祖国统一提出了_______伟大构想。
2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在____________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____________。
(2)地位:是我国的一项________政治制度。
(3)法律依据:1949年通过的《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来,被载入________。1984年,《________》颁布实施。
(4)5个民族自治区:目前,全国已经建立_______________、新疆、_______________、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
(5)意义: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___________、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________发展奠定了基础。
25、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交接入列;1999年11月,________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26、下图人物是_____,他最大的贡献是成功培育出______。
27、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科技成就有:1967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_____;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_____。
28、①年,在中国共产党的第②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③。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④,对建设有⑤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
29、1978年12月,邓小平作了《__________,__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实际上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30、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___。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____、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1、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距今有多少年————
32、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侵略朝鲜,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的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1)上述内容你能得到信息点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信息点四:
(2)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
(3)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33、科技促进发展,科技改变生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技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升。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两弹一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志。“两弹”分别指的是什么?请举出一个为它的成功研制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称是什么?
(2)随着航天技术的进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有了突破性的进展。2003年10月,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请写出飞船的名称和我国首位出征太空的航天员?
(3)我国科学家成功培育杂交水稻,产量高,米质优良,适应性广,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请问这位科学家是谁?他被国内外誉为什么?
34、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事关国家核心利益,历届政府都给予高度重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国家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支持。1979年,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额外补贴40亿元,以后每年递增10%。2001年以来,国家共投资100多亿元用于西部建设,改善西部生态环境,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少数民族地区获得发展的原因(三个方面)。
材料二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邓小平
(2)结合所学知识,请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阐述收回香港己经具备的“成熟时机”,香港回归2年后,我国又成功收回了哪里?这些地区回归祖国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我们一贯主张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通过两岸政治谈判解决两岸的政治分歧,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
——1997年江泽民接受法国记者采访时的谈话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和基本方针分别是什么?
(4)从我国内地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前景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