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白城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粵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此诗创作的历史背景应是

    A.虎门销烟

    B.新中国成立

    C.香港回归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2、小明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整理了图中的笔记,据此

    1206年   统一蒙古草原

    1227年   灭亡西夏

    1234年   天亡金朝

    1271年   元朝建立

    1276年   灭亡南宋

    推断,他学习的课题是

    A.南宋、蒙古与金的对峙

    B.元朝的疆域和民族交融

    C.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D.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 3、中国古代史上实现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①秦朝 ②隋朝  ③唐朝   ④南宋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 4、为了有效地加强对西藏的管辖,清政府颁布了《钦定西藏善后章程》29条,规定“督办藏内事务,应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平等,共同协商处理政事,所有噶伦以下的首脑及办事人员以至活佛,皆是隶属关系。”代表清政府总理西藏一切事务的最高行政长官是

    A. 驻藏大臣

    B. 伊犁将军

    C. 军机大臣

    D. 钦差大臣

  • 5、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我国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某一古代建筑的描述如下:“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明代,又继续加以修筑,使之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这一古代建筑是

    A.赵州桥

    B.故宫

    C.大运河

    D.长城

  • 6、宋朝时地处福建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是

    A.广州 B.福州

    C.泉州 D.扬州

  • 7、“五万里的尘土与寒暑,长安与那烂陀寺相遇的机缘……孤独的灵魂,却在万众的仰慕中升腾,你,才是真正的行者!”诗歌中的“你”最有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A.鉴真

    B.马可·波罗

    C.玄奘

    D.阿倍仲麻吕

  • 8、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某同学赋诗一首:“忆往昔,郑和壮举,美名远播;看今朝,一带一路,合作共赢。”郑和“美名远播”的“壮举”应包括

    ①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

    ②1405—1433年,前后七下西洋

    ③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④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 9、元朝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其书《马可·波罗行纪》记载了许多城市的情况,反映了中国的富庶和先进,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极大向往。元朝的都城是( )

    A.大都 B.临安 C.长安 D.东京

  • 10、明清时期的戏剧表演成为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明朝时期最著名的戏剧作品是

    A. 《窦娥冤》

    B. 《牡丹亭》

    C. 《西游记》

    D. 《西厢记》

  • 11、“弘法僧盲志未移,终成东渡写传奇”对应的历史人物是(  )

    A.鉴真 B.玄奘 C.郑成功 D.文天祥

  • 12、《旧唐书·李密传》中写隋末的社会状况是:“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农民起义 B.隋朝灭亡 C.土地兼并严重 D.隋炀帝暴政

  • 13、你一定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吧!那么你知道剧中的唐僧是依据历史上哪个人物原型创作的?(  

    A.玄奘

    B.鉴真

    C.戒贤

    D.普照

  • 14、被明朝万历皇帝钦笔御批“第一甲第一名”的25岁状元赵秉忠长达2460字的殿试卷字,成为我国现存唯一的状元卷。该状元卷的内容肯定涉及的是(   )

    A. 商品经济发展 B. 《孙子兵法》 C. “四书”“五经” D. 唐诗、宋词

  • 15、古代都城是一个朝代的政治中心,还是全国的经济中心。观察如图,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都城

    A.唐朝长安 B.宋朝开封 C.元朝大都 D.明朝北京

  • 16、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不能选拔真才实学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恩荫世袭废除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弟子入仕无门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受到仕人追奉

  • 17、马克思曾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留旧中国的首要条件。”造成中国“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主要是因为清政府实行

    A.君主专制制度 B.闭关锁国政策

    C.工商业市镇繁荣 D.近代科学传入

  • 18、下列文学作品与其作者搭配正确的组是

    A.《红楼梦》——曹雪芹

    B.《两游记》—一施耐庵

    C.《水浒传》——罗贯中

    D.《三国演义》——吴承恩

  • 19、宋元时期三大科技的广泛西传与外来科技的大规模传入,总体有赖于(     

    A.陆上道路贯通

    B.海上航线开通

    C.丝绸之路畅通

    D.驿站四通八达

  • 20、某博物馆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展览。下列发明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①颜真卿的书法 ②曲辕犁 ③筒车模型 ④唐三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朝廷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管理对外贸易。

  • 22、根据提示列出相应的历史人物或相应的内容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________

    (2)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的皇帝________

    (3)结束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建立隋朝________

    (4)被誉为“诗仙”________

    (5)被誉为“诗圣”________

    (6)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________

    (7)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____

    (8)唐朝文学的主要形式________

    (9)宋代文学的主要形式________

    (10)元朝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________

  • 23、1616年,_______称汗,建都赫图阿拉,国号金,史称后金。1635年,_______改女真族名为满洲,并在1636年改国号金为清。

  • 24、宋太祖为强化中央集权,在各州府设置_______,以分知州的权力;在地方上设置_______,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 25、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西跨______,东南到______及其附属岛屿。

  • 26、将图②《清朝疆域(1820年)示意图》填写完整:

  • 27、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_____,他就是明太祖。

  • 28、根据所学知识,请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北宋著名史学家主持编写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作者:

    (2)明朝后期最负有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品《牡丹亭》,作者:

    (3)元末明初,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三国演义》,作者:

    (4)明朝中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西游记》,作者:

  • 29、雅克萨之战

    (1)雅克萨之战:17世纪中期,____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1685年和1686年,____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2)《尼布楚条约》:

    ①时间:___

    ②签订双方:中俄

    ③地位:第一个___条约

    ④意义: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____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 30、填空题:唐朝商业繁荣,   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南宋商业发达,都城   ,繁荣程度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作品和作者对应搭配。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皇帝。

    (1)建立隋朝_____

    (2)建立唐朝____

    (3)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_____

    (4)建立北宋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代十国时期,大量北方中原人口往南方迁徙;南方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两宋时期,统治者采取了很多政策促使南方的水利灌溉事业大大超过北方……在劳动人民辛勤努力下,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1159~1179年,南方人口由1600多万增加到2900多万。

    ——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如下图

    材料三:它们改变了世界的历史:第一项发明是在文字交流方面,第二项发明是在进行战争方面,而第三项则是在辨别方位方面。就对人类的巨大影响和力量而言,没有哪一个王国、哪一个宗教或者哲学能够与这三大发明相比。

    ——弗朗西斯培根《新工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据材料一,指出产生变化的原因。

    (2)宋代经济文化繁荣,据所学知识,请写出材料二绘画作品的名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哪三大发明领先于世界?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