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但今天的许多人
②而是汲汲于套用各种理论来阐发自己的结论
③在对待经典时已经不再有虔敬的心态
④尽管如此大多数人在不读经典的同时
⑤不论其是否专业文学研究者
⑥也保持着对经典的敬畏
A.④③⑥①⑤② B.⑤⑥③④①② C.④⑥①⑤③② D.①⑤④②⑥③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我们远远地就看见一个大红的“灯笼” 在黄旗山顶,于是加快了脚步,争取快些爬到山顶一探究竟。
(2)他爷爷为官几十年,工作上铁面无私,生活上两袖清风,群众都说他是 的人民公仆。
(3)2020年4月4日10时,在 的汽笛、警报声中,亿万中国人集体默哀,悼念因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
A.矗立 名副其实 震耳欲聋
B.矗立 名正言顺 震耳欲聋
C.伫立 名副其实 振聋发聩
D.伫立 名正言顺 振聋发聩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B. 系向牛头充炭直。
C. 选贤与能。
D.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4、下面语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戏》通过平凡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描写,充分揭露了小伙伴们的热情好客。(将“揭露”改为“表现”)
B.安徽望江发现一座古墓,初步断定年代大概为北宋时期。(删掉“时期”)
C.在这次学习方法研讨会上,同学们就如何有效复习这一问题交换了广泛意见。(将“交换了”和“广泛”调换位置)
D.为了让等车的乘客少挨冻,《生活报》带头开展了“搭建爱心候车屋”。(在句末加上“的倡议”)
5、阅读《卖炭翁》,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面两幅图分别表现了《卖炭翁》一诗的不同场景,请从文中选择最恰当的诗句为任意一幅配诗,并根据上下文写出卖炭翁此时的内心独白。
我为(_____)图配诗为:_______。此时卖炭翁的内心独白是:______。
【2】作为现实主义诗歌,上文和下面(链接材料)都反映了底层百姓生活的疾苦,请概括说明这种疾苦在卖炭翁和老妪身上分别是如何体现的。
(链接材料)
石壕史
唐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妪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史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人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国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6、根据提示正确默写诗文原句。
①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一方。________,________,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兼葭》)
②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________,________。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________,________,幼有所长。(《大道之行也》)
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了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体现了忧国忧民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④李白在《送友人》中以比喻手法来表达与友人难舍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7、《傅雷家书》中,傅雷都是在什么时候给儿子写信的?
8、与一匹母狼的生死对决
祖克慰
①很偶然,刘彩芝碰上一匹狼。那天,刘彩芝在山上采药,她正在挖一棵山药。山药又粗又大,让刘彩芝很兴奋。
②刘彩芝后来说,这棵山药,能挖五六斤的果实。她挖山药时,6岁的儿子正在离她不远的地方玩耍。那地方靠着一条小溪,是一片开阔地,长着密密麻麻的野草莓。红鲜鲜的野草莓,吃着酸酸甜甜的,小孩子们都喜欢。
③那棵山药,刘彩芝挖了足足半个小时。刘彩芝挖山药,是为婆婆治病,婆婆肺虚咳嗽,已有一个多月,吃了很多药都不见效果。医生说:“用新鲜的山药炖鸽子,吃几天试试。集市上的新鲜山药,多是种植的,不如野生的好。”
④刘彩芝伸了个懒腰,准备坐下歇歇。就在这时,她听见了异样的声音,像马奔跑的声音,有点急促,但没有马奔跑的声音大。刘彩芝想起了儿子,就朝儿子跑去。这时,她看见一个黄色的东西在她眼前一晃,她揉揉眼——那是一匹奔跑的狼。
⑤那匹狼正冲着他的儿子跑过去。那一刻,她的儿子,正低着头在玩一个什么东西,对即将来临的危险一无所知。刘彩芝丢下手中的镢头、山药,迎着那匹狼冲了上去。
⑥那匹狼看见突然冲出来的刘彩芝,愣了一下,站住了。刘彩芝也站住了。刘彩芝的本意是想让狼改变方向,可那匹狼并没有理会她,继续朝着她的儿子奔跑。作为母亲,刘彩芝想也没想,跑到了狼的前面,拦住那匹狼。
⑦狼终于停了下来,看着面前的刘彩芝。狼的眼里,闪烁着一种可怕的光芒,那道光,看得刘彩芝心里直发慌。刘彩芝此刻赤手空拳,唯一的防身工具——那把挖山药的镢头早丢了。刘彩芝站在狼的面前,伸开双臂,用空空的两只手,拦住了狼的去路。
⑧刘彩芝与狼,相距只有十米,隔着一条小溪。刘彩芝在河的这边,狼在河的那边。
⑨与狼对峙,感觉时间是那么漫长。其实只是一两分钟,或者是几十秒。狼似乎不想与刘彩芝对峙,开始寻找前进的方位。它绕了个弯,想躲开刘彩芝伸出的双臂,从刘彩芝的左边冲过去,那是经过山沟可以到达那片开阔地的唯一出路。刘彩芝看出了狼的意图,在狼开始往前冲的瞬间,刘彩芝跳过去再次拦住了狼。
⑩狼看起来很愤怒,它发出一声低沉的吼声,然后向刘彩芝扑来,把刘彩芝扑倒在地,可能是用力过猛,狼和刘彩芝一下子倒在了小溪里。刘彩芝突然觉得胳膊一阵疼痛,原来狼尖利的牙齿深陷在她的胳膊里。血,顺着薄薄的衣服流了下来,把小溪里的水都染红了,一缕一缕随着水漂浮。
⑪那匹狼似乎并不想伤害她,很快就松开了口,向刘彩芝儿子的方向跑去。刘彩芝不知哪里来的力气,跳起来拽住了狼的尾巴,狼回过头把刘彩芝掀翻在地。情急之下,刘彩芝用手在小溪里乱摸,抓到了一块石头,狠狠地砸向狼的脑袋,那匹狼旋即倒在她的面前。
⑫刘彩芝踉踉跄跄地站起来,走到狼的跟前,那匹狼还在喘气,肚子一鼓一鼓地呼吸着,眼睛直直地盯着她儿子的方向,那目光中有一种无法说出的意味,没有绝望,没有仇恨,饱含着慈爱与遗憾。那目光,让刘彩芝心里五味杂陈。这匹狼,临死时还想着自己的儿子,太可恨了。于是,刘彩芝又搬起一块石头,对准狼的脑袋又狠狠地砸去。
⑬那匹狼蹬了几下腿便不再动弹。狼的眼睛,依然瞪着,瞪得很大,无光的眼睛里,有一滴泪,在眼眶里闪着亮光。
⑭看到狼死了,刘彩芝顾不得多想,跑到儿子面前,一把抱起了儿子。就在这时,刘彩芝看到,儿子的怀里,抱着一只狗崽。刘彩芝顿时明白了,那不是狗崽,是狼崽,一只两三个月大的狼崽。
⑮看到那只在儿子怀里扭动的狼崽,刘彩芝突然坐在地上,大声地哭了起来。刘彩芝说:“我也不知为什么,突然间就想哭,哭得一塌糊涂。其实,我是为那匹母狼哭,为一个母亲哭。我们彼此都为了孩子,误会了对方。作为母亲,我们都没有错。就算是不误会,谁又能敢保证对方不伤害自己的孩子?我杀死狼,我不后悔。我后悔的是,我杀死了一个母亲。”这是农民刘彩芝对我说的话,我很感动。
⑯她把那匹母狼埋了。她用镢头挖了一个大坑,还捡了一捆柴草,正正经经地把母狼埋在小溪边,并用石头把母狼的坟墓围了起来,像葬人那样。
⑰刘彩芝把小狼崽带回了家。
⑱刘彩芝说:“那匹小狼,在我家待了三个多月,小狼大了,我就把它送到后山放生了。那匹狼我送了两次,它又自己回来了,第三次,我把它的眼睛蒙上,送到三十几里外的大山里。”
⑲我问刘彩芝:“再后来,那匹小狼回来过没有?”刘彩芝说:“没有,自从那次送走后,那匹狼再也没有出现过。只要它活着,我就感到心安。”刘彩芝对自己打死一匹母狼,始终怀有深深的歉意。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3年第9期)
【1】那匹母狼的目标只是自己的孩子,这在前文有多处暗示,试着举出两例分析。
【2】赏析下面的描写。
(1)眼睛直直地盯着她儿子的方向,那目光中有一种无法说出的意味,没有绝望,没有仇恨,饱含着慈爱与遗憾。
(2)看到那只在儿子怀里扭动的狼崽,刘彩芝突然坐在地上,大声地哭了起来。
【3】刘彩芝为了弥补母狼,都做了哪些事情?
【4】读了这篇故事你有哪些感受?请就母狼和刘彩芝中的一个形象,谈谈你的感受。
9、请以“我微笑着走近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卷面整洁,字迹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