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小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2、下列燃料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的方法 |
A | CaCl2溶液 | 稀盐酸 | 加过量碳酸钙、过滤 |
B | K2CO3溶液 | KCl | 加适量稀盐酸 |
C | CaO | CaCO3 | 加水,过滤 |
D | NaCl溶液 | Na2CO3 | 加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 |
A.A
B.B
C.C
D.D
4、多种途径可使水得到不同程度净化,下列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蒸馏
B.吸附
C.过滤
D.沉淀
5、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现象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C.现象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80℃
D.现象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6、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A.NaCl氯化钠食盐
B.CaO氧化钙熟石灰
C.Na2CO3碳酸钠纯碱
D.NaOH氢氧化钠烧碱
7、a和b为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a为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当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像是
A.
B.
C.
D.
8、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
”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该反应( )
A.有单质生成
B.是化合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两种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
9、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某物质燃烧生成和
,据此推测该物质组成里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10、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①空气②硬水③生铁④五氧化二磷⑤石灰石⑥C70⑦液氮.
A.③④⑤
B.①⑤⑦
C.④⑤⑥
D.④⑥⑦
11、下列有关氢氧化钙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物质制备:工业上,用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钙
B.物理性质: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可配制出澄清石灰水
C.化学性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呼气中存在的二氧化碳
D.常见用途:农业上,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等
12、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3、生活中感冒发烧时,量体温发现液柱体积变大,原因是( )
A.汞原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B.汞原子的体积变大
C.汞原子分解生成新物质
D.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14、某无色溶液X是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取三份等质量的X溶液,向其中分别加入酚酞试液、Fe2O3粉末、BaCl2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述.根据现象判断,无色溶液X是()
加入的物质 | 酚酞试液 | Fe2O3粉末 | BaCl2溶液 |
实验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黄 | 无明现象 |
A.稀硫酸
B.稀盐酸
C.NaOH溶液
D.Na2CO3溶液
15、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减少的是
A.锌和稀盐酸
B.氢氧化铜和稀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
D.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16、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 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钾
B.烧杯①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7、如图是小徐用手掌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的表示方法,手指上的物质能与手掌心氧气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煤脱硫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硫的生成
C.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会污染空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反应
18、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和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A.c>b>a
B.b>a>c
C.a>c>b
D.b>c>a
19、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质量/g | 10 | 3 | 90 | 0 |
反应后质量/g | 3.2 | 3 | 待测 | 3.2 |
A.W可能是单质
B.Y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
20、向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中同时加入4g硝酸钾和16g水所得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A.20%
B.15%
C.10%
D.无法计算
21、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22、浩瀚的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NaCl
B.MgCl2
C.CaCl2
D.H2O
23、“雪碧”等碳酸型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2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B.物质溶于水时都放出热量
C.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25、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白磷在冷水中,通入空气后也能燃烧
C.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
D.石油、乙醇均是可再生能源
26、“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尤其是青少年更应向毒品说“不”,如吸食“冰毒(甲基苯丙胺:C10H15N)”成瘾后毒副作用很强,会严重破坏人的生理和免疫机能。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基苯丙胺是有机物
B.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
C.每个甲基苯丙胺分子含有26个原子
D.甲基苯丙胺中C、H、N的质量比为10:15:1
27、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难题,新能源的开发和地球环境的保护是人类共同的目标。
(1)“绿色奥运”是去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之一。为减轻大气污染,在汽车尾气排放口加装“三效催化净化器”,可将尾气中的CO、NO转化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该气体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N2和CO2 ②CO2和NO2 ③CO2和O2 ④CO2和NH3
(2)我国部分省已开始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混合而成一种燃料。请回答下列问题:乙醇是_________(填“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使用“乙醇汽油”的益处是________。
28、已知下列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利用下列元素写出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1 H | -2 O | +4 C | +6 S | +5 N | +1 Na | +2 Cu |
(1)一种金属氧化物______;
(2)一种难溶于水的碱______;
(3)水溶液呈碱性的盐_____。
(4)如图是钾元素的部分信息,有关钾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10 B.一个钾原子中有19个中子
C.钾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x=18 D.钾元素在化合物中可能显-2价
E.钾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 F.钾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
29、回答下列问题:
(1)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①Na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②由N、H、Cl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盐的化学式是______。
③CO2中“2"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
(2)从①N、②K、③、 ④
中,选择适当的元素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用语。
复合肥______,④形成的阴离子____________。
30、在实验室里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
(1)通过计算可知,需要称量NaCl固体________g,量取水47ml;
(2)量取和溶解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除胶头滴管、玻璃棒外,还有______。
(3)若测得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6%,则有可能量取水时______(选填“仰视”或“俯视”)读数了。
31、将一铜丝在空气中加热,可观察到____________色的铜丝表面变成___________色;然后将它浸入稀硫酸里并微热,铜丝表面变成______________色,反应后的溶液呈______________色;再将铜丝取出用水冲洗后,浸入硝酸银溶液中片刻,铜丝表面覆盖了一层______________色物质,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是____________;葡萄糖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33、结合验证铁、铜、银活动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将铜丝和铁丝分别放入相同的浓度的稀H2SO4中,依据__________现象,可以判断Fe的活动性比Cu强;
(2)利用下列各组试剂,能验证Cu、Fe、Ag活动性顺序的是__________。
A.Ag、Fe、CuSO4溶液 B.Cu、Ag、FeSO4溶液 C.FeSO4溶液、AgNO3溶液、Cu
34、装食品用的聚乙烯塑料袋常用加热的方法封口,这种封口方法利用该塑料的________(填“热塑性”或“热固性”);废弃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答二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
35、请回答下列有关燃烧的问题:
(1)如图A所示的装置,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但当用注射器向瓶内推入空气,瓶内水下降,当白磷露出水面时立即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白磷(P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如图B将一根铜丝烧成螺旋状网罩罩在一只燃着蜡烛的火焰处,不多久蜡烛火焰熄灭,其熄灭的原因是_____,这也证实了金属的一整重要的物理性质____。
(3)图C示同学们在探究氧气性质实验中改进实验装置图,你认为乙装置中加入的液体可能是_____,加入该溶液的目的是______,甲装置中不放水可能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
36、现有下列物质:①石墨②熟石灰③甲烷④小苏打⑤氯化钠,请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
(1)常用于制作电极的是_____;
(2)常用于消除公路积雪的是_____;
(3)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
(4)生活中常用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_____。
37、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②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固体的颜色是_______。
③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一瓶CO2,发生装置选择_____(填“A”或“B”);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检验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④实验室用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取氢气,可选择C作为发生装置,理由是_________;E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氢气的体积,进行操作时,集气瓶未装满水是否会影响实验结果______(填“是”或“否”)。
⑤计算制取0.5 mol氢气至少需要多少克锌粒与稀硫酸反应?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38、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仪器,按要求回答问题:
(1)仪器G的名称是________ , 可用于加热固体制取O2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字母),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37.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最好选用DG组合成发生装置,理由是_________,若要将上述溶液稀释成60g、5%的溶液,则需要原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g.
(3)下图J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从长玻璃管口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将左侧长玻璃管向上提起一段后静置,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则气密性良好。该装置在操作上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若从B~H中选择 __________(填字母)进行组合,也能具有同样的优点。
(4)上图I装置的Y型试管内装有制取CO2的药品,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操作来制得CO2,该装置______(填“有”或“没有”)J装置的操作优点。
39、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如下图所示的是A、B、D的相关信息(重叠部分表示两种物质的共同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可能为________。
(2)E→A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
(3)物质E的用途之一为________。
(4)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1)磷在空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
(2)硫在空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
(3)铝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
(4)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
(5)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__________________
(6)水通电分解 __________________
(7)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
(8)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