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文忠”是谥号,本文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情怀,也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情怀。
B. 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C.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著有《李太白全集》。
D.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描写的人物是诸葛亮。
2、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个人的德,好比一张弓的木心是否在恰当的位置,决定射箭的方向。一个人的才好比一张弓是否有力,决定箭射的远近。有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完美的弓, 。
A.既箭无虚发,射得准,又刚劲有力,射得远
B.既刚劲有力,射得远,又箭无虚发,射得准
C.既箭无虚发,射得远,又刚劲有力,射得准
D.既刚劲有力,射得准,又箭无虚发,射得远
3、下面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铁扇公主使诈假借芭蕉扇”、“火云洞智取红孩儿”,都是明代作家吴承恩长篇小说《西游记》里脍炙人口的故事。
B.《水浒》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梁山好汉聚齐一百零八位直至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共有三位,他们是王伦、晁盖、宋江。
C.铁扇公主因为和孙悟空有仇,不但不愿借扇,还想加害悟空,可以看出她的重亲情,同时也显示出她的胸襟狭隘 。
D.施耐庵在《水浒传》中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啸聚江湖,行侠仗义的绿林好汉。108个英雄好汉性格迥异:宋江的谦恭,吴用的足智多谋,鲁达的简单粗鲁等等,无不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4、中国科学技术馆建筑外观独具特色,同学们结合科技馆主题和该建筑造型创作了一副对联。下联是“科技成果若繁星似烟海,创新发明艳寰球”,请你根据文字介绍和图片选出合适的上联( )
【材料一】
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建筑为一体量较大的正方体,利用若干个积木般的块体相互咬合,使整个建筑呈现出一个巨大的“鲁班锁”,又像一个“魔方”,蕴含着“解锁”“探秘”的寓意。
A. 新馆建筑如积木建魔方,解锁探秘深寓意
B. 新馆建筑如巨锁像魔方,解锁探秘寓深意
C. 新馆建筑鲁班锁巨魔方,解锁探秘寓深意
D. 新馆建筑如积木相咬合,解锁探秘深寓意
5、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①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匈奴十余万骑。灭檐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释)①莫:通“幕”。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是数岁,亦不亡失 亡:伤亡
B.赵王让李牧 让:指使
C.牧杜门不出,固称疾 固:坚持
D.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 具:准备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
A.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
B.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
C.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
D.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国将领李牧,常年驻扎在雁门郡,防御匈奴。他根据实际需要任命官吏,收到的税款都送进将军幕府中,作为士兵的费用。
B.李牧规定,匈奴每次入侵,士兵不准捕捉俘虏匈奴人,要立即进入营垒坚守。这样过了几年匈奴和士兵们都认为李牧胆小怕事。
C.李牧复职后,依照王令施行严守政策。匈奴仍认为他是胆怯,后他一战大败匈奴,使其后十余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的边境的城池。
D.李牧大战匈奴时,采取了一系列的准备措施,精心挑选战车、战马、士兵、弓箭手,进行训练。还利用计谋和奇特的战阵,最终击败了入侵者。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
6、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回答下列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最后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谈谈你的理解。
【2】《破阵子》一词中描写将士酒足饭饱后列队布阵场面和描写残酷战斗气氛的语句分别是什么?
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垃圾分类有哪些好处?
1.减少占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
目前我国的垃圾处理多采用填埋的方式,生活垃圾中有些含有有害物质,不容易降解,土地受到严重破坏。如果进行分类能将可回收物去掉,减少填埋数量达60%以上。
2.减少废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生活垃圾除占用大量的土地面积外,还会引起蚊虫增多、污水乱流、产生难闻的气味等令人不适的现象。另外,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如果被动物误食,会危害它们的健康甚至导致死亡,并且会使水资源受到污染,危害人类的健康。回收利用可减少这类危害。
3.变废为宝,有效利用资源。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的数量高达40亿个、一次性筷子10亿双、方便面碗5-7亿个,这些占生活垃圾的15%左右。1吨废塑料可提炼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吨纸,可免于砍伐1200吨林木;1吨易拉罐熔化后能结成一吨铝块,可少采20吨矿产资源。我们生活垃圾中有30%-40%可回收利用,合理利用,这都是小本大利的资源。
此外,还有些其他物质也能转化为资源,如食品、草木和织物可以堆肥,生产有机肥料;垃圾焚烧可以发电、供热或制冷;砖瓦、灰土可以加工成建材等。各种固体废弃物混合在一起是垃圾,分选开就是资源。如果能充分挖掘回收生活垃圾中蕴含的资源潜力,就北京而言,每年就可获得11亿元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如果及时进行分类回收,利用其再生产,是目前解决垃圾的最好办法。
很显然,垃圾分类的意义重大、好处颇多,能给生态、社会和经济三方面带来显著的效益。
材料二:
生活垃圾可分四大类,分别为可回收物、其它垃圾、厨房垃圾(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尘土、食品袋(盒)。厨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有害垃圾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部分家电、过期药品、过期化妆品等。
材料三:
今年34岁的刘小娟女士,晚上的工作时间一般都是在小区居民家门口站着度过的。
“晚上要挨家挨户地上门介绍垃圾分类的好处和方法。有些居民会很反感,觉得跟推销似的,有的连‘垃圾分类’几个字都没听完就把门关上了,还有的会说‘我们交了物业费,为什么还要做垃圾分类?’不过大部分居民会耐心地听我们讲,但听完,也不意味着一定会参与。”这是刘小娟作为一名进驻小区的垃圾分类专员工作一年多来的感受。
“垃圾分类”作为2020年年度热词,也成为了九年级(2)班实践活动的热门话题。结合这一话题,班级策划了“我为城市做贡献”系列活动。
【1】建议组同学策划了关于“如何更好地实施垃圾分类”的提建议活动,目的是促进市民们更好地实施垃圾分类。请写下你的建议,至少两条。
【2】宣传组的同学们借助学校的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并精选留言,请你结合上面的材料完成下面的留言问答。
精选留言:
生活垃圾分类确实有好处。可是站在四个垃圾箱前还真有点懵。我手中喝过的奶茶杯、打包的快餐盒该往哪个放?请帮我支支招!
回复:
【3】科技组的同学们了解到材料三中刘小娟阿姨的苦恼,策划了视频演讲活动,他们希望用这样的方式帮助刘阿姨。请你筛选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①解决刘小娟阿姨提出的苦恼;②不少于100字。
8、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与“不食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天湖
海桀
走进西部,你不可以不去看湖,看那高天大地上独有的液态的翡翠,看那独属于世界第三极的纯粹的原始,看那浑古苍茫中的生命的鲜活。
那是可以触摸到的真实的梦啊!视觉里,湖天一色,长云横空。倒映在湖中的雪山冰肌玉骨,水面莹波荡漾。满眼都是湿漉漉的清逸,一如天然的水墨。
你向她走去。
天地安详,净若装饰,却又毫不虚玄,那实实在在的鲜美质感,那青春弥漫的天灵之光,使人在茫茫然然,浩渺无涯的醺然里,充满生命的自豪。心灵里清辉熠熠,通明如澈。恍恍惚惚之间,似有一条曲曲弯弯的小路,在洒满光斑的湖面上诱惑着、浮迤着——它伸向太阳,伸向尽头,伸向谜一般的深处,却又分分明明铺展在脚下……
地球上的喜马拉雅海消失了。而这片湖水却更加年轻,更加美丽,更加温情,像一位默默无语的仙女,静静偎依在雪山的怀抱;又像是一轮永远皎洁、永远安宁的满月,在那幽远而又孤独的清澈里,在那只会消失不会变老的诗意中,守望着那个终极的谶语……
天湖的独异举世无双。她的周围没有亭台,没有飞檐,没有园艺,没有楼阁;不见帆影,不见闹嚷,不见气象万千的云雾缠绵,连最最普通的一棵小树都不长……所有的只是云,只是雪,只是湖,只是草显示出的坦然。所有的只是自然叠积出的圣洁的山,仙灵的水。
无限静卧于斯。面对这样的境域,你生命的孤独,本能的渴望,会就此蜕变。距离消失了,坦途历历。
你只想再看一眼真切的雪山、冰川、草原;你只想再领略一次三伏的清凉,超凡的意味,归宿的自然;你只想在荒野的深处,看着瀚海落日的苍凉,走向真朴,走向纯粹……既而,在突如其来的孤寂中,在恍如隔世的空落里,在幽梦般的清逸和爱悦般的境界中,忘记尘世的喧嚣和魅惑,忘记所有的烦闷和苦恼。心啊,如汪洋中的船,高扬着鼓胀的帆,全部的目的和向往都只会是那可以真正落脚的坚实的彼岸——火热,温情,弥漫着人烟和爱的祥祺的所在。
然而,像日落后星辰的闪耀一样,当你回到都市,回到那个被欲念之力旋转不已的尘世的轨道上。你会在楼群的挤压中、酸雨的雾霭中、烦嚣的昏冥中、应酬的喟叹和无常之苦的缘分中想起这片美如理想的蓝色,想起她乳汁般的纯净;想起她超拔的仙姿,恍然间,别梦依稀心里充满空寥的忧伤。
于是,你在自我的影子里结识安慰,在人生的沉浮中呼唤真情,在迷惘的苦痛中虚拟现实,在无序的回味里吟诵自然……既而,怀着稽首的肃穆,怀着洗礼的庄严,怀着对阴柔的向往,怀着对挚情的依恋,思念那西部的奇伟浩瀚,思念那独属于荒野的纯净,思念那原始的真实,思念那你曾触摸过的鲜活的梦境。
永无宁静的心啊,如婴儿的眼睛,在那片超凡的泰然里,在那摇篮的煦暖里明亮着、闪烁着……
你或许会说,西部的天湖的确很美,可我更喜欢长江黄河,我赞美大海的瑰丽,我崇拜汪洋的宏伟。
我知道,在你心的屏幕上,一旦离开,天湖就正在远去,像退潮的浪花,苍茫在微濛濛的天际……
一片片鱼鳞状的沙滩裸露出来。一块块赤褐色的废墟袒呈开来。
可是我要说,你还是忘不了天湖啊!那天外世界的干净,那自然原始的真朴,那对生命本质的贴近,多么深孚,多么坦然;多么沉静,多么空灵;多么神秘,多么纯粹。寻阅一次,就会成为生命链条上的一个链扣。无须想起,不会忘记。没有痛苦,不思喜悦;没有哀伤,不求幸福……所有的只是那亲爱之中的本真的渴望,所有的只是那深不可测的生命的悲壮和交响……
不知今晚是否有梦,如果有,一定是湖。
(选自《经典美文》)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天湖的特异,主要表现在她生存的环境只有自然叠积出的圣洁的山和仙灵的水上。
B. “永无宁静的心啊,如婴儿的眼睛……”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抒发了作者离开天湖后对天湖真挚而纯洁的依恋之情。
C. 这篇散文以深邃凝重的意蕴、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丰富的精神内涵而独具魅力。
D. 本文写出了天湖的独特之美,她美丽迷人的景色比长江黄河还要宏伟瑰丽,让人的心灵为之震撼。
【2】文章用“不知今晚是否有梦,如果有,一定是湖”作为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写天湖的美?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石头里有一只会飞的鹰
①雕塑家用一块普通的石头雕了一只鹰,栩栩如生,振翅欲飞。观者无不惊叹。问其技,曰:石头里本来就有一只鹰,我只不过将多余的部分去掉,它就飞起来了。
②这个回答很有哲理。
③原子弹爆炸是因为原子核里本来就有原子能;植物发芽,是因为种子里本来就有生命。它不爆炸、不发芽,是因为它有一个多余的外壳,我们去掉它,它就实现了它自己的价值。达尔文本酷爱自然,但父亲一定要他学医,他不遵父命,就成了伟大的生物学家。居里夫人25岁时还是一名家庭教师,还差一点当了小财主家的儿媳妇。她勇敢地甩掉这些羁绊,远走巴黎,终于成为一代名人。鲁迅先是选学地质,后又学医,当把这两层都剥去时,一位文学大师就出现了。就是宋徽宗、李后主也不该披那身本来就不属于他的龙袍,他们在公务中痛苦地挣扎,还算不错,一个画家、词人终于浮出水面。这是历史的悲剧,但也是成才的规律,是做事的规律。物各有主,人各其用,顺之则成,逆之则败。佛说,人人都是佛,就看你能不能跳出烦恼。原来每个人都有一堆“烦恼”裹着一个“自我”,而我们却常常东冲西突,南辕北辙,找不到自我。
④每当我看杂技演出时,总不由联想一个问题,人体内到底有多少种潜能。同样是人,你看,我们的腰腿硬得像个木棍,而演员却软得像块面团。因为她只要一个“软”字,把那些无用的附加统统去掉。她就是石头里飞出来的一只鹰。但谁又敢说台下的这么多的观众里,当初就没有一个人身软如她?只是没有人发现,自己也没有敢去想。法国作家福楼拜说:“你要描写一个动作就要找到那个唯一的动词,你要描写一种形状就要找到唯一的形容词。”那么,你要知道自己的价值,就要找到那个唯一的“我”,记住,一定是“唯一”,余皆不要。好画,是因为舍弃了多余的色彩;好歌,是因为舍弃了多余的音符;好文章,是因为舍弃了多余的废话。一个有魅力的人,是因为他超凡脱俗。超脱了什么?常人视之为宝的,他像灰尘一样地轻轻抹去。建国后,初授军衔,大家都说该给毛泽东授大元帅。毛说,穿上那身制服太难受,不要;居里夫人得了诺贝尔奖,她将金质奖幸送给小女儿在地上玩;爱因斯坦是犹太人的骄傲,以色列开国,想请他当第一任总统,他赶快写信谢绝。他们都去掉了虛荣,舍弃了那些不该干的事,留下了事业,留下了人格。
⑤可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算加法比算减法多,总要把一只鹰一层层地裹在石头里。欲孩子成才,就拼命地补课训练,结果心理逆反,成绩反差;想要快发展,就去搞“大跃进”,结果欲速不达;想建设,就去破坏环境,结果生态失衡反遭报复。何时我们才能学会以减为加,以静制动呢?
⑥诸葛亮说“宁静致远”,当你学会自己不干扰自己时,你就成功了。老子说“无为而治”。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解释是“自由人联合体”,连国家机器也将消亡。当社会能省掉一切可以省掉的东西时,最理想的社会就出现了。
(文/梁衡)
【1】阅读第①-③段,回答第③段中作者提到的“成才的规律”“做事的规律”的具体含义。
【2】作者认为,人们无法成才做事的原因是什么?
【3】阅读⑤至⑥段,作者认为“以减为加”的好处是什么?
【4】结合全文的写作意图,解释“石头里有一只会飞的鹰”的具体含义。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小学生“读书等身”说开去
①只要每天坚持读书,就能做到“读书等身”。
②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改进教育方式,十几年来,开展每日午读、亲子读书会、阅读节等活动,让孩子们爱上了阅读。小学6年的时间,一个孩子竟能读1700本课外书。阅读不仅让孩子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成绩,还锻炼了口才和思维,跟爸爸妈妈在家里相处也变得更加融洽。
③有感于读书给孩子带来的变化,玉峰实验学校的一位家长突发奇想,让孩子与读过的每本书合一张影,结果发现书堆起来,跟孩子身高一样高。如果要解码该校一些小学生“6年读1700本书”的奧秘,或许正源于学校通过改进教育方式,让这里有了更多“读书等身”的孩子,其实现路径就是挤时间读书——“只要每天坚持花20分钟时间,就能在小学6年读完1 700本书”。
④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与2017年基本持平;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阅读,纸质阅读比例下降;在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只有2.1%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多,6.3%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比较多,37.8%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一般,41.5%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成年国民阅读数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作忙没时间”。相比小学生“读书等身”,我们是否有点汗颜?
⑤抗战名将彭雪枫在戎马倥偬的岁月里,不论行军作战多么艰苦,都坚持每日读书,常常手不释卷、挑灯夜战。他常告诫自己:“如果不抓紧时间学习,我会输给工作的。”他的座右铭是“苦读苦读一百个苦读”,约法三章是“每日决学两小时”。今天我们各方面条件都比过去优越得多,即使工作再忙,其实也不难发现有一些碎片时间。比如在公交、地铁等车时,在银行排队时,或者睡前20分钟,都能成为自己专享的读书时间。所以,我们缺乏的不是读书时间,而是读书的决心。
⑥鲁迅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写作上了。”对读书人而言,就是应该合理地利用自己的时间碎片。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是拿手机刷屏,还是读电子书或者手不释卷,是对我们读书习惯与学习定力的考验。如果在碎片化时间看碎片化信息,那么浅表、庸俗就会无形放大;如果在这期间读有价值的东西,那么我们的修养和才干就会不断累积。所以,我们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其价值和意义就在这里,同时读纸质书和读电子书也并不相悖。
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早已为我们指出了读与写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新时代,人人都想“下笔如有神”,取得像大文豪们那样“著作等身”的成就。然而,梦想不会从天而降,还需先静下心来,多挤点时间,“读书破万卷”,才能厚积薄发,梦想成真。作为普通人,纵然我们做不到“著作等身”,但只要每天坚持读书,也能做到“读书等身”。
(有删改)
【1】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②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仔细阅读第⑤段,分析本段的论证思路。
【4】就本文观点,说说在今天这个网络化、信息化时代,我们应怎样读书。(答三点即可)
【5】下面对原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通过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爱上了阅读,也让更多孩子“读书等身”。
B.第④段引用了大量的调查数据,意在告诉我们:成年人纸质阅读量明显不足,为分析下文“工作忙没有时间”的原因做准备。
C.第⑦段论述了读与写的关系: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基础,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厚积薄发。
D.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既摆事实又讲道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2、天空是白云的舞台,在那里,白云可以尽情勾勒出千态万状;丛林是飞鸟的舞台,在那里,飞鸟可以自由展示悠扬宛转的歌喉;剧场是演员的舞台,在那里,演员可以逼真地演绎人生的百态;生活是我们的舞台,在这里,我们可以焕发出独特的风采……请以“舞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