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名著及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慧骃国的“拉格多大科学院”里,格列佛获得很多见闻,如收集西瓜中的阳光; 把冰烧成粉末变作火药;如何用感觉和嗅觉区别颜色等等。
B. 《水浒传》中,武松因“景阳冈打虎”“倒拔垂杨柳”而成为中国文学中勇敢与力量的象征。
C. 法国文学巨匠罗曼•罗兰所作的《名人传》,记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等伟大人物战胜各种人生艰难困苦的精神历程。
D. 《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各国历史的编年体史书,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邹忌讽齐王纳谏》《唐雎不辱使命》均选自其中。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醉翁亭记》,作者欧阳修是我国北宋时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文章写了滁州一带自然景物的幽深美丽,表达了“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
B. 古代男子18岁束发加冠,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C.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鲁迅称《史记》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 《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是儒家经典之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耸人听闻的新型禽流感,于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
B. 中国海监飞机和舰船对我钓鱼岛开展海空立体巡航的消息,让国人顿感振奋鼓舞,扬眉吐气。
C. 我欣喜地发现昔日的土路已经被宽阔的马路代替,鳞次栉比的汽车川流不息。
D. 我只是一个普通莘莘学子,没有显赫的背景,也没有帅气的容貌,但我有不服输的精神和意志。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时间如行云流水一晃而过,望着镜中斑白的两鬓,她不由潸然泪下。
B. 这次的联欢晚会由你全权负责,作为你的好友,我定当竭尽全力鼎力相助。
C. 《水浒传》这本书我只是浮光掠影地读过一遍,所以印象不深刻。
D. 电影《湄公河行动》在各地上映时,票房居高不下,中途退场的观众真是凤毛麟角。
5、文言文阅读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 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①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②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注释】①缣(jiān):细绢 ②仅:将近 ③令:善,美好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波澜不惊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3)轻财好施 (4)岁衣缣一匹
【2】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连月不开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B. 人日食米一升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 把酒临风 执策而临之
D. 以养群从之贫者 不以物喜
【3】翻译下列句子。
(1)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3)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乙文中的“既贵…为义庄”之举,集中体现了甲文中“_________________ ”的思想;而其结果“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则更是受范仲淹“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精神品质的影响。
【4】在我国古代,不乏像范仲淹这样的有识之士,你还知道哪些?试举两例。
【5】在我国古代,不乏像范仲淹这样的有识之士,你还知道哪些?试举两 例。
6、古诗赏析,完成下面两个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诗歌的颔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自选角度对其进行赏析。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7、中国人历来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个人福祉与家庭、族群、国家的兴衰密不可分。为了生存与发展,人们难免要离开家乡求学创业,其中有一些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长时间与家人分离,他们会如何保持与家乡亲人的联系呢?为此,学校决定组织同学们开展以“思乡情切”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你们小组以古诗词为对象进行研究,发现古诗词中有诸多表现与亲人联系的方式,如白居易《望月有感》“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就通过望月吟诗的方式表达对亲人的牵挂。还有“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等等。请依据以上诗句或者自己的积累,说说古代出门在外的人们往往通过哪些方式来与亲人联系。(请简要写出3个)
(2)今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建国70周年华诞;今年10月18日,武汉市将承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今年,你们村庄收入大幅增加,社区的环境也越来越美。大家小家喜事连连,这引起网友热议:
网名为“我爱小家”的网友说:国家变好,城市变好,社区也变好,这些建设再美好,与我个人有什么关系呢?他们又不能给我发一个大红包。
网名为“我爱国家”的网友不同意他的这两个观点,说了一段话,获得了大家的点赞。“我爱国家”说了些什么呢?请你代他写这段话,不少于200字。
8、填空
(1)乡书何处达? 。
(2)无可奈何花落去, 。
(3) ,恨别鸟惊心。
(4) , 病树前头万木春。
(5)但愿人长久, 。
(6)此中有真意, 。
(7)长风破浪会有时, 。
(8)山回路转不见君, 。
(9) ,佳木秀而繁阴。
(10) ,西出阳关无故人。
(11)莫愁前路无知己, ?
(12)蒌蒿满地芦芽短, 。
(13) ,只缘身在此山中。
(14)儿童散学归来早, 。
(1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16) ,濯清涟而不妖。
(17)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9、①茶毕,行者回头一看,见后壁上挂着一幅“圯桥进履”的画儿。行者道:“这是甚么景致?”龙王道:“大圣在先,此事在后,故你不认得。这叫做‘圯桥三进履’。”行者道:“怎的是‘三进履’?”龙王道:“此仙乃是黄石公,此子乃是汉世张良,石公坐在圯桥上,忽然失履于桥下,遂唤张良取来。此子即忙取来,跪献于前。如此三度,张良略无一毫倨傲怠慢之心,石公遂爱他勤谨,夜授天书,着他扶汉。后果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太平后,弃职归山,从赤松子游,悟成仙道。大圣,你若不保唐僧,不尽勤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悟空闻言,沉吟半晌不语。龙王道:“大圣自当裁处,不可图自在,误了前程。”悟空道:“莫多话,老孙还去保他便了。”龙王忻喜道:“既如此,不敢久留,请大圣早发慈悲,莫要疏久了你师父。”行者见他催促请行,急纵身,出离海藏,驾着云,别了龙王。……
(节选自《西游记》第十四回)
②悟空打死小妖,变作它的模样,来到妖怪母亲门前,叫开了门,道:“我是平顶山莲花洞差来请老奶奶的。”到了二层门下,闪着头往里观看,见那正当中高坐着一个老妈妈。
悟空见了,在二门外捂着脸,脱脱的哭起来。你道他哭怎的,莫成是怕他?就怕也便不哭,况先哄了他的宝贝,又打杀他的小妖,却为何而哭?他当年曾下九鼎油锅,炸了七八日也不曾有一点泪儿。只为想起唐僧取经的苦恼,他就泪出痛肠,心想道:“老孙既显手段,变做小妖,来请这老怪,没有个直直的站了说话道理,一定见他磕头才是。我为人做了一场好汉,止拜了三个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观音,两界山(即五行山)师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为他使碎了肝肺,用尽了心。一卷经能值几何?今日却教我去拜此怪。若不跪拜,必定走了风讯。苦啊!算来只为师父受困,故使我受辱于人!”到此际也没奈何,撞将进去,朝上跪下道:“给奶奶磕头。”老怪问道:“你是那里来的?”悟空道:“平顶山莲花洞,二位大王差来请奶奶去吃唐僧肉。”老怪大喜道:“好孝顺的儿子!”就叫抬出轿来。
(节选自《西游记》第三十四回,有改动)
【1】选段①:“悟空闻言,沉吟半晌不语”的原因是什么?
【2】选段②:一向坚强勇敢的孙悟空却“哭”了,并“跪”在老妖怪面前,这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3】“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鲁迅)《西游记》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人的情感。请结合以上两个选段,具体说明这一特点。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狗
刘国芳
狗旺发迹后养了一条狗。
狗是狼狗,高大、凶悍,狗旺的个子也是高高的,大块头,于是狗旺和狗站一起便应了那人高马大的话,当然,在这儿马应改作狗。村里人对狗旺是怎样发迹的不大清楚,既不见他劳累操作,也不见他终日奔波,倒是清闲得很,成天和三五个不知哪路来的朋友牵了狗玩。村上别的人家也是养了狗的。狗旺把狗牵出去,见了别家的狗便发一声唿哨,于是他那狼狗便雄赳赳冲上去。初时有些狗也敢搏斗,但往往被那狼狗咬得遍体是伤;久了,不再有狗敢搏斗了,见了,望风而逃。那些狗的主人便愤愤不平。当然,也仅仅在心里作不平状。
见了人狗旺也会冲他的狼狗发一声唿哨,于是那狗仍雄赳赳地向人扑去,于是被扑的人或惊慌失措或东蹿西逃或跌跌倒倒或脸色煞白魂飞魄散。不过当狗快追到人的身边时狗旺还是会发一唿哨把狗喝住的,于是对方便气喘吁吁地骂:“狗旺,你不是人。”狗旺不恼,笑一下,回答:“跟你开个玩笑嘛,又不当真。”
若是边上有狗旺的朋友在,便会帮腔:“狗旺看得起你才跟你开玩笑。”
对方便掉转身,吐口唾液呸一声。
有时候狗旺不在,那狗也会在村子里转,见了孩子,那狗会突然向前蹿几下,作凶猛状,孩子哇哇地哭,喊爹喊娘;有些孩子过后还病、发高烧。于是孩子的父母便会走进狗旺的院子对狗旺说:“狗旺,你要好好管一下你的狗,它把我孩子吓坏了。”狗旺便懒洋洋伸个腰,然后说:“狗是畜生,我怎么管得了。”
这样说便让人很气愤,于是说:“你不管,我以后见着那畜生打死它。”
“你敢。”狗旺大喝一声。
说话的人忽然就不敢说了。
过后见了那狗,便横眉怒目,但也仅仅把脚跺两下,有锄头什么的在手,也只冲狗晃两晃,做打狗状,却不真打。狗似乎晓得这是假动作,不惊慌,还大模大样地往那人跟前走过去。
后来狗旺被公安局抓走了。
抓狗旺的那天还抄了家,搜出许多文物古玩。于是村里人晓得狗旺为什么白天清闲得很,原来他专在晚上做勾当,挖人家的坟撬人家的棺材板。这种罪是要判刑的。狗旺一去不归,于是孤单了那狗,整天莫名其妙地叫。有一天晚上还叫,当时是夏天,大家在外头坐着歇凉,狗叫起来吵人,大家烦了,于是有人说一声:“去打死它,看它还叫不。”
都点头。
于是在屋里把锄头什么的拿在手上,一伙人雄赳赳赶上门去,进了院,还把院门关上,狗没法逃了,于是被打得哀哀地叫。狗旺屋里是有人的,大喊:“莫打呀莫打,它是畜生。”有人回答:“就打这畜生,谁叫它平日作恶多端。”
狗于是被打死了。
出了院子大伙兴高采烈,有人说:“这畜生早该打死它。”
有人接嘴,说:“是啊,以前怎么没想到把这畜生打死呢?”
这话说完大家忽然不作声了,还有人低下头,当中一位拿眼四处瞅瞅,见大家不再像刚才那样兴高采烈。
【1】本文前半部分极力描写狗旺那条狗的凶悍,其作用是什么?
【2】这篇小说运用了前后对比的写法,写出了村人的变化,请列举一例进行说明。
【3】大伙在听了“是啊,以前怎么没想到把这畜生打死呢”之后为什么“忽然不作声了”?
【4】下列对这篇小说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狗旺被公安局抓走后,村人突然都变得勇敢了,这说明村人在政策的感召下觉醒了。
B.小说《狗》里的“狗”有很多:一条是狗旺的狼狗,另一条“狗”就是狗旺,就连一些村人也带有狗的奴性。
C.这篇小说很有点寓言的味道,它让我们联想到的,不仅是这一拨“村里人”,而且其中也有我们自己的影子。
D.该小说寓意深刻,构思精巧,语言流畅,不失为一篇佳作。
1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楹联尤增山水秀
①楹联,又名对联,也叫联语,一般称之曰对子。它是我国文艺百花园里一种用精炼和优美的对偶句构成的特殊文学形式;是一种意蕴丰富、对仗工整、平仄和谐的诗;也是一种借“题以发之”用来论古今、记故实、抒情怀及描绘祖国壮丽景色的山水包装。
②郭沫若在《游漓江》一诗中写道:“江是青罗带,山是碧玉簪,舟在水上走,人在画中游。”看,他把江山如画描写得多直截了当。然而,也必须指出:作为自然形态的山山水水,无论它如何壮美,毕竟这一存在于三维空间的立体画,总不免带有直观性、表面性等诸多不足之处。因此,自然景观尚需要借用诗词、散文、楹联、题刻等多种文艺形式来点化、描摩、阐释、评价……也就是所谓要“题以发之”。对这一点,宋人岳阳郡守滕子京在写给《与范经略求记书》中讲得很清楚。他写道:“窃以为天下郡国,非有山水环异者不为胜,山水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他认为:秀丽山川只是一种人文精神的载体,只有人文精神与之结合,才能使之获得永久的生命,才不致于因自然的、人为的破坏、摧毁而消失。滕子京提出的自然景观必须与人文精神相结合这一见解,是他对于山水建设思想睿智之光的灿烂闪耀,对我们今天旅游景点的建设与开发,都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
③楹联,是一种短小的文学形式,用它来点染山水,不会喧宾夺主,又能起到点化、衬托山水之美的作用。所以,用楹联来包装山水,是我国造景艺术的一个突出特色。中国之所以注重用楹联来包装山水,还有另外三个原因,一是因为中国文字可以竖写(西方国家的拼音文字只能横写);二是中国文字的书写——正、草、隶、篆乃是一种书法艺术,特别是行书、草书,飞龙走蛇,铁画银勾,可供欣赏;再加之,楹联可以用虚实相生、今古连接、远近相携的手法,情意无穷地绘制出实景中所没有的景外之景,用来着力表达山水之表象所不能显示的有关人和事、意和理、情和趣……所以,用楹联对山水进行“题以发之”, 既可以使楹联借山水之美而溢彩,又可以使山水因楹联之包装而增色,二者相互衬托、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④具体来说,作为山水包装的楹联这一文学艺术形式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其主要原因,是它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价值。
⑤楹联可以向人们提供审美提示,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祖国的壮丽山河,是一种自然形态的客观实体。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体会,到一处名胜地游览,看到几幅好的楹联,就会借助楹联所表达的内容,驰骋自己想象的翅膀,给眼前的山水形象以诸多的“补充”。从而,会使自己的审美视野大大扩展,审美能力大大提高。
⑥楹联可以培养人们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感,是人的一种社会意识的升华。楹联和其他的文学形式一样,它是社会意识的形象反映,它可以表达丰富的社会内容,并由此使人的思想认识得到飞跃和升华。
⑦楹联可以激励人们好学上进、完善自我、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我国,以儒家为主的各家流派总结我国历史盛行于劳动人民当中的良风美俗,概括成了很多优美的道德主张和学说。孔子主张的“仁爱”;孟子主张的“德政”;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上述这些高尚的道德主张和道德情感,在祖国名山胜水都色彩斑斓、耀人耳目的汇集并展现在楹联之中。
⑧总之,游览者观山赏水,是需要有各种文学艺术形式为之作赏鉴引导的。楹联可以给鉴赏者开阔思路,锤炼思想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对鉴赏者获得对山山水水之感官愉悦、情感体验和理性升华都是颇有意义的。
⑨用楹联艺术包装山水可使山水更添秀色!
【1】结合①③自然段,说说什么是楹联?
【2】试分析:楹联能包装山水的原因有哪些?
【3】文章第⑦自然段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下面是我县麻姑山仙都观的诗词碑廊上的一则楹联,试从色彩与物态两方面分析,它是如何增秀麻姑山水的。
云盖青山龙卧处,日临丹洞鹤归时。
色彩上:
物态上:
12、认真阅读下面这则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某人捉住了两只猴子,打算训练它们来为自己挣钱。他先训练它们翻跟头,翻一个就给一个桃子吃。其中一只猴子翻得特别起劲,因此吃到了不少桃子。另一只则不然,既不翻跟头,也不吃桃子,即使用鞭子抽它,它也不翻。如此这般训练了若干天,翻得好的那只,由于桃子吃得多,就膘肥体壮,皮毛放光。那只宁可饿着也不翻跟头的猴子,却皮包骨头,无精打采。某人看着来气,就把它赶走了。于是,那只猴子一到野外就精神了起来,活蹦乱跳地爬树摘桃子和其他好果吃。那只会翻跟头的猴子只好让主人牵着走街串巷翻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