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_____。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
A.世间许多人读书都追求数量,以多为贵
B.阅读方式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多元
C.多读则是荣誉,少读就是羞耻
D.少读不能算是羞耻,多读也不能算是荣誉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篁竹(huáng)
清冽(liè)
B. 为坻(chí)
为嵁(kān)
C. 参差(cēncī)
佁然(yǐ)
D. 俶尔(shū)
翕忽(xī)
4、请选出句子排列连贯的一项( )
①鲁迅少年时代,祖父因科场案下狱,父亲病故,家道从此中落。
②翌年,因不满学堂的“乌烟瘴气”,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
③家庭所遭受的一系列重大变故,使少年鲁迅饱受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看到了“世人的真面目”,认识到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
④1898年春,鲁迅离开故乡,满怀人生新的希望,考入了南京江南水师学堂。
⑤鲁迅由一个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长房长孙,变成了一个破落户子弟。
A.①⑤③④② B.①⑤②③④
C.⑤①②④③ D.④②①⑤③
5、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1)卖炭得钱何所营(_____)
(2)心忧炭贱愿天寒(______)
(3)翩翩两骑来是谁(_____)
(4)系向牛头充炭直(_____)
【2】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下列对诗中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十指黑”强调了卖炭翁劳作到伸手不见十指。
B. “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 “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 “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4】诗中多处运用了反衬手法,如用“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纱一丈绫”反衬____________;用“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反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
(2)________________,如三月兮!(《子衿》)
(3)佁然不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4)《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洞庭湖烟波浩渺、水天合一的宏伟气象。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文后的题目。
“混账东西,那发面里的烟末是谁撒的?好,咱们这就来看看!把口袋翻过来,听见了没有?快翻过来!”三个孩子开始把他们的口袋里的东西掏出来,放在桌子上神甫仔细地检查口袋的每一条缝,看有没有烟末,但是什么也没有找到,便把目光转到第四个孩子身上.这孩子长着一对黑眼睛,穿着黑衬衣和膝盖打补丁的蓝裤子。“你怎么像个木头人,站着不动弹?”黑眼睛的孩子压住心头的仇恨,看着神甫,闷声闷气地回答:“我没有口袋。”他用手摸了摸缝死了的袋口。“哼,没有口袋!你以为这样一来,我就不知道是谁干的坏事,把发面糟蹋了吗?你以为这回你还能在学校呆下去吗?没那么便宜,小宝贝,上回是你妈求情,才把你留下的,这回可不行了。你给我滚出去!”他使劲揪住男孩子的一只耳朵,把他推到走廊上,随手关上了门。教室里鸦雀无声, 学生们个个都缩着脖子。谁也不明白保尔为什么被赶出学校。只有他的好朋友谢廖沙知道是怎么回事。那天他们六个不及格的学生到神甫家里去补课,在厨房里等神甫的时候,他看见保尔 被赶了出来,坐在门口最下一级台阶上。他想,该怎么回家呢?母亲在税务官家里当厨娘,每天从清早忙到深夜,为他操碎了心,该怎么向她交代呢?
(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删节)
【1】谢廖沙看见了保尔干了什么?请在横线上补充出来。
【2】你认为选文中的保尔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
8、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流浪地球,有更好的方式
2019年的这个春节和情人节,中国人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就是带上地球去流浪。一部名为《流浪地球》的电影,引燃了中国人久违的科幻热情,人们纷纷涌向电影院,观看这部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科幻大片。
影片中,太阳的衰老和膨胀、万座高耸入云的发动机、点燃木星等等科幻设定,真正让人感到荡气回肠、回味无穷。特别是在地球危难之际,是我们中国人挺身而出,克服种种艰难险阻拯救地球的壮举,更是让我们产生一种勇于担当的民族自豪感。
星际旅行是科幻小说长盛不衰的题材,但常见的科幻设定基本都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通过近光速飞船来完成恒星间的迁徙;二是利用“虫洞”或者“空间折叠”来打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限制,实现超越光速旅行。《流浪地球》则独辟蹊径,将地球整体作为飞船,但遗憾的是,不管我们如何设定或幻想,移动地球都不具科学合理性。
比起宇宙飞船来,移动地球在技术上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即便技术上可行,显著改变地球轨道有太多风险:自然生态彻底消失,发动机带来的地壳不稳定产生大量超大规模的地震、超级火山爆发海啸等剧烈的自然灾害,地球大气层和磁场遭到破坏;而在整个太阳系中,一颗行星轨道的改变,将完全打乱几十亿年形成的大致稳定动力学系统,小行星群轨道紊乱,地球遭遇形成早期那种混乱。
并且当地球飞出日球层之后,宇宙射线便能直接轰击地球,整个地表将会遍布致命的高能辐射。地球的长期流浪必然导致整个生态环境向彻底毁灭,恐怕还没等到地球进入新的恒星系统,中途就可能遭遇毁灭。
另外,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几乎都以太阳光作为最基本的驱动源,一旦地球开始远离太阳,这个系统必然会急剧崩溃,更别说长达2000年的“流浪时代”了。
看来带着地球去流浪不可行,只有另想办法。2016年,欧洲南方天文台发现了一颗围绕比邻星公转的行星,并且该行星还位于比邻星的宜居带上。在宜居带,行星与恒星保持着最合适的距离,为生命的存在提供了相对适宜的条件。2018年,天文学家还在距离地球16光年之处找到颗被命名为“瓦肯”的行星。
事实上,最近几年,随着高度精密的天文望远镜不断扫描宇宙,100光年之内的行星越来越多地被发现了。如果未来真有太阳系灾难,就像我们的人类祖先用小船在广阔的太平洋逐岛跃迁、用几万年时间占领了太平洋群岛一样,来我们的后代也可以组织大量生态船组成的庞大舰队,从一颗行星迁移到另一颗行星——改造,扎根;再改造,扎根……用几百万年甚或几万年的时间,人类终将占领银河系,整个银河系终将涌现无数经过人类改造的新家园。
届时我们利用反物质为燃料的火箭,能够在宇宙中以光速的70%左右飞行。这意味着,借助这种新型物质发射火箭,人类前往离地球最近的4.3光年之外的半人马座约只需要6年时间,到16光年之外的瓦肯星也只要23年,即使航行到1000光年之外的行星上,也只需1400多年。有了如此先进的反物质技术,我们何必舍易难取,如在《流浪地球》中那样去开发得不偿失的以硅为原料的重核聚变呢?
当然,科幻片不符合科学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人家本来就是科幻电影,不是科学。
【1】请简要说说第1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请结合上下文说明第6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的作用?
【3】为什么说“比起宇宙飞船来,移动地球在技术上是件非常困难的事”?请结合文本,写出具体理由。
【4】你认为流浪地球,有哪些更好的方式?请结合文本作答。
9、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或许你有过类似的经验:熟悉的小吃店正要改装成无人超市;小区里的停车场整理之后,变成一所幼儿园;而曾经热闹的街道,渐渐寂寥无人,失去光彩……
这些生活空间的改变,背后可能蕴藏许多故事或启示。请以“走过”为题,或叙或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