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他是一位优秀的有二十多年破案经验的侦查大队的刑事侦查警察。
B.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感冒等诱发的。
C.通过刻苦学习,小明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D.小说《红岩》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江姐、陈然、许云峰等人的英雄事迹。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是一根珍贵的同学送我的钢笔。
B.听到语文老师意味深长的一席话,使我深受教育。
C.这些被制造出来的食物,不仅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饮食,而且蕴藏着中华民族对于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种特殊的感触。
D.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 国内外大型展会成为重庆小面拓展市场的重要舞台,实现产业化发展的重庆小面正朝着百亿元“名小吃”的目标迈步前行。
B. 我市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研发迈出了新步伐,跨上了新台阶,其中由广大消费者参与试驾的长安逸动EV460在大街小巷风头正健。
C. 重庆市北碚区荣获“国家级卫生区”,这是重庆市首个获此荣誉的区县。
D. 两江新区的挂牌成立,极大地拓展了重庆城市发展空间和城市布局,为打造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增添新的动力。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诗人。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B.《<庄子>二则》选自《庄子集释》。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北冥有鱼》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都节选自内篇中的《秋水》。
C.《<礼记>二则》选自《礼记•正义》,《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D.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1】所选诗句中写暴风对茅屋肆虐的动词有哪些?
【2】所选诗文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6、按照提示默写恰当的语句。
(1)《小石潭记》中写小石潭周围美丽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小石潭记》中明写潭中鱼,实写潭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描写潭中鱼动静相宜、灵动有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片段,回答后面问题。
保尔走上前去。“公民,您为什么不干活?”
那男子用轻蔑的眼光,把保尔全身从上到下地打量了一番,反问道:“你是什么人?”
“我是工人。”
“那么,我和您没有什么话说。叫工长来,或是你们的……”
保尔翻眼看了看他,说道:“要是您不肯干,您就别干。只是车票没有我们的签字,您就别想上车。这是工地主任的命令。”
说完保尔又问那女子:“女公民,你也拒绝吗?”可是,他马上愣住了,因为站在他面前的竟是冬妮娅·杜曼诺娃!
(1)冬妮娅是保尔的初恋情人,选文写了保尔与冬妮娅在哪里意外相遇的情景?这次意外相遇,让保尔和冬妮娅彻底决裂,结合原著分析他们决裂的原因。
(2)保尔一生接触过三位对他非常重要的女性,有他的初恋情人冬妮娅,还有在铁路总工厂任共青团书记时认识的革命战友 和他的结发妻子 。
8、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文学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
(1)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它不仅对个人品行的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
(2)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既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更有“智者歌其思”寓于其间。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运用文学的手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如《诗经》涉及玉的篇目多达三十余首,以玉之高洁,比喻人品之典范。人品之如玉,不惟高贵,更体现为不容玷污,拒绝同流合污。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将这种文学手段进一步升华:真正高尚之人格,恰似莲花, A 。这种人格,经得起各种挫折和磨难,在任何威逼利诱前都永不变节。这种文学实践及其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既是上古到当代的中国文学中的艺术要素,更是融入文学活动全过程的经纬线。
(3)中华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其品行无不与文学构建的要旨相契相合。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 B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他们千百年来之所以为后人景仰,就在于人格的高尚与坚定;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面对怎样的威胁和诱惑,他们心中的信念绝不动摇,自身节操稳如磐石。
(4)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更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民族意志是众多个体精神品格的凝聚。历史上,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总能升华坚韧的民族意志,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迹不计其数,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肯定历史人物的同时,对其当代意义予以重新阐释。金庸的武侠小说正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角度,转为对天下苍生是否真正脱离苦难、是否能够安居乐业的关注和思考。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在锻造民族精神,通过感召广大民众,化育普通百姓,为熔铸民族意志打下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5)中华民族的精神构建,已绵延数千年。文学在新世纪履行构建使命时,更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内涵。既要弘扬传统文学之精华,又要符合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身份地位。我们要让文学顺应潮流,大展身手,勇挑民族精神构建使命的重担。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
【2】第(2)段“A”处填入的诗句是________,第(3)段“B”处填入的人名是“____”
【3】第(2)段划线部分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作用是________
【4】第(2)段和第(4)段位置能否互换?为什么?
【5】结合本文,在第(3)段省略号处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9、作文
请以“你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3)书写工整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