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临高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小明在放学回家路上等红灯时,发现有人乱扔垃圾。他立刻走过去,捡起垃圾后并提醒行人不可随意乱丢垃圾。小明的行为(     

    ①自觉承担了相应的责任②主要是为了提升自身形象

    ③彰显了强烈社会责任感④得到了他人的关心和帮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某校响应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印发《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以启动开展“防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当遭遇校园欺凌时,作为中学生可以(     

    ①寻求法律服务机构的帮助②直接去公安机关起诉

    ③敢于维权,能够以暴制暴④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已于2024年1月1日生效实施。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爱国行动,你认同的是(     

    ①在学校组织的升旗仪式上庄严肃立

    ②自觉同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③倡议大家坚决抵制所有的国外品牌

    ④利用网络平台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网络正能量,你我共传播。下列行为属于传播正能量的有(     

    ①小亮通过政府微信公众号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言献策

    ②小强通过网络软件查找到作业答案,很快地抄完了作业

    ③小伟在微博转发走失儿童的消息,走失儿童最终被找到

    ④小薇通过网络报名参加了一个志愿者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5、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等,都让我们更好的融入社会。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     )

    A.道德化

    B.成熟化

    C.生活化

    D.社会化

  • 6、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需要我们学会辨识。下列网络消息中可以点击或转发的是(     

    ①陌生网站发来的要求登记银行卡信息的链接

    ②有认证的官方公众号发布的北京最新中考改革政策

    ③央视新闻发布的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直播链接

    ④某论坛上发布“大米价格一周后会上涨,应该做好囤粮准备”的消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7、某地一名交警弯腰给一位过马路的孕妇系鞋带的暖心场景,被路人拍了下来并发到网上,获得网友纷纷点赞。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②要传播正能量,做有益于社会的人

    ③要积极帮助他人,追求社会点赞④关爱他人的人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在学校,我与同桌的关系属于(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法律关系

  • 9、2023年,许多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研学旅行”活动,学生们在游玩中感悟历史文化,在体验中学习本领,在思考中增强爱家、爱国情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学习不仅局限于学校,研学旅行也是一种学习

    ②研学旅行有利于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磨炼意志

    ③此活动注重提高实践技能,不能提升知识水平

    ④学生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养成亲社会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见义勇为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然而,未成年人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不主张见义勇为,还是要求他们见义智为为好,因为未成年人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根本原因)(     

    ①容易鲁莽行事②体力不具优势③极易受到伤害④心智尚未成熟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 11、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下面的行为对应的法律责任正确的是(     

    A.刻画、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承担刑事责任

    B.李某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向比赛场内投掷矿泉水瓶、石块,导致比赛中断——要受到行政制裁

    C.散布谣言,谎报险情、警情或者其他故意扰乱公共秩序——承担刑事责任

    D.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安全的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 12、在肆虐的山火面前,有人义无反顾地逆行灭火,一呼百应;在俭朴的生活里,有人靠着卖气球的微薄收入,十余年来攒钱资助了30名贫困学生;在日常的工作中,有人细致入微,及时发现可疑情况并救人一命……凡人微光,最是闪亮。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针对上述凡人善举,同学们围绕“关爱的重要性”展开讨论,下列观点你认同的是(     

    ①关爱能杜绝社会冷漠现象,营造和谐氛围

    ②关爱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③关爱是温暖人心的社会正能量

    ④关爱传递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营造充满爱的社会,我们青少年应该(     

    ①理解他人,包容一切       ②关爱他人,相互帮助

    ③逃避困难,躲避付出       ④承担责任,学会担当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13、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不在于财富多少,而在于普通人是否得到尊重。下列行为能够彰显城市的文明程度的是(     

    ①银行办理业务时,不随意插队②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打闹

    ③乘坐公共交通时,给老人让座④爱护环境,不随手乱扔垃圾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深刻指出:“越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越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持之以恒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人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要加强诚信建设,倡导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标准,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

    ②我们要树立诚信意识,以“诚实守信”为荣

    ③讲诚信是提升人民文明素养的唯一途径

    ④诚信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 15、“新时代好少年”李月空乐于助人,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配合驻村工作队向乡亲们宣讲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政策,用稚嫩的肩膀为山乡扛起了一份责任。她的事迹启示我们(     

    A.坚持集体主义,放弃个人利益

    B.培养亲社会行为,勇担社会责任

    C.消耗全部精力,投入公益活动

    D.参加社会实践,收获个人名和利

  • 16、2023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邓小燕,用勤劳务实,甘于奉献,让青春充满稻花香的味道。她的青春事迹启示我们青少年要(       

    A.亲近社会,发扬实干精神

    B.特立独行,展现青春风采

    C.参加实践,收获个人名利

    D.悦纳自己,丰富假期生活

  • 17、一位妈妈因担心孩子在飞机上吵闹影响他人休息,给同行乘客赠送了耳塞、糖果等小礼物。该行为被机上众人称赞,这是因为(     

    A.谈吐文雅,以理服人

    B.真诚相待,诚实守信

    C.礼贤下士,平等待人

    D.换位思考,尊重他人

  • 18、石家庄地铁开展志愿者文明引导活动,让旅客有回家的感觉;张家口爱心驿站,为环卫工人、快递员等户外工作者送去温暖;唐山的供热管家承诺24小时值班,冒严寒走家串户抢险维修……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给上面这段文字加一个标题,恰当的是(     

    A.自立自强

    B.互谅互让

    C.服务他人

    D.见义勇为

    【2】小明分享他参加志愿活动的收获,最可能的是(     

    ①提升社会交往能力②赢得他人的赞许和尊重

    ③学习成绩大幅提高④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9、下列知识示意图,表述正确的是(     

    A.

    B.

    C.

    D.

  • 20、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古往今来,这些洋溢着强烈爱国主义情感的名句启示我们(     

    A.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

    B.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

    C.国家利益至上,要为祖国繁荣富强而不懈奋斗

    D.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   在2020年7月8日举行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潘绪宏介绍,疫情防控成果来之不易,但仍有一些谣言“病毒”搅动舆论场,干扰疫情防控大局。6月11日以来,北京警方共侦办此类案件92起,依法查处违法犯罪人员113人。

    对此,两位同学发表了各自的看法,请你辨析。

  • 22、买家黄女士在某网络购物平台购入18件衣服,总价将近5000元。收货后,黄女士依据“七天无理由退换货”规则发起了全部退货请求,平台客服介入后支持黄女士退货申请。随后,卖家在黄女士微信朋友圈看到了黄女士穿着所退衣服出去玩时拍的照片。极为愤怒的卖家通过媒体曝光了此事,黄女士的个人信息被泄露,随后黄女士遭遇了网暴力。对此,人们议论纷纷。

    甲:无理由退货是我权,遭受网暴不应当

    乙:维护权利守程序,道德法律记心上

    运用所学知识,对以上两名同学的结论进行辨别与分析。

  • 23、    2020年2月4日,四川兴文县人涂某,24岁,通过其拥有的400多人微信朋友圈发布恶意言论,造谣生事、辱骂钟南山院士,发布仇国言论。广东中山警方接到群众举报后,迅速开展研判抓捕,在出租屋内将其抓获,并处以行政拘留15日的处罚。

    请结合材料运用“自由与规则”的相关知识简要评析涂某的言行。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   目前,长春市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为地铁线路,3、4、8号线为轻轨线路,线网总里程达100.1公里,步入网络化运营时代。市民在乘坐地铁时能遵守社会秩序,先下后上,有序排队,礼让他人,成为长春精神文明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材料体现了网络推动社会进步在哪一方面的表现?

    (2)市民遵守的“社会秩序”属于什么方面秩序?

    (3)礼让他人中的“礼”体现了一个人的哪些良好品质?

    (4)在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中,作为中学生应该摒弃哪些不良行为?

  • 25、   材料一: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中国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约9.5%;中国人民生活从短缺走向富裕、从贫困走向小康,现行联合国标准下的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0%以上……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会上说,“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国家取得的成就。

    (2)“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青少年该做出怎样的努力?

  • 26、   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强化国家安全工作,我国公布、实施了新的《国家安全法》,该法确定了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1)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是什么?

    (2)我国为什么如此重视国家安全?

    (3)在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你建议学校可以开展什么相应的活动?

  • 27、材料一 2016年9月27日,中央电视台2016“众里寻你——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录制完成。悉心照料93岁奶奶和患病哥哥的田应志、坚持多年带着年幼弟弟妹妹上学的余虽、独自照顾奶奶日常生活的任芳芳、捐髓救母的李佳、给渐冻症舅舅带去温暖和希望的周蕊、为患病母亲唱歌进入《音乐大师课》的向小康、和继母共同撑起六口之家的坚强女孩迟凯琳、跑遍深山为爷爷采药的“小大人”张钊、替父母分忧悉心照顾年迈外婆的姜沅昊、捐髓救父的曹胤鹏,这10位年度“最美孝心少年”受邀登台,接受全社会的致敬和礼赞。

    材料二 学琴五年了,小芳恨透了钢琴和小提琴。她对父母时常提醒自己“别忘了练琴”之类的话尤其反感,甚至听到他们提醒“快起床”、“早些休息”、“快练琴”的话都心生厌倦,更不用说父母过多的询问她的学习成绩了,她从心里讨厌她的父母。总之,小芳反感父母说的每一句话。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最美孝心少年的身上体现了哪些优秀品质? 

    (2)我们为什么要向最美孝心少年学习?

    (3)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

    (4)你认为材料二中小芳的表现属于什么心理现象?其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5)小芳应该怎样调适这种心理现象更好地与父母沟通?

     

  • 28、   材料一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社会主体,都有自己的生命价值,不应该忽视自我价值的实现;但人又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一分子,应该主动为社会作贡献。所以,我们应该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奉献社会,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提升自我。这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

    材料二 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人间处处都需要关爱。关爱是一种毫无功利性的善举。和谐社会,和谐社区,呼唤我们积极地融入社会、关注社会、奉献社会,我们要学会关爱,学会奉献。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帮助别人,温暖他人,哪怕只是一个微笑、一声问候,都可以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好。

    某班决定以上述材料为背景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

    (明确主题)

    (1)请你为本次主题班会设计一个主题。

    (理论链接)

    (2)谈谈你对社会化的认识。

    (落实行动)

    (3)活动的目的是要我们做一个融入社会的人,请你就“人的生存和发展为什么离不开社会”设计一个简单的发言提纲。

    (发出号召)

    (4)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请你向同学们提出几点建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