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昌江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2023年6月,周某在某公寓32楼楼顶天台向地面人群投掷砖头,砸中楼下行人娄某,致其死亡。经法院审理判决周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此案例启示我们(     

    ①任何人的违法行为都应受到刑罚处罚

    ②刑罚是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

    ③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

    ④要认清犯罪危害, 自觉远离违法犯罪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2、2023年3月4日晚,感动中国2022年度获奖人物揭晓,他们是钱七虎、邓小岚、杨宁、沈忠芳、徐宗祥、“银发知播”群体、徐梦桃、陈清泉、陆鸿、林占烛。这些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启示我们(     

    ①用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承担社会责任就能得到媒体的褒奖

    ③要有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

    ④负责任是我们的法定义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习总书记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这启示我们(     

    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②埋头学习不懈怠,因为读书比实践更为重要

    ③发扬实干精神,做国家建设的劳动者和奉献者④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4、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人民法院依法对唐山烧烤店打人案进行一审宣判。被告人陈继志犯寻衅滋事罪、抢劫罪、聚众斗殴罪、开设赌场罪、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二万元。其余27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十一年至六个月有期徒刑不等的刑罚。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②有期徒刑属于附加刑,罚金属于主刑

    ③犯罪是应受到行政处罚的对社会危害性较轻的行为

    ④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处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一群中学生通过水稻的一生研学活动,探究学习水稻的生长、收获,对勤俭节约、珍惜粮食有了全新的认知体验。完成下面小题

    【1】中学生开展这一研学活动的目的是(     

    A.进行水稻科学研究

    B.提高粮食生产的产量

    C.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D.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2】中学生参加这样的研学活动(     

    ①是亲社会行为的表现②浪费时间影响学习

    ③有利于养成良好习惯④必定塑造健康人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6、2022年12月13日,通信行程卡、健康码服务正式下线。“再见了,行程卡。”中国通信院发布关于删除通信行程卡相关教据的通告。这告诉我们(     

    A.社会规则是一成不变的

    B.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C.社会规则限制人们自由

    D.社会规则应符合人民利益和社会发展要求

  • 7、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     

    A.更多的物质财富

    B.丰富的物质回报

    C.维持生活的生活用品

    D.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 8、八年级学生小田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

    参加这些活动有利于青少年(     

    ①更加关注社区治理       ②塑造健康的人格       ③规则意识不断增强       ④价值观念日渐养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努力做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下列漫画中的做法值得赞扬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202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邓小岚是一位在山村长大的年轻教师,她用自己的歌声为孩子们带来快乐。远方的小山村生活特别艰苦,但邓小岚始终没有离开自己的舞台。她以幽谷兰香远为名,把孩子们送上了冬奥会的舞台。以邓小岚为榜样,我们应该(     

    ①勇于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②服务奉献社会,体现人生价值

    ③追求政府表彰,获取国家荣誉④提升自身素质,增强担责能力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11、小军在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周末社会实践活动后说:“参加活动,可以锻炼我的意志,增强我的环保意识,对我的学习、成长有好处,还能使我感受正能量。”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促进我们的全面发展

    B.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我们的道德境界

    C.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

    D.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会耗费精力和时间,影响学习

  • 12、下列是小楠日记里的一页内容。针对小楠的烦恼,你的建议是(     

    2023年9月16日   周六   

    今天下午本打算花半小时上网看新闻,谁知一上网就控制不住自己……不知不觉半天过去了。结果,没按时间写作业,约好的篮球赛也忘记了,好烦啊!

    A.提高个人道德素质

    B.学会“信息节食”

    C.遵守各项法律规定

    D.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 13、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以下名言体现了尊重他人的是(     

    A.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D.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14、小军喜欢看法治类电视节目,对于节目中涉及的案件,小军常常会提出自己的维权建议。下列维权方式不恰当的一项是(       

    A.赵某某遭遇家庭暴力——找居委会“打官司”

    B.钱某被高空抛物砸伤——与当事人沟通要求赔偿

    C.李某被公司拖欠工资——寻求法律援助中心帮助

    D.孙某遭遇了电信诈骗——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

  • 1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     

    ①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②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

    ③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④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16、2023年7月,靖江某校组织共青团员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他们前往某科技集团参观学习,投身车间劳动,体验劳动之美,在实践中丰富了课堂知识。开展该活动有利于(     

    ①让学生学会一技之长,为今后谋出路②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塑造健康的人格

    ③学生了解社会,培养亲社会行为④获得他人和社会的完全接纳与高度认可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 17、生活中处处有规则,有的形诸笔墨、见于文字,有的传为口碑、约定俗成,它像指挥棒一样指挥着我们,下列关于社会规则看法正确的是(     

    A.中学生是未成年人不用遵守规则

    B.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C.生活中只有法律是规则

    D.只有公共场所才需要遵守社会规则

  • 1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谚语说明(     

    ①礼貌用语有助于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②粗俗的语言并不妨碍正常的人际交往

    ③对人有礼貌就不会伤人④对人有礼貌使我们与人交往时有了亲和力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 19、学生小颖在上学途中,遇到一位老人询问其法律服务机构的具体位置。经询问后,小颖得知这位老人因年迈缺乏经济来源,而子女又不给赡养费。无奈之下,老人决定寻求法律救助。鉴于老人不认识路,小颖决定为老人去往(     

    A.法律服务所

    B.律师事务所

    C.法律援助中心

    D.公证处

  • 20、有人说:“网络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恶魔。”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网络对于交友而言,只是一个工具,可以是助力也可以是阻力

    ②网络的危害是不可避免的,应远离网络

    ③虚拟的网络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不加强自我保护,容易受到伤害

    ④网络的作用是有限的,没必要相信网上的东西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甲:作为社会成员,我们的身份是唯一的。

    乙:.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既可以拥抱社会,也可以脱离社会。

  • 22、有的同学在学习“我国国家机构”的相关知识时,容易出现知识混淆:

    甲:行政机关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乙:人民政府不可以干涉人民法院行使独立审判权。

    请帮他们辨析

  • 23、某校八年级(5)班开展了一次以“关爱他人,奉献社会”为主题的班会,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下面是可欣和浩然两名同学的观点,请你进行辨析。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我爱我的小家

    2016年春晚蹿红网络的一曲《父子》曾让无数网友为之动容:“如果你是一根参天大树,我就是一粒种子。你宽大的树荫把我守护……我知道你的辛苦,明白你的付出,却忘了如何跟你相处。我们都不善表露,可心里全都清楚。”

    (1)这首歌给了你哪些启示?

    (2)你会用哪些知识劝说图中的孩子?

     

  • 25、   目前,长春市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为地铁线路,3、4、8号线为轻轨线路,线网总里程达100.1公里,步入网络化运营时代。市民在乘坐地铁时能遵守社会秩序,先下后上,有序排队,礼让他人,成为长春精神文明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材料体现了网络推动社会进步在哪一方面的表现?

    (2)市民遵守的“社会秩序”属于什么方面秩序?

    (3)礼让他人中的“礼”体现了一个人的哪些良好品质?

    (4)在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中,作为中学生应该摒弃哪些不良行为?

  • 26、怎样做一个诚信的人?

  • 2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面对未知病毒突然袭击,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中国采取一切措施,不计一切代价,全力救治患者、拯救生命。党和政府举全国之力,快速有效调动全国资源和力量,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迅速形成了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宪法知识,简要说明中国抗疫“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所体现的宪法原则。

  •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失信被执行人指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公民)的信用惩戒压力,如禁止乘坐飞机、限制出国等,使他们“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拔至2020年12月,全国共有751万名失信被执行人迫于信用惩戒压力自动履行了义务。

    材料二 李某与某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协议。根据协议,李某预报了两年共120个课时的课程,并支付全部26000元费用。但是,此培训机构仅上了8节后就停课了,且一直没有复课,培训机构也人去楼空。李某诉至法院,要求该培训机构退还培训费用。

    (1)运用诚信的有关知识,说明最高人民法院加大信用惩戒压力的意义。

    (2)材料一、二启示我们怎样做一个守法的公民?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