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吉林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国家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每个公民都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以(     )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A.经济安全

    B.信息安全

    C.人民安全

    D.国土安全

  • 2、某校响应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印发《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以启动开展“防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当遭遇校园欺凌时,作为中学生(     

    ①要敢于斗争,能够以暴制暴                 ②应该直接向公安机关起诉

    ③可向法律服务机构进行咨询                 ④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42岁的刘晓华是云南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职业技术学校的一名教师。2016年7月的一天,刘晓华接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她被告知,她早前登记入库的造血干细胞与一位8岁男童配型成功,现在征询她个人意愿是否能捐献救人。“愿意愿意,什么时候捐献?”听到这一消息,刘晓华很高兴。11月29日,刘晓华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6小时后,来自她体内的172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护送至成都,移植到一名8岁男童体内,实现了她挽救白血病人的夙愿。下列对刘晓华的评价,正确的有(     

    ①她是一个敬业奉献的人          ②她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③她是一个助人为乐的人          ④她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4、2023年元旦假期,大江南北许许多多劳动者坚守平凡岗位、埋头耕顿,以辛勤的劳动起笔2023新的一年。一位位平凡的劳动者,为美好生活踔厉奋发,用奋斗书写着前行的轨进。这给中学生的启示是(     

    A.专注劳动实践,轻视书本知识

    B.努力考上大学,谋求高薪职业

    C.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报效祖国

    D.早日参加工作,积极服务社会

  • 5、青少年在社会中成长,应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有(     

    ①在观看球赛时,给对手喝倒彩②就垃圾分类问题向环保部门提建议

    ③在风景区的石壁上刻励志标语④踊跃为受灾地区的群众捐款捐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6、在生活中,法律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能帮助我们解释法律问题、代写法律文书;律师能给我们当顾问,处理涉及法律的事务;如果经济困难,需要打官司来讨回公道,可以到法律援助中心请求援助。这告诉我们(     

    A.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到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控诉、举报

    B.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

    C.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人的违法行为都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D.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 7、在全国各地开展的“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处处有中学生的身影,他们有的打扫社区卫生,有的劝导文明通行等,中学生参与此类社会活动是(     

    ①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主要途径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③关心社会,亲社会的表现④热心公益、服务人民的表现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8、有人对世界各领域中的100名杰出人士做了问卷调查,其中61人承认: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并不是他们最喜欢的,至少不是心目中最理想的,之所以取得辉煌成绩,除了聪颖和勤奋之外,是责任感创造了奇迹。这份调查说明了(     

    A.获取成功与兴趣爱好、智力因素没有必然联系

    B.从事自己最感兴趣的职业,一定能取得成功

    C.无论何种岗位,只要有了责任感就能成就一番事业

    D.对息已所从事的职业,无论是否自愿,是否喜欢,只要尽责尽力对待,同样可以做得很出色

  • 9、下列四幅图片共同体现了(     

       

    A.经济实力增强

    B.推进文化建设

    C.建设军事强国

    D.维护国家利益

  • 10、亲社会行为有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有(     

    ①小罗在地铁上给孕妇让座

    ②小格主动参与社区防火知识宣讲

    ③小刘故意损毁社区公共设施

    ④小强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1、某班召开主题班会,以下是班会上同学们交流分享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千名交通大学师生员工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告别上海来到西安,建设祖国大西北。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每到毕业季,到西藏边疆、海岛边关、大漠戈壁的分配名额都成了“香饽饽”。

    投身基层机关、投身乡村教育、投身社区卫生事业……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走进基层,在基层服务中建功立业。

    此次班会的主题,最有可能的是(       

    A.维护国家安全,履行法定义务

    B.关心国家发展,增强创新能力

    C.规划职业生涯,挖掘自身潜能

    D.国家利益为重,投身国家建设

  • 12、小秦在观看时事新闻时搜集整理了以下两则材料。

    材料一   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较2022年12月增长110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较2022年12月提升0.8个百分点。

    材料二   2022年,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基本建成,“一网通办”“异地可办”“跨省通办”广泛实践,“互联网+政务服务”取得显著成效,为企业和公众获取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提供可靠保障。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日益发达的互联网(     

    ①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                 ②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③使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④能够满足人们生活所需的一切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的发展(     

    ①有利于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②能够避免腐败现象的发生

    ③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     ④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13、八年一班同学搜集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等古语,下列最适合作为这些古语主题的是(     

    A.青春飞扬

    B.行己有耻

    C.青春萌动

    D.止于至善

  • 14、无须申请,名单保密。某高校通过分析餐厅一卡通消费数据,将餐费直接打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餐卡里。这种“隐形资助”启示我们,关爱他人要(     

    A.尽己所能

    B.讲究策略

    C.不计代价

    D.互谅互让

  • 15、近年来,行人、电动车闯红灯现象屡禁不绝,甚至还出现“中国式闯红灯”的怪象,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针对这种现象,某市交警出新招,在多地安装了带有高清人脸识别功能的自动抓拍系统,一旦信号灯变红,系统马上进行自动抓拍。施行一段时间后,该市闯红灯现象逐渐减少。这则材料告诉我们(     

    A.遵守规则全靠他律来实现

    B.遵守规则需要敬畏规则

    C.遵守规则全靠自觉来实现

    D.特殊情况可以不遵守规则

  • 16、2023年2月24日,教育部教材局启动“青少年版权保护季”行动,严厉整治教材教辅、少儿图书等领域侵权盗版乱象,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版权环境。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司法保护

    B.家庭保护

    C.政府保护

    D.学校保护

  • 17、下列诗句中,体现我们关注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有     

    ①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子牛

    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8、为了抢时间,不少外卖送餐员简直是在“用生命送餐”,无视交通规则,抢行、逆行等违规现象频发,相关交通事故屡见不鲜。对此,专家建议平台应改善配送运营评价机制,加强监管,承担社会责任,并呼吁消费者对送餐员多一份理解。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规则要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

    ②保障社会正常秩序的前提是遵守规则

    ③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

    ④要做诚实守信的人,不惜任何代价也要在送餐时间内到达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

  • 19、在新时代伟大事业的推进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等多方面的深刻变革。为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对此,同学们展开讨论,下列观点你赞同的是(     

    ①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②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公民无法参与其中

    ③该法的出台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和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

    ④该法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情怀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20、在我国国家队中,运动员张雨霏是19届亚运会首枚游泳金牌获得者;在家中,她是母亲的女儿;在青年学生中,她是听取大家的意见的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这说明了(     

    A.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

    B.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C.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D.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是地缘关系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2021年夏,河南多地遭遇水灾、疫情。在“中华慈善日”来临之际,八年级某班聚焦灾后重建、疫情防控等问题,组织了“做慈善·献爱心”活动。小敏捐出了500元压岁钱,小辉利用周末时间进行志愿服务⋯⋯小羽则认为:“我没有小敏那么多钱,也不想浪费周末时间,再说我跟那些有困难的人又不认识,为什么要献爱心?”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小羽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 22、学习了宪法的相关知识后,同学们对宪法有了不同的认识。 有的同学认为“受教育对我有益,学宪法没有意义”。请你对该观点进行辨析:

  • 23、请评析:在一次讨论中,一部分同学认为考试焦虑利大于弊,另一部分同学认为考试焦虑是弊大于利。而小刚却认为:考试焦虑是一把双刃剑。

    你赞同小刚的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弘扬宪法精神 增强法治观念】

    2020年12月4日是第七个宪法宣传日,也是第三个“宪法宣传周”。济南市各中小学积极开展宪法晨读活动,让宪法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1)

    第八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2) ,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第一百二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3) 是国家的监察机关。

    第一百一十一条 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4) 。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1)请你补充完整同学们诵读的宪法部分条款。

    (2)你认为怎样才能让宪法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 25、   青少年小李初中没有毕业就辍学在家,无所事事。平时游手好闲,经常出入营业性网吧,小偷小摸,还与他人打架斗殴。其父母恨铁不成钢,批评教育他也无济于事。后来他模仿暴力游戏中的情节,使用刀具将一名小学生残忍杀害,最终落入法网。

    (1)小李的哪些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小李的哪些行为是犯罪行为?

    (2)上述案例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 26、材料一:白芳礼,一位年逾丸旬的病弱老翁,一辆破烂不堪的旧三轮车,一个老人无私奉献的情怀,一个二十年助学的惊人神话。他靠着一脚一脚地蹬三轮,挣下35万元人民币,捐给了天津的多所大学、中学和小学,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而他的个人生活几近乞丐,他的私有财产账单上是一个零。老人曾对他的老友说:“我过得是苦,挣来的每一块钱都不容易。可我心里是舒畅的。看到学生们能从我做的这一点点小事上唤起一份报国心,我高兴啊!”

    材料二:一位来自新疆的贫困学生,功课优秀,没毕业就被天津一家大公司看中,在捐赠仪式上激动地说:“我从白爷爷身上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神和力量。我正式向学校也想白爷爷表示:毕业后我不留在天津,要回到目前还贫困的家乡,以白爷爷的精神去为改变家乡面貌做贡献!”他深深地向白芳礼老人鞠了一躬。全场掌声雷动,老人也高兴的流下了眼泪。阅读材料,请回答:

    (1)白芳礼老人的事迹感动了千千万万青年人,感动了整个中国。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全场观众的掌声为这名新疆优秀学生的选择点了赞,请你谈谈大家点赞的理由

    (3)向白芳礼老人学习,向新疆的优秀大学生学习,你准备怎么做?

  • 27、网络生活新空间,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而且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样。但是,互联网也带来一些问题。我们要理性利用互联网,做网络生活的主人。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 28、致敬逆行英雄,勇担社会责任

    材料一: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危险来临时,27名森林消防队员和3名地方干部群众,逆行在与死神较量的赛道上,奋不顾身冲进火场,最后壮烈牺牲。

    材料二:2019年8月强台风“利奇马”肆虐潍坊,潍坊市各级各部门救援力量,成为风暴中坚定的逆行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某校八年级一班开展“致敬逆行英雄,勇担社会责任”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人们为什么要向灾难中坚定“逆行者”们致敬?

    (2)以英雄为榜样,你打算怎样走进社会生活,勇担社会责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