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湘潭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下列关于国家利益说法正确的是

    ①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②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③国家利益等同于个人利益

    ④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中学生小峰自创的歌词在“全国少年儿童歌词征集活动”中获特别奖,但小峰并未接到获奖通知书。经调查发现,参加复评工作的李某做了手脚,将奖项给了张某。小峰一纸诉状将李某和张某告到人民法院,状告他们共同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经人民法院审结,小峰获得1.7万元赔偿。本案例告诉我们(     

    A.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B.李某和张某的行为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

    C.遇到侵害,我们要善用法律,依法求助

    D.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的首选途径

  • 3、_________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A.宪法

    B.刑法

    C.民法通则

    D.治安管理处罚法

  • 4、个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个人的行为和选择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个人的社会责任意识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而个人的社交活动则促进了社会的互动和融合。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个人对社会的重要性的是(     

    A.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B.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C.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我们个人的努力和奉献

    D.我们的衣食住行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5、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人们喜欢在自己的朋友圈晒美食、晒旅游、晒自己与家人的合影等,在朋友们点赞的同时(     

    A.为了保护隐私,不要发朋友圈

    B.应充分利用网络,多搜集信息

    C.要增强安全意识和保护隐私意识

    D.加强网络监督,完善监管体系

  • 6、乘坐高铁和动车,明确规定“禁止吸烟”;在影剧院、图书馆等明确规定“禁止大声喧哗”。从这些规则中可以看出(     

    ①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②自由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③追求自由不得损害他人利益   ④自由就是依照自己意志行事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 7、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在学校,我与同桌的关系属于(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法律关系

  • 8、广东省普宁市公安局发布悬赏通告:2023年1月29日至6月30日,提供线索并协助抓获逃犯的,每抓获一名普宁市公安机关立案在逃人员,将给予5000元奖励。如果我们青少年发现可疑人物,应该(     

    ①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悄悄报警

    ②不予理会,这是公安机关的事情,与我们未成年人无关

    ③告诉家人或老师,向他们求助

    ④勇于与逃犯搏斗并将其抓获,获得丰厚奖金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9、进出电梯不礼让妇女和老人、不主动帮助行走不便者、驾车不避让行人……时下,不少中国人这些看似小节的行为让很多外国人不解。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A.不拘小节有损国家和民族形象,要依法严惩

    B.文明的进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顺其自然

    C.礼貌礼仪事关国家和民族形象,应自觉加强个人修养

    D.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必在乎外国人的看法

  •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信,恪守承诺。”下列做法正确诠释了诚信原则的是(     

    ①中学生陈某为兑现帮同学搞钱玩游戏的承诺而拦路抢劫

    ②小丽答应小红不管什么情况,都要绝对保护小红的隐私

    ③商家在客户并不知情的情况下补发了交易中漏发的货物

    ④吴某用十年时间兑现了为儿子偿还生前所有债务的承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任何犯罪行为都应受到法律得制裁。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①严重社会危害性 ②刑事违法性 ③应受刑罚处罚性 ④扰乱公共秩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12、“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创造文明社会需要你我共同努力,以下对微行为点评正确的是(     

    序号

    微行为

    点评

    小乐对引导候机的服务员说:“辛苦了”

    换位思考,体谅他人

    小云劝说在楼梯上推搡起哄的同学注意安全

    及时提醒,维护规则

    小芳向来访家中的客人问好并主动递上茶水

    举止稳重,乐于助人

    小娟把压岁钱和珍爱的书籍捐给贫困山区孩子

    心怀善意,关注他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3、某大学依托大数据技术分析学生刷饭卡情况,对每月在食堂吃饭60次以上、每天伙食费低于平均值8元的困难学生进行“隐形”资助。学校的这一做法(     )

    A.提高了学生学业水平

    B.是对受助学生的尊重

    C.践行了勤俭的传统美德

    D.说明规则是可以改变的

  • 14、2023年2月15日,广东茂名市的马路上,一名男童被卷入车底,危急时刻,20余名路人瞬间集结合力抬车救人,不到4分钟便成功将男童救出。这告诉我们要(       

    A.文明有礼,尊重他人

    B.珍爱生命,关爱他人

    C.平等待人,与人为善

    D.遵守规则,维护秩序

  • 15、同学们就“文明养宠”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你认为活动开展的合理程序是(       

    ①形成解决方案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             ②实地调查并记录好居民养宠的情况

    ③研究治理不文明养宠的方式方法                 ④分析不文明养宠现象产生的具体原因

    A.①→③→②→④

    B.②→④→③→①

    C.③→④→②→①

    D.④→②→①→③

  • 16、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图书馆我们是读者,在道路上我们是行人,在家里我们是孩子。这说明(     

    A.我们每个人都没有固定的角色

    B.未成年人的角色多样,长大后就不变了

    C.生活就像演戏,每天都会变换角色

    D.每个人都有多重角色,各有相应的责任

  • 17、在与人交往中,“会说话”是一重要技能。下列选项中欠妥的是(     

    A.小明到王芳家做客,离开时对起身送他的王芳说:“谢谢,请留步!”

    B.小红想请教老师一个问题,于是对老师说:“我想跟你切磋一下!”

    C.张川正与朋友们聚会,忽然有急事要离开,他说:“不好意思,我家中有事,失陪了,改天再聚!”

    D.刘丽白天生病请假在家,晚上她给同桌小兰打电话说:“请给我发一下今天的课堂笔记吧,拜托了!”

  • 18、下列案例与违法行为类别以及应承担的责任对应正确的是(     

    ①包工头李某没有按照合同要求及时给工人发工资——行政违法行为,应承担行政责任

    ②孙某为了贪图便宜买了一辆来历不明的汽车——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

    ③李某高空抛物,将王先生砸成重伤还拒不赔偿——刑事违法行为,应受刑罚处罚

    ④学生杨某捡到钱包,内有一部手机和五百元钱,拒绝交还给失主——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9、某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高空抛物案,因无法查明具体侵权人,依据民法典规定,多家住户被判共同担责。该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负责的人

    ②不负责任的人必定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③一个人犯了错误后,要敢于承担责任

    ④不是自愿选择的事情,可以推卸责任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0、李某因抢劫他人财物,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1000元。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李某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受到了刑罚处罚

    ②有期徒刑三年是主刑,罚金1000元是附加刑

    ③李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

    ④李某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受到了行政处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2022年8月5日,郑州的士雷锋车队队长丁云新荣登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15年来,丁云新一有闲暇就坚持去为环卫工人免费送粥,冬至为交警和环卫工人送饺子……有同学认为:热心“的姐”丁云新付出太多,收获太少,不值得!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该同学观点进行评析。

  • 22、近期,北京多处路口的“电子警察”增加可记录机动车“遇行人通过人行横道不停车让行”交通违法行为的功能,交管部门将对违法行为人依法处以200元罚款,记3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四十七条规定,机动车行人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

    行人说:这个举措太好了,这样老人和孩子过马路就安全多了。以前对待这种犯罪行为,就是罚得不狠,要想让大家遵守规则只能靠罚!

    司机说:礼让斑马线是法也是礼,一条斑马线,一脚刹车,能够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温度与文明,我也要这么做。

    请你上述两人的观点,进行分析点评。

  • 23、认真观察下面的漫画,结合学习“网络生活新空间”的相关知识,对漫画中孩子的言行进行简要的辨析。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周末了,在一天里,小张同学面临着以下几个任务:帮助父母做午饭需要30分钟;收拾和打扫房间40分钟;完成习题等作业需要1小时;听英语听力材料10分钟;和同学参加兴趣爱好训练需要40分钟;到达训练场所需要10分钟。

    (1)请根据运筹学原理,替小张同学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要求回答出具体的任务顺序及所需时间)。

     

     

     

     

     

     

    (2)对时间和任务进行合理安排,有什么意义?

     

     

     

     

     

     

     

  • 25、【践行网络诚信 做守法公民】

    材料一:某母亲给八年级儿子小新买了部手机做生日礼物,并与儿子“约法三章”:

    不能用手机传播他人私密信息或侮辱性的语言;不能沉迷手机,不准浏览不健康信息,多下载一些经典作品,拓展自己的视野;……

    材料二:开始一个月,小新还能遵守妈妈的约定,上网查阅资料,辅助学习。后来由于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小新沉迷于网络,经常旷课。跟着无业青年染上了抽烟、赌博的恶习。最终因参与打架斗殴,造成严重后果,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

    (1)材料一中母子约定也需要诚实、守信。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践行诚信?

    (2)新媒体时代,针对大多青少年网民安全意识薄弱的情况,请你为他们合理利用网络出谋划策?

    (3)分析小新走上犯罪的道路给我们青少年带来了什么启示?

  • 26、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1)两幅图片,说说为什么力报答父母育之恩?

    2)你认为应该怎样答父母育之恩?

     

  • 27、12分镜头一小明、小刚和小利的学习成绩不相上下,老师指定他们为学习上的竞争伙

    伴。小明想到要和小刚、小利竞争,学习效率很高,一段时间他的成绩提高了,他觉得学习充满了乐趣小刚想到要参与竞争,吃不下、睡不着,心里恐慌极了。

    1材料中小明和小刚对竞争的反应分别说明了什么?2分

    镜头二小利生怕别人超过自己,恨不得小明和小刚的学习成绩下降。在一试中,小明取得了好成绩,小利却在同学中散布小明考试作弊的谣言。

    2小利在竞争中产生了什么心理?2分请你告诉他竞争的目的是什么?2分

    镜头三老师知道三个同学的竞争状况后,找他们谈话,要求他们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希望他们在竞争中合作。

    3请谈谈中学生应如何在合作中竞争?6分

     

  • 28、[维护国家安全]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材料二   适应国家安全需求,我国要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请回答:

    (1)要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我们要坚持怎样的总体国家安全观?

    (2)请你谈谈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安全?

    (3)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请结合所学知识,写下你的行动宣言。(两点即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